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行你上,魏牌公布用户设计前脸;自游家NV全额退款!苹果汽车只要10万美元?本周车圈新闻!

世界杯看一场少一场了!
1.你行你上,魏80全新前脸 
还记得魏牌之前发的魏80吗,就是前脸被用户嫌丑然后魏牌说:
“啊对对对,你们行你们来!”
于是魏80就前脸造型邀请用户共创。。。
图片
讲道理K哥都要忘记这回事情了,没想到前几天魏牌把这些经由用户重新设计的前脸发布了出来!
别说,有几个真比现在的好看太多了
图片
高转这个属实不错啊
图片
图片
图片
不多说,要是能投票K哥肯定把我自己这票投给高转做的那个前脸,通俗点说就是设计的很“洋气”,第二个没咋变感觉,后两者又显得太过“稳重”。
即将发售的新车回炉重造这种事虽然比较少,但也不是没有。当年长安CS95就经历过。
根据此前信息,魏80的价格或将在35万元-40万元之间,搭载DHT-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与理想L8和问界M7等热门车型竞争。
动力上,新车将搭载1.5T+DHT+P4的串并联混动技术(插混),发动机最大功率154马力,WLTC综合续航里程超过1200公里,WLTC综合油耗表现为0.75L/100km。
话说如果让车友们从这四个新前脸里选一个,你们会选谁?
评论区来交流下
2.自游家NV全额退款!
12月7日,NIUTRON汽车官方发布公告,称自游家NV短期内无法交付。
图片
补偿方式是一台NV车模、200元星巴克消费卡以及将在48小时内全额退款。
其实之前网上就有 “ NIUTRON 新能源倒闭 ” 的消息疯狂流传,最后多方媒体向 NIUTRON 官方求证,回复口径都是 “ 此消息不实,未收到任何大规模裁员及破产消息,目前公司运营一切正常。” 
可到了昨晚,风云突变,又有消息称, NIUTRON 自游家的一线员工都收到了 HR 消息,次日会开线上腾讯会议,大概率会谈离职赔偿的问题,自游家的企业微信已经停用,无法跟外部人员联系。到了今天,也彻底尘埃落定,这个问世仅 2 个月就跳票的新能源汽车就此画上休止符,继而也让更多人对 NIUTRON 的生存画一个大大的问号。
图片
不得不说这份公告写的是真诚中又带着一些无奈,不能如期交付的新势力车企我们也见过不少,可直接退款、连下次一定都不说的,K哥印象里只有NIUTRON汽车这一家。
如果要说对于交付的渴望,厂商绝对要胜过任何一位用户,然而一上来直接退钱,大概是厂商自己也认为没啥办法了。
图片
关于自游家NV无法交付的原因,很多媒体也进行了不少挖掘(包括隔壁我老板也写了),K哥在这也不再赘述了,总而言之很大的可能性是因为其合作伙伴大乘汽车的造车资质出了问题。
不得不说这份公告写的是真诚中又带着一些无奈,不能如期交付的新势力车企我们也见过不少,可直接退款、连下次一定都不说的,我印象里只有NIUTRON汽车这一家。
图片
如果要说对于交付的渴望,厂商绝对要胜过任何一位用户,然而一上来直接退钱,大概是厂商自己也认为没啥办法了。关于自游家NV无法交付的原因,很多媒体也进行了不少挖掘,我在这也不再赘述了,总而言之很大的可能性是因为其合作伙伴大乘汽车的造车资质出了问题。
图片
借着这个机会我更想和大家聊聊我对自游家NV的看法,虽然这款车很小众,但我确实亲身体验过,所有观点浓缩成一句话,那就是造车确实是个经验活,不是谁说上就能上。
什么风噪极大、车机原始这些就不说了,毕竟我体验的是比较早期的版本,还没有到量产状态。只说印象最深的两点,其一是后排空间比较小,和4915mm的车长及2910mm的轴距完全不匹配,也弄不太明白是怎么搞的。
其二是自游家NV前后排空调出风口处都有一个非常小的屏幕,显示空调温度和PM2.5指数,你要仔细看的话挺好看,但一般情况下看不见也没有用。
图片
坐在副驾,可以直接看中控屏的上温度,不光看,我还能调,没必要看那一小块,而且在一些光线强的时候小屏上什么根本看不见。后排也是一样,专门放了一块小屏显示温度和风速,但是只能看不能调节,而且还是那个问题,有时候还看不见。我确实不明白在这个完全没用的设计上下功夫的意义是什么,有这个精力不如去把中控大墓碑屏弄得精致一点。
图片
总而言之,造车不是件容易的事,往前回溯几年,造车新势力的赛道刚刚开启,自游家NV在那个时候诞生也许能飞起来。
但现在,别说风小了,赛道都堵了
3.比亚迪“仰望”LOGO公布 
12月8日比亚迪高端汽车品牌仰望正式公布了品牌标识,根据官方表示,这个LOGO的灵感来源于甲骨文 —— “电”!曲折的字形就是最初的电字。
图片
编辑部里评价褒贬不一,有的说好看,有的说放车上会很奇怪之类的。。。
同样是根据官方说法,这个“电”LOGO寓意了新能源的技术和产品路线、产品的极致性能以及仰望品牌对未知的无畏探索
那随着仰望品牌标识的正式公布,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仰望品牌的首款车型将于2023年1季度正式和大家见面。
图片
大概率就是上面这台内部代号为R1的新能源硬派越野车,将采用非承载式车身设计,定价或达百万以上,竞品瞄准奔驰G级路虎揽胜
你怕不怕
4.苹果汽车只卖10万美元?
根据彭博社报道,万众瞩目的苹果汽车,被迫调低预期,将一步到位的L5级自动驾驶方案降低至目前主流车企的L2/L3级辅助驾驶方案,并放弃去掉方向盘和踏板的激进式设计。
图片
苹果汽车假想图
苹果妥协后的新造车规划中,汽车将包括方向盘和踏板,并且只支持高速公路上的自动驾驶能力,允许司机在高速公路上看看电影或者打打游戏等,且如特斯拉一样,自动驾驶订阅包会优先在北美地区上线试点。
与造车规划一起调整的还有苹果汽车的上市时间和售价,原本预计的2025年发售时间再次延期到2026年。
图片
在这之前,苹果计划在2023年完成汽车设计,2024年完成功能设置,2025年开始进行全天域汽车测试。
此前预计的12万美元单车售价,也被苹果调低至10万美元左右,在价格上与特斯拉入门级 Model S看齐。 
经过内部长达8年的探索,苹果依然未能攻克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障碍。但这并非苹果一家正在遭遇的困境。号称全球自动驾驶三强的Waymo(隶属谷歌母公司)、Cruise(隶属通用汽车)和Apollo(隶属百度)同样深陷技术变现泥潭。
就连当前“新能源汽车一哥”特斯拉,也未能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的成熟商业化落地,特斯拉CEO马斯克对外宣称的量产时间一拖再拖,目前还在美国大搞试点。
而帮助特斯拉从自动驾驶技术上真正赚到钱的,还是基于高速公路等特殊场景的低阶辅助驾驶订阅方案。为了加速新车上市速度,在技术和市场之间,苹果如同特斯拉一般,选择了后者。
图片
而且,考虑到苹果CEO库克现年已经62岁,有外媒爆料称,库克有望在2025-2028年之间退休,如果库克还想要在其任内看到苹果汽车的量产,那么向业已成熟的现实技术方案妥协,已经成为苹果汽车不得不走的一条路径。
好了,以上就是本周车圈新闻了!
明天K哥要久违的去一趟汽车城,有一台价格非常美丽的波子在等待我的定金,搞定了好好给你们写一期!
图片
敬请期待!
下面是K哥撸过的车 
 无论是吐槽还是推荐 
 我们都坦率的给出了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