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东区:麦托合提·依斯拉木一家的阳光新生活

11月的攀枝花,阳光明亮温暖。在攀枝花东区万象城,麦托合提·依斯拉木和妻子塔吉妮萨罕·亚森在自家烧烤店前精心准备着食材,冬日的阳光洒在身上,让他们感觉很温暖。自从3年前在这里开店后,夫妻俩就变得格外忙碌。“我已经有3年没有回新疆和田了,这个时候家乡很寒冷,攀枝花的阳光让我很喜欢。”阳光下,麦托合提·依斯拉木的笑容格外灿烂。
图片
今年52岁的麦托合提·依斯拉木是维吾尔族,家乡在新疆和田县伊斯拉木阿瓦提乡。从1998年第一次来到攀枝花算起,他和家人在攀枝花生活的时间差不多有20年。先是在攀枝花销售了10多年吐鲁番葡萄、和田大枣等家乡土特产,后来开起了烧烤店,专营新疆风味烤羊肉串和馕饼,并把家也安在了攀枝花市东区。
走南闯北,他们找到攀枝花
初来攀枝花之前,麦托合提·依斯拉木和家人去过全国很多地方,有河南、山东、上海、浙江、广东、湖南、四川等省市。早在1988年,他和家人从和田出发,一路从西向北、向东、向南,越走越远,用了10年的时间,只为找到一个销售家乡土特产的好地方。
1998年下半年,他和家人先后来到成都、乐山等城市。在乐山时,他遇到一位做生意的汉族朋友。朋友告诉他:“去攀枝花做生意吧,那里是移民城市,热情好客,生意好做。”麦托合提·依斯拉木于是和这位朋友来到攀枝花市东区,在朋友的帮助下,晚上住旅馆,白天在街头摆摊。果然,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他销售了20吨葡萄、大枣,把从新疆带来的全部货物都卖完了,挣了近2万元。
这是他做生意以来最好的一回。还就是那一回,他们在攀枝花度过了一个特别温暖的冬天,是一种就像在自己家里的感觉。“我们每天要卖上百斤葡萄、大枣,生意特别好,感到特别高兴!”谈起当年的经历,麦托合提·依斯拉木眉飞色舞,脸上堆满笑容,眼睛眯成一条缝。
图片
此后,麦托合提·依斯拉木一家人就像候鸟一样每年8月来攀枝花,次年4月回去,每年都有半年多的时间在攀枝花。在当地民宗部门协调下,他们还有了两个固定的摊位。“攀枝花是一个好地方,不仅生意好做,人也很热情,对我们很好。”在攀枝花做生意的经历给麦托合提·依斯拉木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他深深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善意。
他也一直惦记着那位汉族朋友,由于当时通讯不方便,加之语言交流上的障碍,他和朋友在几年后失去了联系。许多年后,他还多次从攀枝花赶到乐山去寻找,但都失望而归,这份情谊却始终铭记在心底。
长年往返于和田和攀枝花,越来越发达的交通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他和家人也越来越觉得离不开攀枝花这座城市。“以前从乌鲁木齐到攀枝花,坐火车需要3天3夜,跑一趟很不容易。自从攀枝花有了机场后,从成都中转,当天就能到达。”他高兴地说。
安家落户,“朋友圈”越来越大
2008年回到和田后,在家乡搞发展的政策号召下,麦托合提·依斯拉木在家乡留了一段时间,当上了货车司机。因为长年外出闯荡,见多识广,他成为大家心目中的致富能手,在地方党组织的关心和培养下,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村支部书记,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2010年8月,为解决家乡农产品销售问题,他和家人又来到熟悉而又牵挂的攀枝花。这次,他带来两个兄弟及其家人,摊位增加到4个。来攀枝花之前,他对乡亲们说:“我们在攀枝花做好了,就带你们一起来。”
2019年,麦托合提·依斯拉木因为市场原因决定转型,在攀枝花市中心的万象城开店经营新疆特色餐饮。他把新疆风味的烤羊肉串与馕饼结合,店内装饰也体现了维吾尔民族文化特色,颇受消费者喜欢。
长期在攀枝花生活做生意,和南腔北调不同口音的人打交道,麦托合提·依斯拉木从以前不会说普通话、不认识汉字,到学会了用普通话交流,并逐步掌握了700多个汉字,在攀枝花的“朋友圈”也越来越大。“我最先认识的汉字就是‘攀枝花’。攀枝花是座包容热情的阳光城,我在这里认识了很多朋友。”他爽朗地笑着说。
2020年9月,麦托合提·依斯拉木的小女儿凯丽比努尔到了上学年龄,在东区民宗局协调下入校就读。此前,他们一家人租房住,为了方便女儿就近上学,2022年7月,他在开店的万象城买了套房,融入维吾尔民族文化进行装饰布置,并在东区上了户。如今,他弟弟的儿子也在攀枝花上学。姐弟俩在同一所学校,一个上三年级、一个上一年级,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他们勤劳朴实,诚信经营,生意越来越好,还开了两家分店,分别由弟弟和大儿子经营。“在攀枝花生活了这么多年,看到城市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美丽,人们生活也越来越幸福,我们的生意当然也要越做越好。”他满怀信心地说。
投身公益,融入阳光新家园
今年9月初,东区发生新冠疫情,麦托合提·依斯拉木加入志愿者队伍,为万象城核酸采样点的防疫人员提供免费工作餐。他说:“我是共产党员,也是东区人,抗疫也要有我一份!”
图片
他把盛有烤羊肉、馕饼和饮料的餐盒送给防疫人员、志愿者和执勤民警的时候,诚恳地说:“您们抗疫辛苦了,我们的羊肉串管饱!”这个场景被记者拍下来制作成抖音视频,播放量达到54.9万,感动了许多网友,纷纷点赞留言。当这条抖音视频传到遥远的家乡时,和田县有关领导特地打电话来表扬了他,称赞他为家乡赢得了荣誉。东区疫情防控取得胜利后,他的烧烤店被东区有关部门授予“爱心企业”称号,不少攀枝花的网友也慕名前来“打卡”。
这并不是麦托合提·依斯拉木第一次这样做。今年“6.1”儿童节,他给家乡和田县哈特布隆村的困难家庭孩子捐助了价值5000元的书包、铅笔盒、作业本等学习用品,嘱咐他们好好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
他从家乡招聘了12名员工,用这样的方式兑现离开家乡时的承诺,为乡亲增收致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他提供食宿等必要支出,要求员工把每个月的工资都交给家乡的父母,用于改善生活和孩子上学。麦麦提·喀迪尔和努尔娲萨·艾尔肯夫妇是今年8个月从和田来到攀枝花工作的,两人每月的工资共有8000元,比他们在家乡时的收入多出不少。“我们在攀枝花都是一家人,天天开心生活工作,收入也不错,还有这里的朋友,我们都太喜欢。”曾在家乡卫生服务站做过护工的努尔娲萨·艾尔肯如是说,来到攀枝花后,他们发现这座城市充满阳光,非常美丽,人们都很热情好客。
图片
“攀枝花是我第二个家乡,我也要为攀枝花多做贡献。”他还主动向东区民宗局提出,希望多给他机会参与公益活动。
现在,特别让麦托合提·依斯拉木开心的是,大儿子和攀枝花本地一个姑娘谈起了恋爱。“我们都是攀枝花人嘛,找个攀枝花的媳妇很好!”他乐呵呵地说。
图/文:刘靖 栾溪 张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