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读者的读者

一本杂志,诠释着记者对教育的理解,也承载着读者对教育的期待。
一篇反馈,饱含了读者对内容的思考,也构成了我们成长的路标。
在热情如火的8月里,我们卸下记者的标签,为读者做一次读者。
在8月的“读刊员”计划中,我们收到了全国各地读者的真诚反馈,每一位读者都对杂志内容进行了深度阅读与思考,尽管其中有赞美也有批评,但这是我们珍贵的宝藏,也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我们欣喜于读者在文章中找到共鸣,也惊喜于读者从报道中汲取力量,更欣慰于输出内容恰是读者的关心与关注。我们从这些一线教师对教育的思考与见解中,窥见了中国基础教育的模样。
做读者的读者,是为了走出格子间,靠近真实的教育工作者;也为了保持文字工作者的初心,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里沉淀下来,感受中国教师的温度,触摸基层教育的骨骼。
在8月的读刊反馈中,有一位教师阅读【乡村大先生】专栏有感而发“一个老师如若肩能担得起‘先生’二字的分量,就要能够直视那一双双灿若星辰的眼睛。”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教育家》——一本杂志如若肩能担得起“教育家”的分量,就要能够直视读者那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
感谢您,《教育家》的各位读者——我们把“你”放在心上,为你们的心声发声,为你们的笑容着色,一起将中国教育描摹得有声有色。
9月,我们期待更多读者加入“读刊员”的大家庭中,与《教育家》一起成长。
《教育家》8月刊优秀读刊反馈选登
辽宁省彰武县章古台九年制学校 王宏亮
图片
很荣幸成为《教育家》杂志8月第1期的读刊员。读完本期杂志的整体感受是,选题贴近教育实际,紧跟时代前沿。
我本身就是一个班主任,疫情时期也开了很多次班会,无非就是打开会议,有事说事,没事走人,简单粗暴,班会效果很差。看了李红侠老师的《网络班会也有别样精彩》我深受启发。信息化时代,我们要学会接受新鲜事物,创新自己的教管模式,努力探索出适合新时代学生的管理方法,让网络班会成为联结家庭和学校的纽带。
本期的“高师基础教育研究”栏目让我眼前一亮。新课标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核心素养导向下如何备课?如何集体备课?是新学期老师们面临的一大难题。我们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否则课改就失去了意义。《教育家》杂志推出的几篇文章恰恰解决了老师们的一些困惑,我们可以从历史大单元引申到文科大单元,从美术大单元联系到美育大单元,由点及面,慢慢适应核心素养导向下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教育家》杂志“专题报道”作为本刊的品牌栏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逻辑特别严谨,对一线教师和管理者意义巨大。但个别栏目内容较杂,有些文章难免给人蜻蜓点水的感觉。
山西省介休市第十中学贺葛泉
图片
仔细翻阅《教育家》杂志8月第2期的文章,它们给了我太多启示。
本期的专题报道“中小学教师如何高质量开展课题研究”是我最感兴趣的内容,我既读到了《一线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的问题与困惑》,也看到了专家学者对于中小学课题研究的指导与评价。与专题中提到的情况类似,我的身边也有不少教师在做课题研究,往往是个别人做真研究,其他人只挂虚名,而且不少是到中期报告、结题报告这种时间节点忙一阵,并未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此外,学校课题很多,但真正用于指导教育教学的很少,只能成为评职称和学校“装点门面”的工具,功利性太强。我在读了刘善娜老师所写的《一线教师要做“有用”的课题》一文后,豁然开朗,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更多的要从教学小课题开始研究,而且要将一个课题不断深化。中小学课题研究就是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我最喜欢的栏目是“寻找大国良师”,读完本期的《王红梅:敢攀枝头别样春》,让我受益匪浅。王老师的成长经历中,值得学习的是她对教育的敬畏与热爱:既有情怀,又有方法。
期待与《教育家》杂志的再次相遇。
图片
福建省厦门市禾盛幼儿园 林薇薇
幼儿全面发展以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和谐发展为宗旨,而在实际教育中,存在成人违背幼儿全面发展的内涵、忽视幼儿特点的问题。《教育家》8月第3期《释放天性,自由成长》这篇文章令我感触颇多。
文章第一部分聚焦教育课程的开放性,指出成人可以在教育的不同方面尽可能“开放”,比如开放的时间和空间、开放的人际关系、开放的课程内容等,让幼儿在生活中、自然中、人际交往中都能彰显个性。文章第二部分强调,主题课程的实施和区域自主游戏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追随幼儿游戏与探究兴趣实施课程。这是我看过释放幼儿个性的最好诠释。作者提出的具体内容,也展示了幼儿较好的学习模式:区域自主、项目小组、班级主题内容、社区合作、回顾反思、家园共育。在开放式的深度学习中,有助于提升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发展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等。
幼儿天生好奇、渴望探索、敢于尝试。让幼儿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地观察、聆听、发现幼儿,用幼儿的视角去支持他们进行感兴趣的活动,从而推动他们各方面能力发展。
长治市容海幼儿园 闫浩
非常有幸能够成为《教育家》8月份第3期的读刊员。杂志能够结合教育热点选题给予一线教师启迪和智慧,尤其当我读到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光明木墩幼儿园叶碧红老师的文章《优秀的家庭教育从倾听孩子开始》时感慨颇深,为此产生一些思考,和大家探讨交流。
“倾听”这两个字本身就意味着少说话,不要急于劝说孩子,不要急于发表意见,而是让孩子先表达自己的情绪。现在大部分的父母只注重在物质生活上满足孩子的需要和愿望,当孩子在精神上和感情上需要支持时,却往往因为时间和精力的不足无法满足他们,情急之中便同意满足孩子的某个物质要求,以便使自己迅速从麻烦中解脱出来。当孩子意识到父母的这一弱点时,知道自己的精神和感情难以得到关注时,他们就会以不断提高物质需求的方式来获取关注,直到父母发现孩子被“宠坏”了。
物质是最容易实现的关怀,心灵的关怀却是需要我们用心来付出的,无疑也是更艰巨的付出。我们很难要求孩子和我们的看法一致,但是至少我们和孩子可以相互包容,体贴一下对方的感受,而无须放弃自己的观点。有时,孩子会没有理由的哭泣,哭得不依不饶,无法收场,很多时候,父母把这样的哭泣视作“任性”,企图用呵斥、武力等方法制服,却发现收效甚微。其实,哭泣表明孩子感到伤心了。越是爱哭的孩子,越说明他心里深藏着一些痛苦和压抑,而哭泣本身能够让孩子获得释放与关注。倾听,是一门艺术,让我们细心去学习它、揣摩它,将它运用于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孩子不会存心跟我们为难,大多数时间是我们误解了他们或者我们的要求让孩子们无法完成,当倾注更多的爱心和耐心,掌握倾听艺术,就一定能走进孩子心灵!
作为一名教师,我从《教育家》杂志中知道了许多有关教育孩子的技巧和方法。让我知道在孩子的种种表现面前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读过之后,感触颇多。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樱桃园镇谷疃小学 杨占国
图片
有幸成为8月第4期读刊员后,就迫不急待地翻阅杂志,希望从中感受到教育的力量。
最吸引我眼球的是专栏“寻找‘乡村大先生’”,我很喜欢《乡村教师是乡村文化认同的引路人》《闫丽娜:枕着教育入眠》这两篇文章。“教师是乡村教育的灵魂,是办好乡村教育的关键,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文章的开篇数语就深深打动了我,迎目而至的是殷殷的教育情怀气息。
老师,古之称为先生。
先生,达者为先,师者之意。
古时先生的门下是书生,书生的心中是苍生,所以先生心系书生,情系苍生,每个读书人的背后站着的永远是先生的身影。如果先生误人子弟,那书生就会误国害民,所以才有误尽苍生是书生,误尽书生是先生!
一个老师如若肩能担得起“先生”二字的分量,就要能够直视那一双双回首一笑、那笑容灿若星辰的眼睛,因为孩子的每一双眼睛都是明亮的,每一双眼睛里都能映射出你清晰的身影。而文中的“与孩子打成一片”的赵喜春老师和“枕着教育入眠“的闫丽娜老师,他们能够担得起”先生“二字,也给了我教育路上前行的力量。
在本期杂志中,《思维教育:撬动中国教育新变革》特别策划现实且具有前瞻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有好奇心、求知欲、崇尚真知,勇于探索创新,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正如文中所说“人类发展历程中的所有创新和进步,都是从思维创新开始的,”培养和开启学生的思维能力,才是我们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尤其是乡村教育真正的关注所在。由于缺乏思维教育的开展,才有了张维迎教授锥心彻骨的一段话:中华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并且是唯一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古代中国有过辉煌的发明创造,为人类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过去500年没有做出一项可以载入史册的发明创造,意味着我们对人类进步的贡献几乎为零!
问题显然出在我们自身,缺乏思维力、创造力,一个人缺乏思维能力,他就不会独立思考,只能盲从于大众,迷信于权威,那将是何等的悲哀与痛苦!推进思维教育,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撬动大脑的独立思考,那么他的思想就是活的,就是自由的,一个人的思想是自由的,那他的灵魂就是自由的。一个自由的灵魂,才会有所创新和创造。
作为读者,我希望在杂志上能够更多看到关于乡村教育发展的思考以及可操作的教育实践。衷心感谢编辑部搭建的读者互动群,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共同成长的平台,这个平台也是《教育家》杂志的力量所在。
来源 | 本文系光明社教育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