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儿

  搅儿,又称“打搅儿”。“打”在这里有说或唱的意思,“搅”有搅和的意思。它主要流传于西宁及海东地区。

  历史上搅儿的表演很少独立进行,大多穿插在青海越弦、西宁贤孝等曲种表演的当中,或在一些热闹的场合进行助兴。当青海平弦、青海越弦、西宁贤孝或其他曲种的演唱内容冗长或听众情绪郁闷时,为了调节现场气氛,往往表演一段风趣幽默的搅儿,就能起到调整情绪、转换气氛的作用,这也是搅儿的功能及其名称的来由。

打搅儿

  搅儿的表演一般由一人进行,以唱为主,间有说白。通常一个节目的构成是开头唱,中间连说带唱,句末再以唱结束。 在场的其它曲种的伴奏乐队或听众可附声帮腔,俗称“拉梢子”。拉稍子有固定的衬词,上句如是“山里花儿开,两枝梅花”,下句即是“海里生莲花,花儿梅花落,一梅花”。演出时可坐可站。坐着表演时演员手持碰铃或三寸瓷碟或其它替代品击打节奏;站立表演时,如不击节伴奏,就用简单的手势辅助表演。

  搅儿采用青海的汉语方音说唱。搅儿的唱词以七字句为主,但不严格,可增可减,长短句和垛字句均有。段落结构也比较自由,可以四句成段,也可以五句、六句或多句成段,甚至还有奇数句成段的。押韵方式灵活多变,有一韵到底的,也有随时转韵的。多数情况下,以一、二、四句押韵。曲目内容多采撷生活中的笑料,经夸张加工而成,如讥讽懒惰的《懒大嫂》、笑话苯拙的《拙老婆》、讽刺酒醉失态的《醉酒汉》等。

  搅儿的唱腔曲调是在青海越弦曲牌“大莲花”的旋律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节目唱段以单曲反复的形式进行结构。在每个自然段落结束时,乐队或听众就用“大莲花”唱腔的曲尾进行帮腔。

  一般认为,搅儿是在清末民初时期青海越弦唱腔曲牌“大莲花”的基础上,以其说唱表演相对独立的谐谑性节目发展独立而成,简称“垛莲花”。因其旋律欢快活泼,运用起来灵活多变,非常适合表现风趣幽默的内容。因此,艺人们逐渐将一些生活题材的小段子,就用这个曲牌来表演,同时借用青海越弦的伴奏乐器进行伴奏,久而久之,便逐渐独立,形成了专门表现具有讥刺鞭挞、逗趣引笑内容的一个曲种。正由于这种渊源,搅儿的表演一直以来基本上没有专职艺人,多由青海越弦或西宁贤孝艺人兼演。

文/图:《中国艺术志·青海卷》

栏目主编:王十梅

总监:王丽一

稿件来源:青海观察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