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屏时代的我们能想象昔日“成记纸行”日进斗金吗?

广大听友回忆繁华多彩的北大关,有听友提到了成记纸行,一石激起层层浪,相继有成记纸行的老顾客、成记的后人、曾在成记工作过的店员的后人和城市文化研究者,大家纷纷讲述自己所知道的成记纸行。让我们还原出曾经的天津卫纸张业翘楚——成记纸行。

No.1

周清音:庆发德旁边是成记纸行

周清音

1935年生人

天津市铃铛阁中学退休教师

《话说天津卫》节目资深话友

成记纸行,在北门脸的什么地方呢?北门脸一出来不是有两个角嘛,一个往官银号那边拐的角是惠中鲜货店,这边这个角要拐出去,也就是往西北角那边拐,把角处是一个饺子馆(注:庆发德饺子馆),羊肉丸的饺子相当好吃就在羊肉饺子馆的旁边就是成记纸行,这个纸行进去拦柜很长。

图 | 北门脸附近的成记纸行

纸行相当赚钱的。从人一出生就用纸。就老娘(即接生婆)就需要纸,叫草纸,黄色的,好像没有漂染,很粗糙,但是很厚。要一买就买这么一摞,要生孩子时垫底用,上边再垫块好纸或者好布,准备出生孩子的,所以这人一出生就用纸。直到人去世后,家里人也会拿烧纸来祭奠。烧纸的用量也很大,到家自个有钥子去砸。另外,就是叠元宝的纸。

我去成记那买的什么纸呢?我去买毛头纸,还有糊窗户纸。毛头纸,用它干什么呢?我母亲用它来调皮袄,也就是皮子跟布面接触的地方要用毛头纸隔一下。我妈妈说,因为皮子它有油,另外有摩擦,怕把这布面给油了或者摩擦坏了,所以它中间隔离一层毛头纸。

图|成记纸行广告印证了它经营门类甚广

商业的用纸量太大了。像卖早点的,像糕干、像耳朵眼炸糕,那都用纸托着。鲜货铺子也需要,尤其是药铺,药行用纸相当多的。过去抓药可不象现在这么简单,都是要一味一味地抓,都搁里混在一块不行,要一个包一包,把这些个包包好了,还得象一个小塔似的,再拿大纸包在外头,天津的药行那么多,天天得需要大量的纸,所以纸行这个行业非常地赚钱。

No.2

任秉鑑:我们弟兄仨都是成记顾客

任秉鑑

1923—2021

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印社顾问,天津海河印社社员,四方印社社员,天津市老年书画篆刻研究所研究员

“1

二哥曾在成记买过木版画

我记得叫瑞德盛成记纸行,它的地点在北门西的路南。他的老板或者经理人姓张,他的孩子跟我在育才商业学校,我们是同学。

成记纸行经营的项目很多,比如说,它有石印的设备,过去有碑帖或者是画册,有的用石印的。官银号附近有一个有正书局,他就专门做石印的书籍、碑帖等等。除了石印之外,他这儿还能够刻字、刻板,给人家刻书,他专门有刻字工人。比如,过去有丧事的时候,要印报丧帖子,用的是一种很薄的灰纸,上面印的黑字,而且那个字都是那种扁宋体的字。(成记)他还有正式的脚蹬的印刷机,所以它也可以印一些活页文选。他能不能印整本书我就不大知道了。

另外,他还印刷像灶王爷、财神爷等各种木版画这类东西。我记得我二哥秉钤先生就曾经从他那买了一套他所有的内销的木刻版画,就是灶王爷、财神爷、钟馗等什么的。包括道士们画符等,那个版他也卖,所以我二哥就买过一套这些东西。买了以后,因为我喜欢木刻,这都给我了。后来我也没用,因为那个画跟刻法也都很粗糙的,我就送给李世瑜先生了,他研究宗教的嘛,后来李世瑜先生又转送给别人了。好像1980年代以后,就有人专门研究这些东西了。

图 | 任秉鑑先生(右)与二哥任秉钤先生合影

“2

大哥使用成记石印“药墨”

成记瑞德盛跟我老大哥也很熟悉,我老大哥叫任秉钧,号石斧。大概他从1938年,他邀请到小学美术老师,还有熟识的几位中学老师,就组织了一个重远美术社(取自“任重而道远”),开始就是我老大哥他编辑画稿,画《小学美术参考》。这个就为了给美术老师提供教学材料,又象教科书,又象美术课,那么有的用各种不同的纸也要编辑不同的内容。比如有的是画出线条的,然后让孩子们填色;有的介绍一些画画的透视关系等等。我老大哥画好原稿以后,就让我替他照着他的画稿,描在一种透明的纸上。那个透明纸我有点记不清了,是不是就是过去描画稿的叫做拷贝纸的。

墨可不是一般的墨,就是瑞德盛成记给的一种“药墨”。这个药墨挺不好使,你蘸少了就画不上,蘸多了线条就太粗了。他把这画稿反到一块非常光亮的石头上,加以处理,有人说他就是用酱油一刷,就把稿子反着转移到石板上了,然后用蘸好了油墨的石磙子在石板上一滚,画画的地方就滚上了油彩的油墨,光亮的石头上是不会沾墨的,然后铺上纸,上面一压,就压成了一张画,这个就叫做石印。除了这以外,他还有脚蹬的印刷机。因为重远美术社后来就仿照开明活页文选的形式,印些复习资料,整个都是铅印的活页。

“3

我到成记买“连四”

在这个纸行业有些个名词,它跟原来的名字意义不一样。比如,我们刻图章的人,要买一种很薄的宣纸,这个叫做“连史纸”,可是天津话,卖纸的人就管它叫“连四(音)”。我学篆刻的时候,我的老师是国内有名的老篆刻家——王雪民老先生,他就说到南纸行或者成记,去告诉他们你买“连四”。因为“连史纸”这三个字,天津人说话很不方便。

连史纸后来很不好买了,因为它的用量并不大,除了盖图章、印谱以外,它主要还用于古代文物的拓片上。后来我就买不到了,请人到北京问问,北京的荣宝斋、中华书店和琉璃厂倒是都有,不过人家不零卖,一卖就卖一件,就是二十令。后来我还是烦请西泠印社的老朋友,从西泠印社大概是买了三刀纸来。

纸张的品种有很多,各种纸张的称呼也实在太多了。正好顺便说一下,前几天,有一位先生说糊窗户用宣纸,其实,一般老百姓用不起宣纸,再有宣纸它不这么透明,糊窗户用的叫“南粉连”。这个南粉连是又白又透亮,因为宣纸是比较贵的,另外它也不透。

关于成记纸行的我的记忆就是这些。由于年头太多了,如果有记忆不对的地方,请加以纠正补充。

No.3

邓仲:父亲成为成记资方代理人

我父亲民国元年生人,他十几岁通过亲戚介绍,在成记纸行学徒。这个地点在哪?它坐落在东马路和南马路的交口,在东南角那块。他一直干到公私合营,就给他转业了,转到东马路的一个天津文化用品公司的纸张批发部。

图 | 左侧建筑即为东南角成记纸行

成记纸行有好多进口的相纸,比如美国爱克发相纸,还有德国蔡司的照相纸,还有北欧那些国家的,比如芬兰、冰岛,这些国家产纸。我小时候,他总拿这方面纸张的广告回家,我也喜欢看,广告还特别多,也有汽车等广告,象鼎章(照相馆)的纸都从他那进。

成记北京的店面,我听我父亲说,他也总去。这个成记我分析他店铺不小,而且还不像一般的小铺面。

(刘哲)您父亲的名讳是?

他的名字叫邓春芳。他之所以能够在成记纸行干了30年,我觉得主要是有四点(原因)。第一点,他上过几年私塾;第二点,他的算盘打得不错;第三点,他的字写得挺好;还有一点,我觉得他这个人比较诚实。

在成记工作的时候,他就常驻店铺,两个礼拜才回家一次。后来,他的店铺主家不经常在天津呆着,后来就叫他作代理人,他就作了成记纸行的代理人。解放以后、“文革”前,我上学的时候不填那个成份表嘛,我就填了资方代理人,这资方代理人当时就等同于资本家,后来就落实政策了。

No.4

李真我:成记纸行经营跟着时代走

成记纸行,我知道的不少。这成记纸行,他是跟着时代走。对于印刷厂,使用的铜版纸、32磅洋信纸等,这是他准备给印刷厂的;对老百姓来说,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不准备的。首先他卖什么呢?“粉笺”。天津使这种粉尖纸糊墙、糊顶子,都用“粉笺”。这粉笺一面白,一面素着,一张挨一张地来糊屋子,还有炕围子纸的花纸。

他跟瑞德盛联号,是一家买卖。头条胡同旁边有个瑞德盛,瑞德盛卖小学的描红模子、九宫格、作文纸、一个一个小格的纸,他那都有。买卖家用的账本,各种老账本,蓝皮的、布皮的,还有洋账本,他都准备齐了。最普通的草纸,他都卖。过年还卖年画。这个老板简直太精明了。我小时候在印刷厂学徒,就老上他那买这32磅洋信纸,还有31×43(规格的)道林纸,他那都卖。

这个买卖家年头很老,经营得很活,随着时代走。

图 | 成记纸行当年销售的格子纸

No.5

吴女士:成记纸行是我曾姥爷和姥爷的生意

前几天,我突然间听见有听友说成记纸行,我一听好像是我们家的买卖。应该是我姥爷的爸爸他们干的,听说是哥俩。他们原来是南方人,是浙江绍兴人,到天津这边来做生意。应该是在清朝。

原来是有三个门脸,听他们说一个是在北马路,另外一个在官银号,在劝业场后门,也就是辽宁路跟长春道交口,原来有一个门脸是卖文具的,那有一个是我知道的。还有一个工厂,但我不知道具体地址在哪里。

图 | 商业登记信息显示“成记纸庄”和“成记纸局”共计4处营业地点

(刘哲)成记纸行的东家姓程,这俩字不是一个“成”?

(吴女士)对。

(刘哲)创办人是程宝堂(音)、程宝善(音)俩兄弟是吗?

(吴女士)对。我记得反正是哥俩。

(刘哲)这其中有您姥爷的父亲?

(吴女士)对。我姥爷叫程岳儒。我就知道家里边是做纸张、文具之类的,最后,我知道是跟柯达公司有来往,我家里边这有一个镜子,这上面写的是柯达公司赠送的。我就只有这个(留下来的老东西了),其它的都没有了。

(刘哲)这是什么年代的东西呢?

(吴女士)应当是1930年代的。因为我们年纪小,没赶上这些老人。

我知道家里边跟我们说一点,这是我老姨跟我们说的,日本人让我姥爷去当会长,他不去。

No.6

毕连刚:成记是天津卫纸行首户

毕连刚

《话说天津卫》资深“话友”,热爱乡土文化,充满津味儿、娓娓道来地方掌故、梓里旧闻,颇受欢迎

PROFILE

“1

程氏兄弟母亲很了不起

成记纸行在天津卫非常有名了,他是纸行业里最大的首户。他的创办人是从江南浙江绍兴那边过来的,在同治年间因为那边生活不下去了,一个中年妇女领着俩孩子就来了,丈夫也没有了,这俩孩子一个叫程宝堂,一个叫程宝善,就流落到天后宫附近了。

这程氏兄弟的母亲可了不得,很有心计。赶到初一、十五,她上天后宫烧香,看到善男信女没有空手去的,她自己想,在天后宫这卖香烛纸马,恐怕错不了。然后,四处借点钱,有了一点小本,就趸点香烛纸码在天后宫这卖这些东西。卖来卖去还挺好,就有本儿了。

又听说武清的王庆坨那边有做灰纸的,那个灰纸可便宜了,然后他就叫人去那买灰纸去,做成烧纸,这个成本低,同时,她把天津卫的针头线脑等杂货就运到杨村集市上,卖来卖去,她的生意就越干越好,就在宫北大街上盖起了三间大房子,这就是成记纸行的前身。

“2

程氏兄弟赚到第一桶金

大约在清朝光绪十年的时候,这程氏兄弟长大了,兄弟俩都很聪明,历练得也很好。他们无意中看到了日商三井银行进口的白色的有光纸卖不出去了,滞销了。他们一看机会来了,就跟日商联系了,我给你推销好不好?日商就同意让他们先拉一车去卖,卖完了再给钱。这哥俩在街面上认识的人广,通过跑销售,这销路就打开了,一下子把日商滞销的纸就给卖了,跟日商就建立了关系了。然后,业务发展得蒸蒸日上。他们就在济南、张家口、石家庄展开了业务。

程宝堂在经营纸张方面,先后还跟大同银行、汇丰洋行建立了业务往来。随着发展,他们的资金很快就达到了银元3万块钱,这就了不得了!当年1万块钱就能开一个小银号。这兄弟俩又在东北角买一块地皮,盖了一所楼,这座楼前面三层,后面五层,正式命名为成记纸行。老大程宝堂任总经理,就雇了数十人。还专门开了成记香烛店,专门卖烧纸、洋蜡等这些东西,这些东西都本小利大。同时,这两家店的牌匾叫当时的名人康有为给题的。

图 | 成记纸行的匾额由康有为题写

成记跟日商三井往来多年,深得这家银行的信任,他就成为在天津销售日本有光纸和太平牌有光纸的独家,要想买有光纸,就得上成记,别的地方没有卖的,他独家包揽了。

随着业务不断发展,成记在天津的北门里、东南角、劝业场以及北京、济南、上海、西安都有分销处,纸行的职工都超过200人。

为嘛叫南纸局呢?你上他那买宣纸、毛边纸、元书纸、虎皮宣、洒金宣、丈二宣,都有。这丈二宣是宣纸里顶级的东西了,长一丈二,这个纸得几十块钱,甚至上百块钱的。清朝乾隆年间等有名的宫里的纸,都很贵的,他也经营。并且,他还经营欧美过来的货品

图|燕大1941年毕业年刊,后面有赞助商的广告,里边就有成记的广告,可以看到总行的地址,还有北平的分号(听友粉丝“淼” 提供)

“3

选中程岳儒执掌成记

到了抗战的前期,天津卫的工商、新闻、教育界,这些行业用的纸,以及东亚毛纺厂的包装纸,《大公报》印报纸的纸等等,都是由成记供应的。还有南开大学、北洋大学、法汉中学、汇文中学等这些地方的文教用品,也都由成记供应。你想他这个买卖能不发财吗?

他还经营美国的派克墨水、维纳斯铅笔、精密仪器,以及美国柯达公司的各种照相器材,并跟德国的蔡司公司也签订了包销合同。他跟这些欧美公司做生意,中间跑合的他都不要,他直接就打电报,我要买什么,(这些外国公司)直接就给他运货了,免去中间商扒这层皮。

随着程宝堂年纪大了,他有好几个儿子,他就看中了五儿子,这个儿子叫程岳儒,他一看他行,是这个料,他就叫他这个儿子到自家的店铺里学徒三年。然后一看满是这么回事儿,就把自己的经理叫他儿子当了。

程岳儒起早贪黑地不怕辛苦,一旦进来一种新的东西,他在店里把业务和经理都召集来,对这个东西品头论足,质量怎么样?有没有销售的环境?销售的对象是谁?……得让这些业务人员提出来。有的业务员他一问就对答如流,这样的人他就提拔重用,每到年底就给重奖。

这就是成记纸行的一点事。

温故知新,收获良多!

资料来源:天津新闻广播《话说天津卫》节目

图片提供:张诚、唐文权、陈硕、张翔

片头题字 海报制作:唐文权

编辑 整理:刘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