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小网格” 治理“大满格”

    沙溪镇圣狮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嘉庆。

    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摄

    港口镇新港社区党委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仇晓媚。

    卢子衡 摄

    中山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胡金凤。

    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摄

    在11月18日召开的中山市委常委会会议上,来了三位特殊的参会者,分别是沙溪镇圣狮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嘉庆,港口镇新港社区党委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仇晓媚,中山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胡金凤——他们来自中山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走进市委常委会会议室,以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讲做法、谈体会、说问题,这在中山尚属首次。去年以来,中山谋划推进实施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等工作,建立健全“4+N”网格架构,设置四级网格和微网格2.9万个,发动5.6万人担任专(兼)职网格员,带动党员干部、志愿者支援基层超660万人次,实现了“网格要覆盖中山每寸土地每个人”的要求。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今年以来,中山市指导基层依托党的组织体系,按照“市级统筹、属地管理、因地制宜、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建立健全“4+N”网格架构,设置党建网格2.9万个:“第一级网格”为中山全市域,“第二级网格”为23个镇街行政区域,“第三级网格”为287个村(社区)行政辖区,“第四级网格”依托2900多个村民小组、商住小区、机关、学校、园区等领域党组织覆盖区域划设,建立网格党支部3200多个,切实形成了疫情防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体系优势。

    因地制宜、一村一策。中山在四级网格上科学设置2.5万多个“微网格”,具体到楼到幢,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同时,进一步强化网格力量:选一级网格长由市委书记担任,二级镇街网格长由镇街党委(党工委)书记担任,三级村(社区)网格长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四级网格长及微网格长优先由党员干部担任。目前,中山市发动在职党员、“两代表一委员”、共青团员等5.6万人担任专(兼)职网格员,其中党员干部2.1万多名,切实让党旗在网格里高高飘扬。

    基层网格“沉”下去,群防群治“快”起来。这不仅仅是一场“拉网行动”,更是一次做深、做实、做透群防群治的探索。通过积极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各级党员干部、发展对象等志愿者常态化下沉网格,中山将红色基因嵌入网格,日常,各级网格员常态化开展排查工作,把摸排、访查、登记、汇总、管控、上报等管理措施做实;出现突发情况,各网格便成为应对疫情应急工作单元,网格员化身疫情应急处置的红色先锋队,依托“网格长+防疫专员”“一网一群,网群联动”等工作机制,各级网格密切协作、查漏补缺,把基层治理做透做深。

    疫情防控“一张网”,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坚持党建引领,立足构建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中山正积极推行以基层治理与疫情防控工作有机结合的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体系,通过科学合理布局、调动全员力量,全面推进精细化防控。这是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中山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这一国家命题的又一次探索,并通过做实、做透、做深这一“战法”,在新时期的“群防群治”考题中,交出了有特色的中山答卷。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苑世敏 杨慧荣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陈少宏

    陈嘉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圣狮村有了“主心骨”

    11月,中山市沙溪镇圣狮村狮滘河旁,施工队伍正在忙碌着,未来这里将建设长约500米的廊道,建成后将永久性改变人车争道的局面,形成“车走车道,人走廊道”的美好画面。

    在圣狮村,人车争道问题存在已久,宽约6米的海傍街,从村口到村委会短短几百米的路,既要承受进出村机动车通行,也经常有行人从路上走过。

    圣狮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嘉庆留意到这个情况,一直在找机会改变这种状况。

    这个机会来了。中山市中心组团黑臭(未达标)水体整治提升工程启动后,圣狮村党委决定乘着水体整治的机会在狮滘河旁建一条供行人用的廊道。

    一条廊道和

    圣狮村几代人的心愿

    去年,按照全市统一规划,中山市中心组团黑臭(未达标)水体整治提升工程项目三来到圣狮村路段。

    当时,污水管道放置位置有两个选择:一是选择从马路上穿过,圣狮村委会以东500米的路都要破开进行埋管;二是选择从狮滘河岸边穿过,这样岸边20余户居民的房子要全部或部分拆迁。

    怎么选都会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一定影响。

    这时,陈嘉庆等圣狮村负责人想到村里一直头疼的人车争道问题。

    “如果污水管道从河岸旁穿过,我们可以在这里同步建设廊道,将距离狮滘河数十米远的海傍街上的行人分流到廊道上来,消除原来人车并道带来的安全隐患。”陈嘉庆说。

    最终经与治水人员多番协商,又经过专业评估后,污水管道放置点定在了狮滘河岸边。

    位置选定了,才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做好拆迁户的思想工作,让其同意拆迁。

    陈嘉庆等村党委负责人多次上门和村民交流,让大家的心定下来。今年6月,圣狮村20余户村民的拆迁补偿方案全部确定,并于7月上旬完成清拆。

    村民不计个人得失,支持圣狮村发展的做法让他动容:“在党建引领下,我们有了奋斗方向,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让圣狮村变得更好。”

    一间村史馆和

    一段文化传承

    近日,圣狮村村民发现一件被遗弃的老物件,陈嘉庆得知消息赶过来,初步得出这是老一辈人用来存酒和在喜宴中盛礼品的器具。这个器具清洗好后将被放进圣狮村史展览馆。

    今年5月8日,圣狮村史展览馆开馆,这是圣狮村结合乡村文化振兴参与中山市“文化兴城”建设的关键一步。

    “我们把建设村史馆的事情公示后,很多村民主动找到我,把家里仅存的老物件捐出来。还有一些前辈为村史馆内部展览脉络的确定提供宝贵意见。”陈嘉庆说。

    圣狮村有着800多年历史,“四月八”活动、龙狮凤舞等文化遗产的加持,让这里成为远近有名的文化名村。

    今年2月,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在圣狮村调研时强调:“中山乡村振兴看文化。圣狮村历史文化传承很充分,群众在文化氛围里生活、熏陶,整个文明素质也会不断提升。要把传统民俗保护好、继续传承好,特别要让年轻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让圣狮村民俗文化保护传承好、影响更多人”的文化建设理念也被纳入圣狮村基层治理当中来,文化建设已然成为圣狮村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

    一个新身份和

    一场社会治理新生态

    陈嘉庆的工作日常,是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的日常,也是中山上万名“网格员”的日常。

    去年以来,中山深入开展“转作风、再出发、开新局”活动,谋划推进实施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沙溪镇驻村团队、村干部、党员等深入到圣狮村内15个四级网格,共同当好信息员、宣传员、服务员、监督员,把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基层治理工作落实好。

    响应中山市“网格要覆盖中山每寸土地每个人”的号召,圣狮村网格员们根据区域划分组建网格化治理微信群,确保每家每户都有一名代表入群,全村共有100多位村民代表,他们是村务信息传达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网格化治理带来的高效率、不落一户显得尤为重要。

    在探索基层治理中,圣狮村还强化“同心园”党群服务中心的政治、组织、服务、共治功能。今年5月,圣狮村成立乡村振兴促进会,成员多是企业家、乡贤等,实现了在基层治理中“共建共治共享”。

    “很多走出圣狮村的人都在关注家乡发展,未来,我们还要吸纳更多有想法、有能力的专业人士共同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建强党的基层战斗堡垒。”陈嘉庆说。

    仇晓媚:扩大治理“朋友圈” 当好群众“知心人”

    生于1977年的仇晓媚,是一名有着1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在中山港口镇党群服务中心工作多年,现任港口镇新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上任之初,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就摆在仇晓媚面前:新港社区常住人口近6万人,人口规模大、流动性大等问题给基层治理带来较大难度。

    千条万条经验,说到一点就是坚持不懈抓基层党建。像滚雪球一样,党员凝聚起来,就能把群众凝聚起来,把各方资源要素凝聚起来,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推进“红色物业”

    破解治理之困

    新港社区只有7名“两委”干部、12个工作人员,在人力紧张的条件下,如何统筹起32个小区的管理工作?根据社区工作实际,新港社区把辖区内业委会成员、商会成员以及住建、公安等职能部门等相关负责人邀请到社区,共建“大党委”架构,实现强统筹的工作格局。

    “都说基层连着千条线,要‘缝合’基层的难题,就要把每条线背后连着的职能部门力量,都穿进基层的‘针眼’里。”仇晓媚说。

    此前,新港社区的体育公园卫生和绿化问题成了难题,通过“大党委”统筹,镇城建部门牵头高效解决了问题,获得居民群众点赞。还有居民反映小区地库停车场出入口易发事故,交警部门、社区党委工作人员合力协调在停车场出口设置凹凸镜和安全提示牌,有效消除了交通安全隐患。

    进一步扩大基层治理“朋友圈”,新港社区党委还积极推进“红色物业”工程,联合支部党员干部与物业人员等,走访解决居民实际问题。今年1—10月,新港社区协调解决居民纠纷180宗,涉及家庭问题、邻里纠纷、违章停车等内容,纠纷调解成功率高达99%。

    伴随着窗外的冬日暖阳,新港社区居民三五结伴,或与好姐妹一起,在“梨园”老年大学里琢磨最新的舞步;或来到乐园专区,同孩子一起享受亲子阅读时光;或在社区广场参加职业沙龙活动;或到户外花园,惬意地舒展筋骨……如今的新港社区满满都是“家园味”。

    “小网格”穿针引线

    排解群众之忧

    如果说日常管理反映了社区“柔性”的一面,那么从近期的疫情防控,更能透视新港社区基层治理的“韧性”。在疫情防控工作最吃紧的日子里,仇晓媚的节奏比平时更快。早晨6点钟,她已经在办公室忙碌起来,着手核查当日疫情线索名单,按重点人员、重点地区分级分类、轻重缓急原则部署跟踪排查工作。

    “叮铃铃……”在新港社区疫情防疫暖心热线接听现场,电话铃响不断。仇晓媚记得,其中一通电话是社区内一名即将分娩的孕妇在紧急求助。得知情况后,24小时待命的“三人小组”迅速响应。很快,孕妇拿到通行证,顺利就医。

    “即使任务再繁重,为群众办事也决不能掉以轻心!”这是仇晓媚常常叮嘱社区工作人员的话。化千头万绪为驾轻就熟,一靠长期奋战基层一线的经验,二靠坚实的网格防疫堡垒。

    为应对新冠疫情,新港社区科学划分五级防疫网格,共设网格279个。新港社区6名“两委”干部分组联系27个住宅小区网格,小区网格员由小区楼栋物业管家、社区党员、“双联双助”党员、志愿者等组成。在一次次疫情大考面前,网格员队伍的默契已然形成:收集住户资料与需求、锁定重点人群、落实“三人小组”上门排查……有序分工、各展所长。忙完,已是深夜。

    新港社区还通过组织住宅小区经理和管家,将辖区内1.6万余户居民、近5万人纳入到信息化社区管理当中,打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最后一米”。

    党建引领之下,越来越多“红色力量”汇聚而来。今年以来,新港社区党委共组织发动近1000人次物业志愿者参与大规模核酸检测,及时支援“三人小组”排查工作,为快速遏制疫情蔓延争取了宝贵时间。

    在仇晓媚看来,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居民就是“家里人”,社区、党员、物业、职能部门等攥指成拳、形成合力,织密社区网格,才能让基层治理更走心、让社区服务更贴心,让“家人”安居更舒心。

    胡金凤:让“快递小哥”化身基层流动网格员

    “很感慨,也很振奋!”11月18日,中山市委常委会会议结束后,胡金凤激动而紧张的情绪才慢慢平复下来。作为一家深耕物流领域的民营企业——中山顺丰速运有限公司(下称“中山顺丰速运”)的党支部书记,这是她第一次在市委常委会会议上介绍公司的党建工作。

    在风吹日晒中,快递小哥驾驶一辆辆快递运输车、载着货物东奔西走,承担起了这座城市“毛细血管”的运输使命。而司空见惯的快递服务,也成为助力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的一股新力量。

    这样的景象,离不开企业在基层党建工作上日复一日的耕耘与经营。尽管在公司有着14年的工作经验,但面临千头万绪的基层党建工作,履职党支部书记刚一年的胡金凤不敢放松,下功夫将各项工作做细做实。

    快递员加入治理“网格”

    2004年,西南科技大学法学系的大二学生胡金凤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08年,家乡在湖北的胡金凤来到了顺丰速运位于东莞的公司,10年里经过多次工作调动,于2018年来到中山。去年11月,36岁的胡金凤开始担任中山顺丰速运的党支部书记。随后,她又成功考取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在职研究生。

    担任党支部书记后,胡金凤就必须解决一个“人力”问题:她发现公司的中山本地人居多,但一部分本地党员的党组织关系仍没转入公司党组织。“我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让我们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和力量凸显出来。慢慢地,他们就会选择转到我们支部里面来。”

    胡金凤表示,管理粤西地区6个城市的1.2万余名员工不是一件易事,基层党组织的力量构建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企业干的就是很具体的快递业务,所以我的想法是从日常的工作中、从员工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入手,慢慢地让大家对基层党组织形成感知和认同。”

    在胡金凤的组织下,中山顺丰速运的党组织开始进一步加强关怀快递小哥权益、增加宣传教育,甚至不忘通过对工作空间的装修设计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对走廊做了新的视觉设计,给员工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再加上我们日常的宣传和政府部门对我们工作的认可,我相信大家就会逐渐形成一种认同和归属感。”胡金凤说。

    中山顺丰速运还在每个网点打造了党务室、党群服务站、休息室三合一的“红色驿站”,内部配备空调、微波炉、冰箱,每年为2000多名快递小哥参与学习以及工会活动提供场地。疫情防控期间,网点内开设的热食午餐解决了吃饭难的问题。“红色驿站”日常还有清凉夏饮、冬汤温暖、免费理发、健康体检等服务。

    事无巨细的关怀,让更多快递小哥向基层党组织靠拢,加入到了基层治理的网格之中。

    “快递进村”助力乡村振兴

    受疫情影响,乡村的农产品销路也受到一定程度的考验。

    “我们提出了‘快递进村’的概念。”胡金凤介绍,为了打开中山各镇街农产品的销路,中山顺丰速运党组织积极与各镇街党委及政府沟通合作,由镇街部门统筹分散且有货物运输需求的农户,中山顺丰速运再通过镇街部门将优惠发放给农户,以实惠的价格进村为农民运输农产品。

    目前,中山顺丰速运党组织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开展了爱心助农活动,先后帮助三角生鱼、神湾菠萝、石岐乳鸽等产品打开销路。多家农户一起下单,优惠力度甚至可达五折。

    如何同时降低农户成本和公司成本,是胡金凤和党组织长期致力的工作。由于存在不少产量小、分布散的个体农户,中山顺丰速运不得不每天派人派车进村,靠量降低物流成本的模式显然难以为继,个体农户也难以获得更多物流优惠。

    “但是如果村里面、镇里面做了统筹,大家都集约地使用顺丰速运,我们一辆车过去就能满载,我们成本降下来了,也能给到他们实惠。”

    胡金凤表示,在长期的交流协作中,中山顺丰速运党组织摸索出了与镇街及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对接的路径,双方聊产品、聊需求、聊合作。通过细致入微的服务,中山顺丰速运已经和一些镇街政府达成了战略合作,有的镇街政府将一部分财政资金支出用于运费补贴,从而达到助农效果。

    解决了物流成本问题,中山顺丰速运一边帮农户运输农产品,一边也为当地的农产品打了不少的广告。不只是中山的农产品,中山顺丰速运还将粤西其他地区的农产品纳入了推广范围,例如,茂名荔枝、湛江海产。胡金凤介绍,中山顺丰速运在让特色农产品“飞到全国各地”的同时,还会为当地定制印有特色logo的包装纸箱,增强产品识别度。

    分工快、服务好,农产品保鲜保质,让农户对中山顺丰速运的认可度与日俱增。“我们通过构建起与当地政府的合作枢纽,让我们业务有了增长,让农户扩展了销路,让乡村实现了振兴,形成了多赢的局面。”胡金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