西翥街道:聚人气 兴业态 激活力

近年来,西翥街道聚焦“党建+组织引领”“党建+红色文化”“党建+生态资源”,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强村工程。依托辖区旅游资源丰富、白族风情浓郁等特点,先后推出多个乡村田园景区、景点和示范基地,发展壮大以现代农业、特色文旅、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集体经济,着力打造有特色、有亮点,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党建引领经济发展新样本。
图片
图片
Part 01
乡野气息成为流量密码
图片
●●●
今年4月初,西翥街道依托大村社区集体产业,通过土地流转收回近百亩田地启动麦和稻田项目。项目利用田间地头及田野周边现有农用房、民房、地埂等空间,引入新型项目运营思维和“现代审美、文艺气息、民族特色”的核心理念,经过数月的打造,百亩稻田已初具规模。
图片
“大村社区依托麦和稻田项目已带动村里37人就业,村民在家门口即可就业,不仅每月拿工资,年底还能通过集体经济有所收益。”西翥街道大村社区党委书记段聂介绍,目前,“麦和稻田”周末的客流量超过500人,日常每天的客流量也有200人左右,每月营业额超过16万元。下一步,“麦和稻田”还将通过田园综合体改变经济业态,引导周边农户或外来人才办农家乐、开民宿,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西翥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社区将根据集体经济公司章程,按照集体经济收益总额的40%进行社区项目再投资,30%对社区集体经济公司股东4505人进行分配,20%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10%用于对社区低保人员、失业人群、留守儿童、残障人士等的公益帮扶。
图片
半山环抱中的素白四合院,院内一步一景,院内及周边种植了10余种300多棵果树,被果树环绕的二层住宿小楼配套齐全、视野开阔,除了住宿还配套有下午茶、特色炊锅、烧烤等餐饮形态。农宅变民宿在城市近郊不足为奇,但位于西翥街道大村社区西村石岩箐的二鸟宅民宿凭借良好的体验感破圈,成为备受追捧的城市周边打卡点。不让乡村休闲业仅仅停留于农家乐等基础形态,二鸟宅凭借其干净明朗的设计风格和良好的体验感成功出圈,在日常有着良好客流量,每到周末更是天天爆满。二鸟宅民宿的主理人表示,将进一步探索,通过“本地村民+本地食材”的尝试,让来到这里的人都有一种进入向往中的田园生活的感觉。
图片
Part 02
紧跟露营经济培育新增长点
图片
●●●
110米的红石岩大瀑布、百亩花山、牧草场、原子飞车、亲子乐园……作为西翥街道“党建+生态资源”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项目之一,松鹿部落依托西翥辖区内森林覆盖率86%的生态优势,打造森林网红项目、乡村民宿开发、森林康养、医疗康养、森林温泉、萌宠动物乐园、研学、森林博物馆、房车露营地、大型文产演艺、户外夜色游览、百年古村落、乡村旅游、林下经济等。作为陡坡社区与云南西游洞旅游开发集团2019年共同申报的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试点单位,松鹿部落对发展西翥的乡村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项目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是“十四五”发展乡村旅游的产业带动示范项目,也是把西翥打造成为昆明后花园和云南重要的健康生活康养目的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松鹿部落试营业期间,周末日均游客迅速增至1000人,周一至周五日均游客400至500人,同时为周边村民提供约200个就业岗位。
图片
依山傍水,绿竹环绕,在振峰庄园彩虹营地,市民和游客可以体验露营烧烤、野餐垂钓、星空电影、家庭聚会等。这个暑期,振峰庄园还开展夏令营和研学活动,孩子们可以体验到摘菜插秧、炒菜农耕、磨豆浆、打糍粑、植物扎染等一系列的劳动实践类的研学活动。各种玩法、各种活动可以满足大家对美好户外生活方式的向往和体验。“帐篷营地不仅为市民提供一个周末休闲放松的好去处,还对本地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振峰庄园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约50名当地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和增收。
图片
Part 03
红色基因融入乡村文旅
图片
●●●
西翥街道大村社区有这样一家博物馆,在这里,你可以通过一张张历史报刊触摸历史、回溯时光,透过一个个铸字机和字模领略汉字与印刷的魅力;还可以体验白族扎染、刺绣、“三道茶”等一批民族风情项目。
图片
结合辖区内世居白族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西翥街道依托“云南日报社战备基地生活区旧址”改建沙朗文创园,包括白族手工酱菜厂、民族特色餐厅以及云南首家活字印刷博物馆。其中,活字印刷博物馆以云南日报社发展历史为主线,以大量珍贵的印刷机械、活字印刷实物和图文并茂的陈列展示,在追忆“铅与火”的历史中记录下云报人在峥嵘岁月里的奋斗历程,充分挖掘和传承好党报红色基因。此外,沙朗文创园还入驻了白族扎染、刺绣、“三道茶”、歌舞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民族特色体验项目。作为西翥街道党校和五华区红色党群培训基地,沙朗文创园创办4年以来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60余期,培训人数1.5万余人次;接待主题教育活动团体达80余个,年接待观众量5万余人次。
不仅如此,西翥街道还通过深挖辖区红色资源,走基层、访故人、踏遗址、查史料,整理西翥地方红色文化融入乡村文旅。通过深入挖掘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和红军长征过沙朗、厂口和革命遗址背后的故事,先后在厂口社区建立贺龙纪念雕像、在界牌小组打造红军会师纪念馆等,串点成线打造“追忆峥嵘岁月,重拾红军长征过五华记忆”红色研学路线,通过结对共建、部门联动等方式,吸引党员群众到西翥参观学习,形成红色教育品牌,带动沿线文化旅游发展。
来源 | 西翥新发布 云南日报
编辑 | 赵琦梦
编审 | 崔志超
终审 | 洪瑞滨 姜媛
转载请联系我们或注明出处!
昆明五华发布(KMwuhuafa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