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艺节专刊|以乡土为学院

图片
新时代以来,中国美术学院提出“以乡土为学院”的育人理念,扎根中国大地,把最具艺术学科特色的深入生活的下乡传统,转换成为社会感知与乡土重建的行动,在时代的历史进程中、在人民生产生活的现场中,培养对中国社会具有深度感知力、高度认同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形成一种融实践教学、思政育人、服务社会为一体的育人新机制,让艺术教育在新时代发展成为一种联通社会、深入乡土的“有为之学”。
图片
▲ 中国美院美丽中国研究院“特写—美丽中国的一百个艺术实践展览”,以管中窥豹的方式呈现出美丽中国的一个个瞬间和特写。展览源自中国美术学院对近十年来“美丽中国”建设的全国性调研行动,选取了一百个具有社会性、艺术性、示范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的艺术实践案例,建立起全国首个“美丽中国”案例文献库。
图片
▲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师生写生现场
一、“以乡土为学院”的理念提出
艺术界向来有深入生活采风写生的传统,这既是中西文化传统中共有的一种行业性特征,也体现着新中国文化传统的、标志性的深刻内涵。
2011年,建党90周年之际,中国美术学院策划“最前线——与时代同行”浙江艺术家深入生活大型采风创作活动,派出多支队伍奔赴浙江各建设领域的“最前线”,以艺术创作展现时代精神和人民力量。以此为契机,如何升级下乡采风课程、深入时代最前线、深度参与当代社会生活被重新提上教学改革的议题。同年,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艺术学科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在经历过10余年高等教育扩招以后,艺术人才培养规模也达到了空前的体量,高等教育普及化趋势下的艺术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方法也亟待思考和更新。
2012年,学校推出“上山下乡”社会实践课程。以社会为田野课堂,以生活为研究对象,以人民为描绘内容,以“一生一本”为手段,通过“在地性”研究方法,建立学生个体与社会的链接,培养学生的艺术态度与工作方法,在主题性教学与社会服务中塑造学生对“乡土”与“家国”的深度理解与创新能力。
在具体的实践摸索中,学校开始重新思考和探讨“下乡”这个中国社会主义经验中重要的文艺传统,对今天美术学院的学生来说意味着什么,如何去组织“下乡”,“下乡”怎样与当地产生双向作用?在2013年的一次采访中,高世名提出了对“乡土学院”的思考:一是向乡土学习,以乡土为学院,改造自身;二是运用自己的方法,真正为乡土社会、为中国乡村重建做点事情。“乡土学院”,首先是一个自我教育的系统,至于对乡土社会的建设,要先找一些试点,从星星点点做起。
2014年,距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2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重申了文艺创作的人民取向,再次强调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他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对于新时期文艺发展的基本路径,习近平总书记也开出了“良方”,那就是“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中国美术学院以讲话精神作为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的指导,迭代升级“下乡采风”教学,构建“以乡土为学院”的艺术实践教学体系,把文艺价值论、文艺源泉论和人民本位的创作导向论潜移默化地融会到常态教学系统中去。
图片
▲ 秀美家园、悠悠乡思(版画) 240×540厘米 王超
二、“以乡土为学院”的改革实践
“以乡土为学院”的实质,是要回答我们的艺术教育如何扎根中国大地、深入百姓生活的问题。作为一种办学理念,它不仅体现在学校的战略重点和服务面向上,更重要的是贯穿在学校教学体系、研创体系的众多“毛细血管”中。
图片
▲ 将党旗插在教学第一线,中国美术学院在下乡驻地开展“星空下的思政课”讲座。
(一)以乡土文化涵养精神根性
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每一个地方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发展出相应的地方文化与地方知识。通过对地方文化和地方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和养育自身的这方土地建立精神联系,形成对脚下这片土地、土地上的民众及其文化的认同、热爱和眷恋。
地方文化和地方知识,往小了说是本乡本土的文化知识。本乡本土的文化知识,即学生关于自己家乡的知识。引导学生回归乡土文化的现场,“在场”观察、触摸乡土实物、聆听乡土故事,唤醒乡土记忆、构建乡土意象,在感同身受中增加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如跨媒体艺术学院连续7年在“叙事工程”这个专业模块中,开设“家庭编年史”课程,引导学生围绕着“家庭、家族、家乡”进行探索,并梳理出了不同地域状态下、不同环境视角下的家乡志。
地方文化和地方知识,往大了说是广阔中国大地上各地方的文化知识。中国地大物博,各地风俗迥异,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知识。考察不同地域多样性的文化艺术风貌,不仅能开阔学生的眼界,也能增进其对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提升以家国情怀为依托的文化自信。中国美术学院在每年下乡采风课程中,围绕地缘文化、红色文化、器物文化、风土文化等内容开设了一系列采风考察活动。地缘文化系列,如浙东唐诗之路文化考察、三峡库区文化考察、西域文化艺术考察等;红色文化系列,如红旗渠时代精神追溯考察、十里店革命历史重溯考察等;器物文化系列,如传统漆艺术的文化考察、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服饰文化考察、金石铭文实物考察等;风土文化系列,如义乌城市记忆与再造考察、嵊泗列岛家庭变迁文化考察等。
(二)以社会课堂磨砺艺术感受
感受力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从发生学角度来看,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经由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生成的一种直接的感受能力。感受力是艺术创造最为初始的环节和最为基本的要求。感受力所指向的方向和内涵,即主体观看、体验的敏感方向和敏感程度,直接引导着主体对现实经验的选择和转化方向。因此,感受力必须被有意识地培养与塑造。
一方面,围墙内的校园空间和传统课堂形式,由于缺乏外界新鲜事物的刺激,导致学生感受力的单薄和平庸。另一方面,科技理性支配下的现代网络社会造成了对感知场的直接覆盖,抹去了亲眼目睹和身临其境所见物的关键意义,进一步导致了感受力的窄化和贫乏。
图片
▲ “五水共治最前线”展览现场
为了提升艺术感受的敏锐度和丰富度,学校持续推出“最前线”系列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生产生活的最前线,在社会大课堂中通过身心高度参与,形成丰富的体验与积累。如2017年学校启动“五水共治最前线”实践活动,1500多名师生奔赴浙江八大水系,用一个月的时间,分赴治水核心现场,创制了治水人物、治水事迹等优秀作品千余件。学生以治水现场为“田野课堂”,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通过全身心的深度介入,体察、感知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规律,见证和诠释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
图片
▲ 人文基础课程师生合影
(三)以现场课程精授技艺方法
学校提出“每个学科专业的战场在哪里,教学现场就深扎在哪里”的要求,把专业核心课程开设到教学内容所对应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的现场中去,利用现场教学情境化、直观化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其专业兴趣,使其精准掌握专业技能与方法。
如在美术学科,中国画专业将写生课程作为笔墨训练的核心基础课程,提出以写生来理解和建构中国画的自然观和方法论。写生,中国人称之为“师造化”,即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通过写生课程,直面自然、感受自然与生活,并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中观察、熟悉、体会、捕捉对象,从而在体验自然物象中转化传统笔墨思维,活化传统形制,积累创作素材,激发创作才情。
在设计学科,创新设计学院将“设计人文田野”作为设计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让学生“到田野中去”,把知识点和实例讲解置于田野现场,让学生在广阔的田野中直面鲜活的人、事、图、文、物、场,探索解决真实的问题。通过与田野社会的零距离互动,在“从设计到社会并最终回到设计”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系统性的社会认知视角,以及综合性的叙事呈现方法,培养社会感知能力及设计创作实践能力。
在建筑学科,风景园林专业开设了“进入现场——景观建筑学初步”的核心基础课程,突破传统以教室为中心、重在解决表现手段而缺乏设计概念的状况,以一个真实自然场地的走、看、记录(速写、素描、拍照、测绘)训练为开始,来探讨风景园林专业的观察和记录方法,培养学生对地方和场所的认知。
(四)以创作主题回应时代命题
图片
▲ 2022年毕业作品《顾乡》 作者:刘玉莲 施君琳 何佳伊
对很多学生来说,毕业创作可能是学生一生中思考时间最长、投入度最高的创作。该如何去引导他们完成好留在人生记忆中的这一次重要创作,如何上好大学生涯中最后一堂思政大课,引导他们走出小我,关心时代和社会现实,通过自己的作品,与国家和百姓建立起深度联系?学校在毕业创作主题中,设定了一系列思考和探讨艺术作品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创作主题,把毕业创作做在乡土大地上,做在时代需求上。
近几年,学校先后以“青春·观·世界”“共同生活”“现在史”“生活力”为主题,让学生面对真实世界的需求,深入生活、表现生活,用艺术唤起观者感同身受的体验和共情,通过作品改善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如2022届毕业设计金奖作品《顾乡》,将视角聚焦到社会中需要被更多关怀的村医群体及乡村医疗,描绘2035年乡村健康医疗服务新图景。
2019年起,中国美术学院的毕业展示更是以“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的形式呈现,数千名艺术专业毕业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步展出他们的毕业作品,线下展览遍布杭州各大主要展馆,形成全城共享的艺术节展;线上展览跨越时空界限,在后疫情时代造就现象级艺术事件。2022年,第四届青艺周线下吸引20余万人观展,线上全平台阅读量累计6.25亿,成为学校和学生向人民、社会和时代提交的一份答卷。《泰晤士报》以“Art for life's sake”(因生活而艺术)为题,整版刊文报道中国美院毕业展,称“中国美术学院在展品中传承中国文化遗产,并用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探索和定义当代社会图景”。
(五)以乡土重建彰显有为之学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要增强文化自信,以美为媒,加强国际文化交流。”艺术在新时代当且应当大有作为。
近年来,中国美术学院共有百余支师生团队深度参与各类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服务项目500余项,覆盖全国300多个乡村,在改变村容村貌、改善生态环境、弘扬乡土文化、活跃乡村文艺氛围、提高村民审美水平、带动地方旅游、发展乡村经济新业态等方面成效显著,涌现出一批颇具特色的乡村建设典型范例。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发源地的安吉余村,由中国美院师生团队负责整体环境形象设计,被《人民日报》称为“生态治理的中国奇迹”;中国美院设计的兰溪市黄店镇王家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吴房村获评上海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被央视新闻、学习强国等报道;主持改造的浙江省淳安县富文乡中心小学项目被《人民日报》誉为“最美乡村小学”;西昌凉山乡土学院“美美与共 助力凉山”获评教育部脱贫攻坚项目;助力小凉山彝族精准扶贫的“地方特色品牌设计与传播”项目成果亮相伦敦设计展,把中国乡村独特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工艺特色带到世界舞台。
图片
▲ 2018年4月,中国美术学院在仙居成立仙居乡村振兴学院,由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王澍担任院长。
10年来,学校整合提升了全国各地的优秀文化传承基地、下乡采风教学基地、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教育扶贫点百余家,梳理在地资源,聚焦问题意识,构建起一个遍布28个省区城乡市镇的乡土学院网络,形成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特色“乡土学院”。如以江南手工艺复兴为特色的上海“金泽工艺社”,以乡村美育、乡野艺校为特色的福建宁德的“宁德乡土学院”,以少数民族地区艺术师资培训为特色的“凉山乡土学院”,以基层干部的乡土美育、乡建培训为特色的“仙居乡村振兴学院”,以传统工艺创新为特色的“景德镇艺创中心”等。依托这个社会化的大网络,引导学生进一步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加大社会调研、田野工作在专业教学中的比重,以新时代鲜活的新场景和新经验,拓展学院教育的现实语境与知识内涵,让“乡土学院”成为学校连通社会、扎根中国大地的重要节点。
三、“以乡土为学院”的理论思考
在民族复兴的时代背景和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现实语境中,艺术学院需要培养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回应时代需求的文艺工作者。“以乡土为学院”的提出和实践,正是在艺术教育普遍注重技能训练、缺乏与时代命题和社会现场深度结合的现实状况下,给出的一种解决方案。它从艺术教育根本诉求出发,对艺术教育课程论、教学论和价值论的一些基本问题给出一种时代性的解答。
(一)回应艺术知识多样性的诉求,解决艺术教育课程论的问题。
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以学科专业的划分为其基础架构和教学指向,学科的知识是课程组建的基本单元。首先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存在知识结构单一性的问题,而进入社会现场的课程面对真实的社会问题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带动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其次是传统类型课程存在内容标准化和先定性的问题,而进入社会现场的课程则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开放性,课程是动态性和生成性的,更利于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再次,由于学科知识的稳定性,学校的课程容易固化,缺乏生动性和时代性,只有扎根中国大地、深入社会生活,才能以社会现场中的真实状况来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生命力。
(二)回应艺术经验鲜活性的诉求,解决艺术教育教学论的问题。
传统教室环境的空间布局相对封闭与固定,难以营造知识观念所镶嵌的学习情境,学生的学习呈现一种“离身”的状态,获得的是间接的艺术知识和经验,缺乏对真实世界的切己感受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社会常情常理的理解力和判断力。而“以乡土为学院”强调的是一种以具身认知为主的沉浸式教学方法,把学生带入自然和社会的真实情境中,打破学习环境的高稳态,帮助学生通过身体感知和行动把学科知识与生活的世界建立起切身的关联性,以感官充分参与、身心统一与身体力行的方式获取直接的艺术体验,促进生活阅历和艺术经验的积累。
(三)回应艺术创作人民性的诉求,解决艺术教育价值论的问题。
高等艺术教育既是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就是人民的艺术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所以人民的艺术教育就是要培养能够用作品歌颂人民、振奋民族精神、引领社会风尚和推动社会创新的未来艺术工作者。“以乡土为学院”通过社会现场的教学,联动个体“小我”和家国“大我”的关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引导学生建立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勇立潮头的时代感、通古今之变的历史感、关切家国天下的使命感,回应艺术教育以人民为中心、为党和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价值导向。
(作者系中国美术学院学科建设处副处长)
2022年9月15日《中国文化报》
第9版—D8版刊发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专刊
其中第D04版刊发
《以乡土为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扎根中国大地的艺术教育实践》
图片
责编:陈晓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