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到底磨什么?|良师成长指南

大国发展,呼唤良师;

民族复兴,呼唤良师;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呼唤良师!

《教育家》发起第二届“寻找大国良师”公益活动,寻找良师典型,探访良师的感人事迹,呈现其教育教学中的专业与智慧,分享良师的成长经验,传播其身上的动人精神,予其应有的荣光!

良师,担当育人使命;良师,亦当分享教育智慧,引领教师成长!

2022年,《教育家》开设“良师成长指南”栏目,面向一线教师征集专业成长方面遇到的困惑、问题,并从中选出代表性案例,邀请教育专家、一线教师等进行回答。

本期“良师成长指南”话题:磨课,到底磨什么?

案例:

磨课是学校教研中的常见活动。通过磨课,凝练集体智慧,帮助教师改进备课、教学环节等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教师也在反复锤炼中提升教学能力,促进个人专业成长。

但是磨课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没有方向,按照教学的流程磨;事无巨细,没有主次,挑出各个细节去磨。一遍遍下来,虽然让自己有了提高,但是效率很低,也让人疲累。请问磨课到底磨什么?应该侧重什么?怎样才能高效提升而不是靠反复磨、耗时间来提升?

——一名一线教师

磨课的三个重点

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十中学 谢佳惠

欲上一节好课,必经磨课这一工序。如今磨课是学校教研中最常见的活动,各个学科的磨课活动如火如荼进行。那么,磨课应该磨什么?应该侧重推敲哪些方面呢?以下是笔者的所思所悟。

第一,“磨”学情。

学生的学情分析往往是磨课过程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是零基础还是有些基础,基础不同,也就需要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等。本人认为,磨学情需要磨学生的学习起点、兴趣爱好、学习薄弱点、心理活动、参与状态等等。磨课时,可让学习的主体——学生参与进来,磨课团队成员在任教班级内选择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代表进行沟通交流,来了解班内学生的学习方法、预习情况、已有知识起点。磨课,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分析,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第二,“磨”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备课的第一步,我认为精彩课堂的基础是抓住教材的核心内容,设计精彩的教学流程,确定好授课的初步框架。磨课团队对此框架给出意见与建议,再进行修改和完善。磨课时,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分析课堂实际,直指关键问题,然后提出解决的方法,通过解决一个问题,触类旁通,有效解决这一类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改进教学,从而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精选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使教师的点拨引导能力、临场应变能力、教学能力得以提升。

第三,“磨”思想碰撞。

从入职至今,本人参加过不少的磨课活动,大都是十个人能提出来二十条建议,如果每一个意见都取纳,那么课上起来就如同大杂烩,让人感觉缺少灵魂。因此,磨课讨论,磨课组长一定要进行梳理,把主要的观点罗列出来,再去掉杂枝旁干,集中几个问题再进行讨论。有效的磨课能让大家积极思考,反思不足,求同存异与各抒己见之间并不矛盾。

磨课三字诀

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 李哲峰

磨课是当前学校教研的主要活动之一。一节好课是备出来的,是悟出来的,是研出来的,更是磨出来的。然而,毕竟教研时间有限,若是每次教研都细大不捐、不分主次地去磨,收效也将寥寥。磨课有三字要诀——“准、小、实”,要走明确化、小微化、实用化道路,有的放矢,实在高效。

“准”,方向明确化,定位现实问题。

所磨内容要根植现实,以学情为逻辑起点,不求学理完备,更强调现有教学问题的解决。例如,诗歌鉴赏是当前大多数高中学生学习的头号难题,然而,在解诗方法上,语文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支架却相当有限,且多用线性的方式解读悟性思维的诗歌,方法单一,少有突破,这就为我们的磨课提供了最好的方向。部分教师无视学生读不懂诗歌的现状,把更多磨课精力放在答题技巧的研究上,便会南辕北辙,不切实际。如此,磨课方向或多元或走偏,必将分散教师精力,让我们的教研活动火力不能集中,抑或剑走偏锋。

“小”,角度小微化,锁定微观问题。

磨课应尽量化整为零,做到一研一得,着眼于小切口,不要贪大贪多。还拿读懂诗歌这个话题来说,这显然不是靠一两次磨课能够解决得了的,故而,我们可以将其切分为古体诗、律诗、绝句、词等不同文体,并分别以一两节课为依托,磨课时着眼问题的解决。如此,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基于阅读经验、学法指导获得,无疑会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更为高效。

“实”,手段实用化,致力解决问题。

磨课指向教学,当前的磨课存在最大的问题是或凌空蹈虚、高谈阔论,或漫无目的、随意散乱,批判的多,建设的少,磨完之后,或云山雾罩一头雾水,或意兴阑珊不知所措,某种意义上说,这并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制造麻烦。就拿语文学科来说,每每教改,她都是“排头兵”,首当其冲,被围观得最多,受到的诟病也最多。于是,语文磨课也常常会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多元是好的,不过一定要致力于问题的解决,磨课人提看法要有一个原则,即保证自己能做到三点:“我能评,我也能改,我还能上”。毕竟,打倒一节课不难,难在你能提出修改方案,更难在你能上出一节让大家满意的课来。从这个角度看,不以解决问题为着力点的磨课就不是磨课,而是磨人!

一言以蔽之,磨课不难,切记三字诀:要“准”,定位现实;要“小”,锁定微观;要“实”,致力解决。如是而已,何难之有?

磨课,要磨特色磨亮点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金滩镇上马头联办小学 黄永华

“好事多磨”好课也需要“多磨”。磨课是指一个团队在特定的时间内采用多种形式,帮执教教师对教学预案和试教效果进行认真研究、反复推敲、精雕细琢,以达到优质高效课的“集智”过程。磨课的重点磨什么?

第一,磨特色。

磨课的价值在于教师的成长,是执教者个人创新和参与者碰撞的成果整合。磨的是个性,是特色,是自我。磨课不能迷信权威,不要专家怎么说就怎么做,磨课中一定要保持自我,学会取舍,把适合自己的东西拿来,不适合的东西丢掉。一定要从自我教学风格、专业积淀、个性气质出发,展现出不同的个性,才能形成各具特色的精品课,才能形成绚丽多姿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流派。

第二,磨亮点。

课堂教学中总会有个性鲜明、独具一格的闪光点或成功之处,磨课应侧重磨教学的亮点。要在“特”“亮”字上下功夫。如教学节奏的把控;教学过程中达到预设的目标;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精彩的讲解,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激发;凸显个人特色的鲜活、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

第三,磨教法。

课堂教学方法的设计要求教师吃透教材、把准重点和摸准难点,力求突出重点、分解难点、量体裁衣,使教法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如语文课堂中的讲解要形象化、趣味化,示范多样化、准确化。课堂教学的提问应要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前提下,围绕课的重、难点,设计关键性的提问,突出问题的目的性、趣味性、启发性、针对性。

第四,磨失误。

课堂教学难免有细节疏漏之处,磨课时教师要力戒心浮气躁,沉下心来,以更细腻的心思、更敏锐的洞察力去梳理、剖析失误环节。如选择的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否善于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面对教学失败之处,教师要通过磨课及时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改进教学新思路。

一节真正的好课是“磨”出来的,是在一次次的思考,一次次的调整和修改中完成的。这种“磨”不是传统的远离学生真实需求按部就班、走过场似的“彩排”,而是对这节课反复琢磨、反复推敲的过程。

“一课三磨”的方法

河北省高碑店市世纪小学 蔡丰华

一把好剑经过千锤百炼才能锋芒毕露,一块美玉需要精雕细琢方可温润剔透。同理,教师准备一节好课更要反复修改、仔细斟酌,正所谓“好课多磨”。磨课磨什么,怎么磨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课三磨”的方法。

从教学过程看“一课三磨”。

一磨教材解读,对照课标,探究教学的支撑点。教材解读是最基本的教学准备。宏观层面,要理清教材的编排体系,知识点在各册教材的分布,编者意图和螺旋上升的情况;微观层面,要从单元整体教学出发,理清教材内容的来龙去脉、应用情景、重点难点、地位和作用等关键问题。也就是要清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教师不仅要研读本版教材,还要参考其它版本的教材,集众家所长。

二磨教学设计,落实课标,探究教学的着力点。重点解决“怎么去”的问题。一是环节优化,教学设计要流畅,前后连贯,执教者对于每一环节的设计依据、设计意图要了然于胸,才能从关注课堂教学转向关注学生学习。二是教学预设,动态课堂有许多不可控的因素,为避免浪费时间,预设一定要充分,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生成性。三是精炼语言,课堂语言要简洁,提问要精准,能起到一石激起千重浪,“抓住关键,一问传神”的效果。删减那些无效的提问。

三磨课堂活动,提升素养,探究教学的落脚点。先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才能活起来。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使学科素养落地。否则教师讲得再透彻,学生也只是听懂,不能够真正的理解和应用。

从教学关系看“一课三磨”。

一磨怎么教。教师要蹲下身子,降低视角,从学生的的角度筛选符合的教学内容,融入自己的教学智慧,遵循“三不教”的原则,即学生已经会的不教,学生可以自己独立学会的不教,教了也不会的不教,对教材知识整合再整合,重组再重组,真正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二磨怎么学。要了解学生能够接受知识的程度,学生交流能力,学习参与度等的掌握。教师的着眼点要远,切入点要准,通过磨课寻找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途径,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方向、正确的路径上学习探究,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

三磨怎么改。磨课要集思广益,将各种教学理论和技巧与教师自身长处相结合。需要发挥团队力量,通过同行观课议课,专家点拨指导,录像回放反思等方法,梳理出教学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明确改什么,怎么改;哪些必须删,哪些必须改,哪些需要调整等,真正磨出效果。

总之,从本质上讲磨课磨的是教师教育智慧和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磨的是师生互动打造的高效课堂,磨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

磨课须得“有的放矢”

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东关小学 李天喜

磨课既能挖掘个人潜能,又能汲取他人智慧,总体来说有百利而无害,但磨出高效实属不易。要提质增效,这几个方面必须重视。

一是目标定位必须磨。教无定法,教学目标可有差异,但定位要准,并非易事。学段不同、学情不同、内容不同,把握合理目标才能走正确路子。多一点切磋学习,寻得合理起点是磨课的必须。别依据经验盲目自信,不磨课有可能会成为“井底之蛙”。把自己的见解讲出来,让旁人把脉,也可反复思考不断验证,真知自然呈现。

二是理念碰撞不可少。不管是集体磨、自己磨,展现的都是思想和理念。唤醒盲目,可能只是只字片语,所以不要太过追求细节。磨课可以磨教材解读、磨设计理念、磨前沿思想,磨课堂中支撑自己前进的独特方向等。思想的“交锋”最重要,碰撞得多了,见识多了,办法也就多了。抓了芝麻丢西瓜,个人认为是磨课大忌。

三是贪大求多不可取。效率低、耗时多、让人疲惫的首要原因可能是期望值太高。成长并非一日之功,也不可“一口吃成胖子”。要组织集体磨课,组织者要做精心谋划,要找出需要磨的主要“症结”。把一个问题解决好再去解决另一个问题,持续高效才能走出大道。即使是针对个人磨课,组织者和教者本人也得有目标、有步骤,制定长期成长规划,做到滴水石穿、润物无声。

四是行动要有针对性。哪里有病治哪里,哪里有痒挠哪里,最怕磨课只是形式主义。这就要求在组织磨课或进行磨课的时候,也要熟知磨课目标,还要通过有理有据的调研找到真正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找准问题再“开方子”,药到病除。

如果说还有自身必须注重的事宜,那就是“坚持才能胜利”,成功一定属于走到最后的人。效率一定是以能力为前提的,一件事长期锤炼,才可获得娴熟技能。作为教师,要进步就得历经千磨万击,疲惫了、放弃了,那也就已经输了。

磨出课堂的异彩纷呈

河北保定高碑店市第八小学 程璐

磨课一般是指公开课前,主讲教师与同组人员精心对课例进行打磨的一个过程。磨课集中了组员的集体智慧,展示了日常教学经验的积累,使主讲教师不断历练,团队成员逐步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目前磨课已逐步走向常态化。评优课、精品课、公开课、示范课等都需要经过磨课的过程。主备人需要经历个人初备、组内研讨、个人再备、组内展示、课后研讨、公开展示的过程,使教学设计逐步完美,课堂展示愈加出彩,课堂质量不断提升。

一节好课就如同一块美丽的玉石,经过精雕细琢,融智慧与汗水,才能磨出佳作。

那磨课到底要磨什么?

磨目标定位、磨教材研读、磨设计细节、磨课堂组织、磨课堂灵感、磨智慧碰撞……究其根本,磨的是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生的个性绽放,磨出课堂的异彩纷呈。所以磨出好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追求优质与尊重个体同行。磨课是为了打造优质而有亮点的课堂,在各种教学理念的引领下,课堂中各种教法、学法、创新设计不断呈现,课堂氛围轰轰烈烈,教学设计看似完美无比,但仔细思量,发现课堂过于零散没有主线,没有灵魂。因此,理想的磨课应该是以施教者的专业素养为前提,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前提下,合理设计教学。在听取施教者教学反思以及观摩课堂实施的过程中,引领施教者进行教学设计的优化与提升,把施教者的个人智慧以及团队的集体智慧进行有机的整合,以期待打造优质而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专业引领与个体思维碰撞。磨课必定不能缺少专业的引领,在磨课中,专业引领者抛砖引玉,使施教者能够借助智慧的光芒,照亮思维的前行之路,打开脑洞进行创造性设计。同时,团队要集思广益,形成和谐融洽的研究氛围,在研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才能磨出优质的课例。

磨课应成为学校教研常规性活动,使教研活动落到实处,成为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集训地,在研磨中使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把握的更准确,对教材挖掘更加透彻与深入,对学情分析更为精准。同时,也使教师的点拨引导能力、课堂应变能力、教学创新能力等得到提升,教学实践不断丰富,教学智慧得以发展。

聚焦教学问题,提升磨课实效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葛家中学 吕兵文

磨课,意为打磨课例,是一个凝聚团队智慧,通过反复推敲将课堂教学推向实效、高效的教研过程。聚焦教学研究问题,引领磨课方向,可以大大提升磨课的实效性。如何聚焦教学困惑,提炼磨课问题,确定磨课主题呢?以体育教学为例,提出如下策略。

罗列疑难问题,锁定实践问题。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困惑,哪些是磨课时所要研究的问题呢?首先要罗列—下个人或团队所遇到的教学困惑。如,如何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何实施分层教学?这些源自教学实践的问题就可能成为磨课研究的真问题。列举教学问题,也是一个归纳、分析、反思的研究过程,可以为磨课奠定基础。

聚焦问题根本,提炼研究问题。对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进行梳理、分类、筛选出来的问题是否就是磨课所要研究的问题呢?如,单杠教学中,学生练习不积极怎么办?一个教学问题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找准其中的关键点,才能有效解决问题。单杠课学生练习不积极,涉及内容难度、学练安全等。通过聚焦、分析,可以把学练的安全性确定为其中的关键点,即学生对练习该项目存在恐惧心理。可以进一步将该问题提炼为:如何消除学生练习单杠技术动作的恐惧心理,以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这样就抓住了磨课时所研究问题的关键。通过聚焦、提炼,获取真问题,同时也确保了问题的真实性、典型性、针对性和具体性,明确了磨课的研究方向。

谋求解决策略,提升磨课成效。提炼出问题,还要研究解决策略,才能切实解决磨课所研究问题。如,在技能教学中,如何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练习?如何通过技能教学这一载体,发展学生体能,非常值得研究。经过研究,发现精讲多练、补偿练习、增大练习密度等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并极具实操性,就可以据此细化教法措施。如此一来,磨课目标明确、方向清晰、策略得当,进而取得良好的磨课成效。

提出——提炼——解决问题,选择真实、典型、具体的问题进行磨课研究,就会提升磨课的实效性。

磨课需解决三个问题

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红军中学 林以广

写一篇文章,得解决好三个问题: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要写和为什么要这么写?上一堂课也一样得解决好三个问题:上什么?怎么上?为什么要上和为什么要这么上?所以,磨课,当在此三个问题上,好好地磨。

一磨材料的取舍。

上一堂课有时间的限制,正像写一篇文章有篇幅的限制。教师当首先确定一堂课教学什么内容。“取”和“舍”,是由教学的目的或意图决定的,当然,更需要教者的魄力和智慧。一篇朱自清的《背影》,如果拿来进行写作指导,既可以教“选材”,教“结构”,也可以教“语言”,教“抒情”。所谓“一课一得”,是良心话也。不敢“舍”,是教学的通病。

二磨活动的安排。

就像一篇小说,一堂课也该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所以,教者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活动。一堂课,一般要设计两三个主问题。比如,教学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我用三个主问题贯穿了整堂课:作者笔下,天上有个怎样的街市?天上真有这样的街市吗?明明没有这样的街市,作者为什么要虚构?磨课,是为了把课上好,活动环节的此先彼后,是为了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能力的提升。

三磨目标的落实。

“学而能用,乃是王道。”学而不得,学而无获,这是教的最大失败。现在,很多人磨课,只为了迎合评课人的“审美”,这是不对的。我觉得,一堂课的优劣,关键要看学生的“得”。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学会。课堂就像游泳馆,在淮安的游泳馆里学会了游泳,到了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也一样能游。所以,磨课,最要磨学习目标的达成。学习活动中学生有没有真实的思维训练?教者,要不断地引领学生在“语言”的海里“扑腾”。

磨课,新老教师侧重点不一样

河南省安阳市第八中学 连瑜

近年来,磨课已成为学校教研工作常见的活动形式。磨课究竟磨什么?笔者认为应因人而异。

“新”教师磨课应侧重于课的整体设计。

“新”教师因经验不足,对教材理解、课标要求、教学重难点、学情、教学环节等基本教学常规还不能自如地驾驭。因此,“新”教师磨课的重点是课的整体设计。

磨“教材理解”。

深入研读,准确把握。“新”教师对教材不够熟悉,通过文本细读,深入解读教材,明确“教什么”,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取舍,确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内容,才能让教学更高效。这里说的教材不仅包括课本,也包括课程标准、教师用书等参考资料。

磨“学情分析”。

“新”教师上课,最大的问题就是“眼里没有学生”,整个教学过程都是自己在“唱独角戏”。所以,要磨学生学习起点、喜好、薄弱点、心理活动、学生的参与状态等等。只有教师真正关注学生说了什么,会了什么,哪里存在问题,哪里需要引导,课堂才真正有效,学习才真正发生。

磨“教学过程”。

目标定位是否准确,方法是否科学合理,重难点是否突出,课时容量和时间安排是否适当等问题是“新”教师最易出现的问题。每一次试讲,都是一次暴露问题和不断熟练走向完善的过程。在一遍遍磨的过程中,充分吸收“老”教师的意见,不断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手段,使课堂引导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和教学能力得以提升。

“老”教师磨课应侧重于细节。

“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参加比赛磨课时应注重课的细节。首先是教材的理解。随着一次次磨课,对教材的理解,由内容的罗列深入到设计的构建,从字面的理解到内涵的把握都应追求完美。

其次是教学语言的组织。课堂是否精彩,由教师的教学语言决定。每一次授课后,辅导老师都会按照教学流程梳理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指导教师去细化自己的语言。在一次一次的修改与完善中,教师语言的精确度提升了,课堂效率也提高了。

另外,备课时就要理清思路,定好框架。磨课时整体思路不变,主要做细节上的调整,效率自然就高了。

高效磨课,完美蜕变

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三陵中心校 马姣姣

所谓“磨课”就是为打造精品课,教师团体通过观察一名主备教师的教学过程,依据学生的反馈和自身的经验,对教学设计一次次的推敲、琢磨。磨课集教师集体智慧,从学情分析、内容确定、方法策略、作业设计等方面深入交换意见,实现既可行又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从而刺激更多的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们要与时俱进探究新的形式和方法,让教师和课堂同提升。

线上线下相结合。

借助一师一优课等互动教研平台,教师根据自己时间随时参与线上教研,并形成文字、语音、图片等资料,实时共建共享,让教研更容易发生。同时可以扩大教师参与度,让不同学科的教师互相融合,开拓教师思路。在此基础上结合线下研讨,提升磨课的效率。

精品课和日常磨课相结合。

除了精品课,日常课才是教师上课的“主旋律”。教师的提升更多从日常课中获得。日常备课的过程中依然可以针对某一个小问题或者小的教学环节深入交换意见,把磨课思维渗入日常教学中,在日常课中点滴提升。

磨课和教学反思相结合。

为什么磨课可以促进教师快速成长?因为磨课之后,主备教师要把各个老师的建议、学生的反馈和自己的主观感受内化为自己的理解。教学反思常态化,才更有利于我们教学水平的提升。当然教师的蜕变过程中会有阵痛感和不适期,教师们要放平心态及时调整,必将收获成长的喜悦。

上好一节课,重在“摸”“磨”“抹”

张家口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李风梅

备课是学校教研中的常见活动,也是老师的基本能力。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想上好一节课,必须抓住“摸”“磨”“抹”三个关键字。作为心理教师,我以心理教学为例谈谈感受。

摸准学生需求的“脉”。

课堂是为学生服务的,了解学生需求是前提。首先要把握同构性。通过多年课程教学和实践,可以看出,学生问题产生的根源多是心理认知出了问题,起因也多是受原生家庭影响,有一些共性问题。其次是突出特色性。没有一片叶子是相同的。每个学生成长环境不同,心理问题也是多样的,要在学生个性问题上多下功夫,才可能有的放矢打开孩子们心灵的枷锁。三是紧扣时代性。脱离时代去分析教育引导学生是不会成功的。现在的职高学生多是05后,他们身上的时代特点更为显明,比如重个性追求、重自我彰显,只有紧跟上这个时代,和学生同行,才能帮他们解疑答惑。

磨出教学教法的“芯”。

教学教法决定着学生接受程度和教学效果,是一节课的“灯芯”,如何把灯芯点亮,需要在“新”上做文章。主体要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出题目,老师来解答,真正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台风眼”。方法要新。人的心理活动瞬息万变,课堂形式更要推陈出新,多采用团体活动式、体验式、情景式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参与热情,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会辨别是非,在讨论中学会汲取他人正确建议。

找准影响效果的“根”。

备课熬功夫,磨课苦功夫。很多时候功夫下了不少,但成效不明显,关键还是自己教学中存在惯性思维,有病根。一忌平,没重点。总担心有知识点没讲到,总习惯面面俱到,无意识中冲淡主题。磨课一定要突出重点,明确主线,大胆取舍,主次得当。二忌大,没学生。习惯老师为大为尊,没有放下身段和学生交朋友,听学生倾诉,大谈特谈自己的观点见解,是难以走近学生的。三忌旧,没带入。新时代、新社会、新问题,学生的成长环境与以前不同,出现的心理问题也不同,我们不能用旧的知识体系去应对今天的教学,那样必然不符合现实,要不断创新融合,引导学生探索丰富的心理世界,带领他们走出本我、自我、超我的精彩人生。

来源 | 本文系光明社教育家公众号原创

编辑 | 周彩丽

设计 | 朱强

统筹 | 周彩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