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七里河丨阿干黑瓷顶呱呱

“先有阿干镇,才有兰州城”

曾经的阿干镇不光因煤炭而兴

更是一座陶瓷名镇

今天

跟随融媒镜头

感受闻名西北的阿干黑瓷

阿干镇是甘肃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煤炭产区,因煤炭而闻名。因为煤矿所产生的高岭石,渐渐地衍生出了另一个阿干特产——黑瓷,在煤炭与耐火土的碰撞下,看似其貌不扬的黑瓷成为了那个年代每家每户必备的“C位”生活用品。

阿干黑瓷胎体为黄褐色,原料为阿干所产的高岭石(又称耐火土,也叫煤坩),黑色釉料为当地的大白土(黄土),燃料是当地所出产的炭块。制作多为实用器皿,有缸、盆、罐、坛、碗等生活器具,也有脊兽、滴水(瓦当)等建筑装饰材料,还有花瓶、香炉、油灯之类的物品。凭借自身的品质和实力,大量的黑瓷被销往狄道(临洮)、河州(临夏)、定西、甘南等省内地方,还“出圈”到青海、四川的部分地区,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销量冠军”。

阿干黑瓷烧制的瓷窑产于阿干镇,人称阿干窑,又因地处兰州境内,在中国历代名窑中也称作兰州窑。关于阿干窑的文字记载最早出自《元一统志》,书中曾简略提到:产瓷器,有窑一所,距州四十五里。清康熙《兰州志》山川条中也曾记载:煤炭山洞在州南四十里,其洞数十,皆产煤,州民赖之。阿干峪在州南四十里,其土宜陶,经火不裂,故多窑冶……

“盆盆罐罐都是生活,一代代传承,也成为了阿干人家,乃至兰州人家生活的一部分。”旧时阿干镇窑户是比较多的,清乾隆四年(1739年),西宁道杨应琚经过阿干镇时就曾写下“居民皆以陶为业,墙角屋脊皆窳(yǔ)器焉”。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的时候,这里就有瓷窑16座了。民国36年(1947年),阿干镇就已采用前店后厂的方式既制陶又售陶。从事陶瓷业的工人达100多人,有售陶瓷的商店达20户。据当地老人回忆,阿干镇的瓷窑那时主要集中在西山下一块平地上,1949年以后,在那块瓷窑集中的地方成立了国营兰州耐火材料厂,而技术骨干大多数都是原来窑户家的人。后来,在此基础上陆续成立了集体企业七里河区耐火材料厂(现八里镇岘口子村)、阿干镇耐火材料厂(俗称为锅锅厂),这三家厂子均烧制过黑瓷。随着机械设备的运用和烧窑技术的进步,黑瓷的产量增加了很多。不论是现在还有的花椒调料盒、夏天腌浆水的坛子还是冬天储存油果的缸,兰州人的家中总能发现黑瓷的身影。

随着社会发展变化,金属器皿和塑料制品的普遍使用,黑瓷器物因其比较笨重且容易破碎的缺点,销量越来越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阿干镇关停烧煤窑变靠山吃山为养山富山,到20世纪90年代,阿干黑瓷逐渐停产,瓷窑也慢慢消失了。虽然已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在阿干镇普通百姓的眼中,黑瓷产品仍然贯穿于他们的成长记忆中……

走在初秋的阿干镇,这些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街巷店铺、人家小院同黑瓷一样,依然记录着当年阿干镇作为煤炭重镇的辉煌和繁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物馆不仅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更是“一所大学校”。从以前的黑瓷博物馆到现在的甘肃富申民俗文化博物馆,见证了非国有博物馆的特色展览之路。阿干黑瓷“曾经盛得起百家饭,如今走入了博物馆”,既承载着历史的变迁,同时也在传承与保护中也体现着七里河区推动阿干镇从资源高度依赖型发展向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转变。加上石佛沟、云顶山、矿井探险等旅游开发项目,阿干镇实现了由煤炭重镇到文旅小镇的华丽转身。

在国庆长假即将到来之际,七里河区融媒体中心诚邀您和家人来到历史悠久的阿干镇:漫步石佛沟感受秋意扑面而来;登高云顶山俯瞰秋风劲瑟,山色萧朗的辽阔;聆听阿干煤矿的一个个悠久历史故事;走进富申民俗文化博物馆欣赏一件件精美的文物。体验阿干镇的地域文化,了解阿干镇的发展历程,听黑瓷向你诉说过去的故事……

记者:陈彦君 视频制作:吴承启 审核:陈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