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第四季度简报|星霜荏苒,已盼春归

令人难忘的2022年结束了

新的一年已经开启

遥望天空,纵然云层叆叇

但仿佛都镶上了银边

风会吹走这一切

我们选择继续前行

在这场充满不确定的未来

雪豹与草原保护

嘉塘保护地

10月中旬,我们和5名社区监测员一起完成了秋冬季黑颈鹤迁徙期间的同步调查,回收了藏狐、棕熊、有蹄类等54台红外相机的数据,并就保护地的监测工作进行讨论,制定了新的一年的监测计划。

12月,我们针对嘉塘社区开展了社会经济调查,通过入户走访或电话访谈的方式了解社区生计、草地恢复和人兽冲突状况。

称多嘉塘登嘉拉措农牧业专业合作社

嘉塘的阿姐们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产品从稚嫩逐步走向成熟。10月,阿姐们的毛毡手工艺品在中央民族大学主办的“中华民族文化时尚创作艺术展”中展出,同期在杭州浙江美术馆举办的纤维艺术三年展中,阿姐们的毛毡手工艺产品作为艺术衍生品特别项目,在现场进行盲盒售卖。

12月,阿姐们的作品第一次走出国门,在蒙特利尔COP15第二阶段会议的“共生智慧”影展中亮相,深受大家的喜欢。与此同时,在当地政府、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各方的支持下,阿姐们正式成立“称多嘉塘登嘉拉措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现有成员12名,均是珍秦二村社区妇女。在藏语里,“登嘉拉措”是类似于神山圣湖的意思,希望阿姐们的这些工作可以为鼓励原住居民,尤其是女性参与发展和保护提供更多的信心,也可以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构建韧性社区提供可能。感谢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蚂蚁森林、华泰证券对于嘉塘保护地的长期支持。

云塔保护地

11-12月,云塔保护地的经济调查也在同步进行,我们通过入户访谈重点对本年度虫草采挖和管理、垃圾问题、人兽冲突事件进行调查,了解现阶段社区保护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22户防熊电围栏示范户全部进行了回访,调查显示,在字节跳动公益的支持下,我们和社区共同布设的防熊电网效果初显,示范户们将继续维护使用,并监测成效。

玉树巴塘河水獭监测

11月,我们在玉树市区巴塘河布设完成15台红外相机,开始了新一轮玉树欧亚水獭监测工作。经过长期的调查和监测,我们估计在此期间至少有30只水獭在玉树的市郊栖居,并识别出固化河岸建设、游荡猫狗侵扰、塑料垃圾污染为欧亚水獭在玉树面临的主要威胁。基于这些了解,我们也在近期完成了即将在玉树市区安置的10块科普解说牌和2款生境恢复巢箱的设计工作,期待它们的落地。

祁连山冬季野外调查

12月,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管理局以及中国绿化基金会的支持下,我们在祁连山苏里乡开启了2022年度冬季野外调查工作。苏里乡位于祁连山国家公园天峻片区,疏勒河流经此处,疏勒南山、托勒南山等多条山脉贯穿其中。这里分布着雪豹、豺、野牦牛、白唇鹿等珍稀濒危动物。

本次工作包括红外相机调查、样线调查有蹄类数量及分布,以及社区访谈。祁连山的好天气给野外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路上我们不仅看到了最新鲜的雪豹足迹,遇到让人心惊胆颤的野牦牛,也收获了祁连山的绝美风景。

地青保护地

在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以及蚂蚁森林的支持下,10-12月,我们在地青保护地开展了社区监测和入户访谈的工作。一方面,保护地持续进行红外相机监测,新增30名有蹄类监测员,并开展了有蹄类调查培训;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了解保护地的基本情况,我们在地青村完成了50份社会经济本底调查问卷,通过交流更加详细地了解了社区的部分历史和现状,包括牧区的冬季居住情况、年轻人的发展意愿、当地历史传说等。这些工作也帮助我们初步了解目前保护地内流浪狗的情况,为接下来的流浪狗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昂赛大猫谷

受疫情影响,昂赛大猫谷自然体验项目仍然处于暂停状态,但社区监测、人熊冲突示范等各项保护工作仍在继续。我们持续对接技术支持方,对大猫谷自然体验预约网站进行优化和升级,预计在明年与线下产品和管理同步升级,更好地衔接整个自然体验运营流程。

同时,我们进一步梳理了在大猫谷开展自然体验的经验,已完成《自然体验技术手册》初稿,希望之后可以为其他国家公园及周边社区提供可参考的实践案例。

此外,团队正在负责三江源国家公园全系统解说手册中的《澜沧江源解说手册》,目前已初步完成文字组稿,预计明年底成书。

大熊猫与森林保护

关坝社区防灾减灾行动方案

依山而建的村庄中,山上的落石、路边缺失的凸镜、河边损坏的桥梁、堵塞的涵洞都可能成为威胁着村民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潜在风险。但相比于泥石流、洪水等大型自然灾害,这些小微风险鲜少受到足够关注。

本季度,我们与爱德基金会 、蜀光社区发展能力建设中心携手,在平武县木皮藏族乡关坝村开展了社区小微风险行动方案第一阶段的讨论。大家积极分享各自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经验,协商达成了社区风险认定条件,绘制了社区风险示意图。我们将持续关注和跟进,协助村民完善防灾减灾的行动方案,支持社区形成自发的风险意识和应对措施。

灾后和平村重启监测巡护

今年8月平武县和平村遭遇泥石流灾害。11月,在爱德基金会的支持下,和平村巡护监测工作再次启动,巡护队自主发起对泥石流发生地进行深入调查并且查看红外相机并回收监测数据。阴冷的天气,湿滑的山路,巡护队员们怀着家园遭受重创的悲痛,在野外连续工作12天,拍摄了100多段现场视频,收取的红外相机记录到大熊猫、金猫等野生动物的珍贵影像。

根据现场拍摄的视频显示,本次泥石流影响范围巨大,破坏程度深,黑水沟内道路全毁,造成了部分野生动物的死亡,但是巡护监测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野生动物的活动痕迹和新鲜粪便,也让巡护队员看到了生命的顽强,给和平村逐渐恢复的生产生活带来激励和希望。

国家电网“护线爱鸟”若尔盖调查

11月14日至18日,在阿坝电力公司的组织下,我们与中科院自动化所、阿坝电信人员一起实地对若尔盖县内的鸟线矛盾情况进行了调研。调查主要集中跳闸情况比较严重的10kv线路和110kv线路,总计调查距离为180km。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鸟类14种在电网附近活动,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4种:秃鹫、草原雕、白尾海雕、猎隼,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种:红隼和大鵟,还发现成群的红嘴山鸦、白腰雪雀在电线周围活动。本次调查是在国网基金会“护线爱鸟”和“生命鸟巢”项目支持下进行的,目标通过调查和建议,让电网的建设可以兼顾发展和保护的目标。

关坝监测巡护大赛

12月13日至15日,我们协助关坝自然保护小区开展了关坝村监测巡护技能大赛。此次大赛招募的人员不只关坝村原有的巡护队员,还包括其他对巡护监测活动感兴趣的人员,参与人数共计18人。

比赛采用培训加考核的方式,在赛前对参赛人员进行巡护技能(红外相机安装、GPS操作、巡护表格填写、野生动物识别)、野外急救、摄影方面的培训,再对各个技能的培训效果进行考核。此次大赛不仅提高了关坝村巡护队员的巡护能力,也发掘了一批潜在的巡护队员,同时村集体的凝聚力也得到了提升。

五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亮相龙池保护地

从2020年开始,在黄羊关藏族乡人民政府、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支持下,龙池村和四川小河沟省级自然保护区签订保护协议,探索大熊猫国家公园协议保护机制,支持龙池村拨泥沟社开展森林巡护监测,对外来人员非法进入和野生动物肇事进行管理,建立乡村振兴发展基金,推动生态保护和社区可持续发展。

虽然野生动物监测工作才开展半年,但在第一次回收红外相机时,就收获了好多惊喜:大熊猫、川金丝猴、亚洲金猫和林麝,加上此前调查时手机拍摄到的四川羚牛,龙池社区保护地内就有5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了!之后也期待红外相机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有趣的野生动物视频。

云南和藏东南森林保护与恢复

云龙天池多重效益森林保护与恢复

为了对滇金丝猴种群及其栖息地进行更为完善的本底调查,同时让公众了解和参与到自然保护中来,本季度,在广汽丰田和中国绿化基金会的支持下,我们在云龙天池保护区开展了为期5天的滇金丝猴监测志愿者活动,并举办了多重效益森林保护与恢复研讨会,向公众和媒体传递森林保护的价值。

12月“多重效益森林保护与恢复项目”荣获2022年度“福特汽车环保奖”特别设立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奖”。项目在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探索运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应对气候变化,体现了森林生态系统修复在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方面的重要作用和价值。项目开展以来,在如何提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社区参与的气候变化适应,以及推动企业、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做了有效的示范。

普洱黑山保护地

10-12月,在爱德基金会和支付宝公益的支持下,普洱孟连黑山保护地的监测和调查工作继续开展。我们对回收后的红外相机数据进行了处理,共计收回16个监测位点数据,主要拍摄到大灵猫、豹猫、野猪、赤麂、果子狸、白鹇、棕胸竹鸡等多个物种,其中大灵猫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黑山是当地少数民族的神山,泛指大面积连片的原始森林。作为普洱地区由传统共生智慧庇护着的森林,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是目前面临严重的破碎化。10月,为了让破碎孤立的黑山重新焕发生机,我们继孟连黑山之后,又在普洱澜沧县的黑山区域启动调研工作,迈出保护行动的第一步。我们希望借助空缺调查,逐步完善当地的物种信息,并挖掘传统的生态智慧。感谢爱丁顿洋酒(上海)捐赠的红外相机60台支持调查工作。

昆明西山林场火烧地植被监测

本季度我们与科学志愿者们一起在昆明西山林场的火烧地开展了3次踏查和4次样方监测工作。通过实地踏查,我们亲身感受到不同物种对火的适应性——桉树从地表发出了新枝,枝干贴着地面长的云南松却被烧死,但林下云南松的小苗已然生长。

我们在火烧后的云南松林和桉树林地上铺设了样方,记录植物的种类、数量和生长状况的变化,比较不同植被和不同管理措施下,森林的生物多样性水平和抗火灾风险的能力。感谢广汽丰田和中国绿化基金会对活动的支持。

雅鲁藏布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

10-12月,我们在墨脱县范围内完成了本年度第三次红外相机数据回收工作,共计回收相机12台,其中图片350张,视频615条。经初步鉴定,再次拍摄到了云猫、金猫、云豹、豺等多种珍稀保护动物。调查团队继续在社区周边及道路沿线布设红外相机,为评估人类活动影响收集本底数据。

12月,我们与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共创的《墨脱的呼唤》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会议上播放,让雅鲁藏布生物多样性调查的成果和墨脱秘境呈现给全球观众。

墨脱格林村野生兰花可持续保护

10月,我们与墨脱县林业和草原局、林芝市公安局驻村工作队在背崩乡格林村联合举办了第三次野生兰花放归活动,共放归各类本土珍稀兰花300余株,共180丛。目前,项目人员逐步对格林村社区种植兰花进行鉴定、拍照及统计。目前已完成5户及兰花科普教育基地的大部分种植兰花的标记及统计工作,共计93株,主要对象为花期及鉴定可靠度较高的种类。

感谢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和中金公益基金会的支持,未来我们将持续评估放归成效,提升社区对野生濒危植物的保护意识,恢复当地的野生兰花资源。

苍山综合科学考察

10月,我们在大理州漾濞县进行“苍山生态文明示范村”调查,对苍山西坡3个镇中的9个行政村进行了调查。调查采用半结构访谈的形式,就每个行政村的社会经济状况、基础设施及自然资源、传统生态知识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调查访谈。此外,我们实地走访了每个村的重点生态产业,包括平坡村的裂腹鱼养殖,金牛村的民宿及其它第三产业,光明村的核桃文化产业和生态旅游,美翕村李家庄的苹果种植农家乐,以及其他村的药材和兰花种植产业等,通过走访我们获取了社区相关发展的第一手资料,为生态文明示范村的选取和苍山地区生态旅游的未来规划提供参考。

城市生物多样性恢复

京西保护地

巡护入秋后的树林是什么样的体验?这个秋天,我们与贝格尔研学一起带领10名公众再次踏入益心华泰-蚂蚁森林京西保护地,进行线下巡护。钻入只剩枯叶的灌木丛,交错的兽道裸露在草地上清晰可见;登上已被金黄点缀的山脊线,我们不断发现豹猫“巡山得意时”留下的粪便、疑似小兽垒起的“过冬”土堆。大家更是通过参与红外相机维护与老师们精心设计的科普游戏,在巡护过程中愈发了解保护工作的日常和保护地动物的习性与生活痕迹。经过一天的巡护,怀揣着对京西生物多样性的切身感受下山,大家不免又开始好奇:入冬后的京西会是什么景象呢?

自然北京

今年开始,我们在海淀区范围内和公众一起考察城市绿地,开展针对性的调查监测,帮助园林绿化部门确定生物多样性重点区域的空间分布、廊道和保护目标,并提出具体的保护建议。

8月,我们在公众号发布了北京市野趣绿地征集后,收到了不少来自城市各个角落的“情报”。大家分享了无人管理自由生长演替的待建设用地、废弃的高尔夫球场和苗圃、热心小区居民参与保留的撂荒树林、人工湖中的芦苇丛以及自然爱好者自发在单位后院挖的小水坑,其丰富程度让我们格外惊喜。

11月我们跟志愿者一起在奥森对数百名过路游客讲解了湿地管理措施,让大家对奥森的“割芦苇”管理操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本季度我们还和志愿者一起对两山公园、紫竹院公园做了每月一次的鸟类调查,沿着京密引水渠、南沙河等潜在的廊道布设红外相机,查看是否有小动物能利用这些河道在城市穿行。

貉口普查

“貉口普查”结果揭晓!今年夏天,我们与上海市林业总站、复旦大学保护生物学研究组组织了150位公民科学家对上海松江区50个小区开展野生貉分布情况调查,通过应用分层抽样、问卷访谈与样线调查等方法,我们发现其中22个小区有貉分布,貉的平均密度为1.08只/公顷,猫粮投放及垃圾管理不当会导致貉密度出现异常。

这是第一次在中国超大城市通过公民科学方法开展的城市野生哺乳动物同步调查,也期待在未来,我们能够与更多的公民科学家一道,探索城市与自然的“貉”谐共生之路。感谢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的指导,上海自然博物馆、城市荒野Studio、生态南汇、华泰证券和爱德基金会对活动的支持。

长三角秋季鸟撞调查

城市建筑物的玻璃依然是威胁鸟类安全的最大杀手。尤其在秋天,由于不熟悉城市环境,相比于留鸟,迁徙鸟类往往更容易发生鸟撞,而遭遇撞击的鸟类几乎无法幸免于难。

2022年长三角地区秋季鸟撞调查结束,志愿者共上传2962条鸟撞记录。鸟撞频频发生在你我身边,但只要我们采取简单的防治措施,便可大大降低这种人为不幸发生的概率。如果你也发现了鸟撞事件,并愿意为此做出改变,欢迎在后台向我们申请专业鸟撞贴纸图样,保护我们身边的鸟儿。

Clean Parks公民科学家计划

10月,在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访客中心“归去来兮,在自然中观察、记录与守护”分享会与公民科学家们见面了。

辰山植物园科普宣传部王西敏、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工程师冯雪松、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王放、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保护主任赵翔与自然爱好者们畅聊“我们能为自然做些什么”。

山水与蔚来也以此次对话为开端,联合启动了Clean Parks公民科学家计划。

12月,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共青团四川省委、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管理分局、蔚来等各方支持下, “Clean Parks公民科学家计划” 大熊猫国家公园外来入侵物种科学志愿者活动顺利举办。通过5天的活动,20多名工作人员和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一起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大邑管护站云华村及西岭雪山景区周边区域完成了外来入侵植物样线调查、冷水鱼养殖场访谈调研、公众科普宣教等活动。

在未来我们将共同探索公众以科学志愿者形式参与国家公园建设,以及探索城市生物多样性恢复的可能。让更多人了解自然的原初面貌与人为活动带来的改变,重新思考人和自然、保护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南京奥体中心生物多样性调查与恢复项目

城市是人类与野生动物共同生存的家园,我们希望从了解身边的动物邻居和它们的需求开始,恢复城市公园的勃勃生机。

南京奥体中心、华泰公益基金会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在华泰证券的资助下共同发起了南京奥体中心生物多样性调查与恢复项目,计划基于“公民科学”的方法,发动城市居民一同参与保护行动,从本底调查开始,了解场地基本状况,针对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实践保护行动,并通过多样化的科普及传播方式,传递保护观念。

11月,我们在奥体中心安装了5块鸟类多样性科普牌,希望在这里和公众分享城市绿地中的故事。奥体行动小队也集结完成,期待尽快和大家在奥体开展调查和恢复活动。

自然观察

第二届“一个长江”可持续发展论坛举办

2022年12月21日上午,在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的指导下,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华泰证券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联合举办第二届“一个长江”可持续发展论坛,探讨生物多样性应如何纳入责任投资目标,企业又应如何立足长期可持续发展、将生物多样性保护融入发展战略。

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北大校长许智宏,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徐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何龙灿为论坛致辞。此外,论坛还邀请到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马克平、中国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做了主旨报告,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保护主任赵翔发布了《企业生物多样性评价压力评估报告2021》。

在财新传媒副主编李箐主持的圆桌讨论中,山水创始人吕植老师、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房志副秘书长和万得ESG负责人赵伟健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企业绿色发展如何良性互动”问题进行对话。华泰证券公益项目负责人、华泰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韦晔主持论坛。后续,自然观察还将继续就相关细分领域议题,组织系列主题研讨会,通过学术、保护、投资、产业等多方不断的跨界交流,推动资本向善、自然向好。

《企业生物多样性压力评估报告(2021)》发布

2022年12月10日,山水在CBD COP15第二阶段会议边会上正式发布了《企业生物多样性压力评估报告(2021)》,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的跨界探索成果;在12月21日“第二届一个长江·可持续发展论坛”上,我们也向大家详细介绍了评价体系与项目的未来展望。

这是由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与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闵行区青悦环保信息技术服务中心、广州绿网环境保护服务中心、北京市朝阳区自然之友环境研究所及万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企业生物多样性评价项目”的第二份产出。

项目以助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为目标,以推动将生物多样性因子纳入企业ESG评价及投资风险评估为主要方向。未来,我们还将针对识别出的重点行业,包括清洁能源等行业开展深入研究与合作,提高评估深度,积极探索“双碳“目标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协同的路径方法。

雪豹保护网络

10月23日国际雪豹日,在诸多合作伙伴的支持下,雪豹保护网络集结33家网络成员,共同发布雪豹日主题短片《雪豹:熟悉的陌生人》。

作为山地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以及顶级食肉动物,雪豹的生存状态紧密关系着生态系统的完整与健康,然而,它们的行踪永远是神秘的,甚至在雪豹研究和保护工作者中,没有亲眼见过雪豹的人也不在少数。

我们希望通过纪实性地展现雪豹保护工作者的工作环境、研究方法以及雪豹的生存状况,让这一神秘的高原精灵为更多人所知,唤起更多人对野生动物和自然环境的关注。

山水与国际会议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共生的智慧”主题边会、影像展

蒙特利尔时间12月19日凌晨,为期近2周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正式闭幕,《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最终达成协定。

在会议期间,我们与多家机构联合主办了以“共生的智慧:本地社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传统、贡献和未来”为主题的边会,与会机构代表围绕原住民与本土社区的传统知识、治理与可持续利用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贡献,详细介绍了来自全球的社区保护典型案例,深入讨论如何推动政府、社会组织、学术机构、企业和本土社区合作,建立长期的伙伴支持关系,共同实现将本土社区的参与和共享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主流化的目标。

我们在会场展览区也同期举办了“共生智慧”影像展,我们通过在全球征集的社区影像展现原住民的生态智慧,并邀请与会代表分享来自自己社区的智慧。我们深深感谢支持本次活动的合作伙伴,以及用相机和艺术记录生态智慧的艺术家和创作者。这些慷慨贡献,让高原山谷间的故事走入此次联合国生物多样性缔约国大会的会场。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协同的自主贡献与全球协作”边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于11月6日至18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

今年的大会专门设立了生物多样性主题日,突显了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协同治理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我们也将多年的实践成果带到了埃及的现场,与多家机构联合主办了“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协同的自主贡献与全球协作”的主题边会。我们还邀请了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理事徐晋涛老师以及顾问朱云来先生在相关边会上进行了主题分享。

会议上我们分享了在玉树称多县、曲麻莱县等地开展的可持续性草场管理和恢复项目,示范了基于自然应对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影响的适应解决方案,以及如何探索社区发展多元生计的途径,提高本地牧民对气候变化风险的恢复能力。我们呼吁未来能有更多非国家主体的自愿贡献和公益捐赠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行动当中。

《湿地公约》COP14“CEPA湿地教育与保护论坛”

《湿地公约》COP14于11月5日至13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设中国武汉和瑞士日内瓦两个会场。

11月9日,在中国林学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指导下,武汉光谷山水公益基金会,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红树林基金会、北京自然之友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了“CEPA湿地教育与保护论坛”。我们作为分享嘉宾,也在论坛上讲述了社区参与草原及城市湿地保护案例:

在嘉塘草原,我们和当地社区一起组建黑颈鹤监测队伍,并尝试种草缓解高原湿地草地退化;在武汉、上海、杭州等地,我们通过公民科学的形式,组织公众参与城市湿地调查;在北京,我们在野鸭湖区域为灰鹤等越冬鸟类打造 “越冬食堂”,在奥森保留部分芦苇终年不割,为鸟类、蜻蜓提供庇护。2018年起,我们与华泰证券联合发起了“一个长江”项目,致力于湿地等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愿春天来临之时

能和大家于自然中相遇

-下个季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