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有57种可食野生菌未被吃过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新发布了一项研究结果。该所“大型真菌种质资源与绿色发展专题组”2019年至2021年的一项研究表明,以普洱为代表的滇南热区有大量有价值的野生菌资源未被开发利用。57种可食野生菌种类广泛分布于野外,却未被当地人采食。
  研究人员在云南开展
  “民族真菌学”调研
  与民族植物学和民族动物学相比,民族真菌学研究起步晚,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目前全球可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不过百种,其中多以中低温种类为主,高温栽培种类很少。云南拥有丰富的野生菌资源,但资源保护与利用矛盾突出,针对热区的资源调查相对欠缺,开展民族真菌学调研和种质收集,不仅能够反映野生菌利用现状、预测人类采集压力区、提供野生菌分类与避免中毒的传统知识,而且为中高温型食用菌栽培驯化提供种质,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支撑。
  2019年至2021年,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大型真菌种质资源与绿色发展专题组”选取云南省墨江县、宁洱县、澜沧县、西盟县、孟连县等地的野生菌进行了系统的调查采样,并与当地少数民族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记录传统真菌知识。研究覆盖了当地的11个市场、1个保护区、市场周边3种类型的森林,调研时间为每年的7月至10月,每月两次。
  其间,共收集野生菌凭证标本和菌种638份(株),其中125份来自市场,513份来自野外,拍摄照片4375张;通过形态、显微与系统发育分析共鉴定出310个分类单元(含种,变种,新种),野生菌可食性信息从卖菌人和采菌人处收集。
  57种可食野生菌种类
  广泛分布于野外
  此次研究人员调查的地区均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野生菌类群具有显著的热带和亚热带特性,奶浆菌、鸡枞菌和红菇等大量出现在市场和野外,垂线虫草也在市场上大量销售。同时研究人员也发现,57种可食种类广泛分布于野外,却未被当地人采食。另外一些会导致胃肠炎型中毒的野生菌,如日本网孢牛肝菌、新苦粉孢牛肝菌和油黄口蘑等,在市场上有售卖。
  目前的研究表明,以普洱为代表的滇南热区拥有丰富的野生菌资源和传统真菌知识,大量有价值的野生菌资源未被开发利用;当地少数民族构建了传统分类学体系,但野生菌中毒事件仍需要引起重视;以木耳、黑牛肝、巨大口蘑为代表的类群,可为我国中高温型食用菌新品种的开发提供重要种质资源。
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  张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