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全国第一!四川16项案例上榜全国典型

日前

中国改革网发布

“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名单

四川共有16项案例上榜

数量居全国第一

具体如下

↓↓↓

   “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名单(四川)    

四川省: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打造区域协作高水平样板

四川省:探索产教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成都市:深化政务服务12345热线系统集成改革

四川天府新区:以创新构建指标体系推动公园城市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自贡市:擦亮“彩灯工匠”品牌,推动产业人才从“工”到“匠”转变

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打造“三说会堂”,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

四川省绵阳市:深化园区综合体制改革,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创新营商环境“三度服务”,企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四川省乐山市:探索国有资产节约集约利用新路径

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探索“五小五大”情感治理模式,着力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创新纪检监察“室组镇”协作联动工作法

四川省南充市:打好“下、控、提”组合拳,探索公立医院改革“南充样本”

四川省宜宾市三江新区:聚焦多元化,推广“便民服务+”

四川省广安市:探索跨区域监督执纪执法联动新路径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产业园区化+运营市场化+建设融合化”开辟全域乡村振兴“开江路径”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推进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

“中国改革2022年度案例征集活动”

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推荐词(四川部分)

↓↓

四川省

四川省: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打造区域协作高水平样板

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使命。四川省将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作为一项重大基础性牵引性改革,聚焦规划管理、产业发展、要素市场、利益联结、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探索构建一体化机制,着力破解制约资源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目前,建立了全国首个跨省市联合河长办、首个跨省共建的税费征管服务平台,与重庆市联合发布首批622类政务数据共享责任清单、三批次311项“川渝通办”事项清单。川渝跨省河流联防联控联治合作典范获评水利部“全国2020基层治水十大经验”;“关银—KEY通”模式被海关总署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百佳项目”;跨省共建税费征管服务平台经验做法由国家税务总局向全国税务机关推广学习,被中宣部选定为庆祝党的二十大成就展之一。新华社专题报道。

四川省:探索产教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四川省认真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化政策引领和项目驱动,探索出“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养+就业”“园区+联盟”的产教融合发展模式,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建立专业设置宏观调控和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全省专业布局,增强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和吻合度,形成“专业人才—产业工人”的培养效应;围绕产业升级和地方经济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聚焦重点产业领域,首创省级产教融合示范项目;支持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开展本科层次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四川省被国务院评为校企合作推进力度大、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好、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的5个省份之一。

四川省成都市

四川省成都市:深化政务服务12345热线系统集成改革

成都市深化12345热线系统集成改革,优化为民服务“连心线” 打造城市服务“总客服”。一是汇聚融合各类诉求渠道,为智能预警提供数据支撑。二是打造辅助决策驾驶舱,让数据主动智能发声。三是提速处置紧急诉求,让热线更高效率更有温度。通过持续深化12345热线系统集成改革,构建起企业诉求和群众诉求全流程、闭环式提级办理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为服务公众、优化城市治理提供支撑。在过去的五年中,12345热线平台年度受理量从2018年的300余万增加到2021年的590余万,2022年预计突破1000万。成都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级排名为A+,荣获四川网络理政十佳等荣誉。

四川天府新区

四川天府新区:以创新构建指标体系推动公园城市高质量发展

四川天府新区坚持“以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样板为战略导向、以高品质打造新增长极为目标导向、以高效率提升能级为任务导向、以高精准补齐短板为问题导向”四大导向,突出“提能增效和兼顾规模的阶段特征、体现新区现代化建设和现代化治理成效、凸显新区人民共享和人民阅卷的根本诉求、彰显新区的战略方向 和资源特色”四大目标,设计构建“1+5+1”指标体系,其中第一个“1”为综合质效、“5”为五大发展 理念、第二个“1”为效果印证。天府新区公园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获批四川省社会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大项目。《人民日报》、央广网、中国网、《四川日报》报道了相关经验。

四川省自贡市

四川省自贡市:擦亮“彩灯工匠”品牌,推动产业人才从“工”到“匠”转变

自贡市通过打造“匠校”,构筑体系化成长平台;锻造“匠心”,淬炼国际化技艺水平;留住“匠才”,打造可持续发展环境,系统培养彩灯行业专才,做实擦亮“彩灯工匠”品牌,聚力打造全国彩灯行业人才高地。“彩灯工匠”入选全省首批20个“川字号”特色劳务品牌之一,并成功创建为国家级劳务品牌。做法入选《国家文化出口基地首批创新实践案例》。

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

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打造“三说会堂”,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

攀枝花市西区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以及基层调解员、网格员等定期摸排,让群众方便“说事”;整合派出所、司法所、基层派出法庭以及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的力量和调解职能,推动干部主动“说理”化解纠纷;邀请法官介入调解过程,实行“人民调解+现场司法确认”,实现“调裁”无缝衔接。同时,通过打造区级“三说会堂”综合调解中心、重点领域“三说会堂”分中心、镇(街道)“三说会堂”调解工作室、村(社区)“三说会堂”调解工作站“四级调解平台”;建立专职调解员、人民调解专家、专业法官团“三支队伍”;统一纠纷调解“一站式受理、一揽子处理、全链条解决”的综合性模块式管理;建立会商研判联动执行、调解回访、评价考核督导“三大机制”,推动矛盾纠纷调整机制顺、流程清、队伍专、成效好。相关经验在《中央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专刊》发表推广;“三说会堂”经验在四川省第三次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交流会上作经验交流。

四川省绵阳市

四川省绵阳市:深化园区综合体制改革,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绵阳市优化园区产业布局,精准定位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完善产业链招商及项目落地机制,集聚力量招大引强;全面开展“清闲促建”,推动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推行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等多元化供地方式;强化体制机制保障,坚持去行政化、趋市场化,推进园区改革,按照“园区办事不出园”总体要求,推动放权赋能工作;建立园区统计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突出“实绩比高低”。绵阳高新区、游仙高新区、四川绵阳工业园区3个开发区进入全省开发区“优秀”名单。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创新营商环境“三度服务”,企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涪城区牢固树立“抓发展就要抓企业,抓企业核心在于抓服务”理念,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用心用情用力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改革体制机制,从“各自为阵”到“统筹联动”。创新服务模式,从“一度服务”到“三度服务”。构建服务体系,从“分散服务”到“闭环服务”。针对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困难和需求,改变过去“重招引、轻服务”“重建设、轻保障”等传统做法,聚焦营商环境“三度服务”,从服务前端、中端、后端进行改革创新和流程再造,前端服务招商引资有“热度”,确保“招得来”。中端服务项目落地有“力度”,确保“建得快”。后端服务企业运营有“温度”,确保“发展好”。《涪城区创新营商环境“三度服务”》相关经验做法被人民网、光明日报、中国日报网、新华社客户端等媒体多次宣传报道。

四川省乐山市

四川省乐山市:探索国有资产节约集约利用新路径

乐山市坚持刀刃向内推进政府治理改革,重点围绕解决各行政事业单位间资产配置不均衡、无法实现单位间资产的调剂使用、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脱节等突出问题,针对部分国有资产长期闲置、低效运转及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等现实情况,在全省率先探索构建机关事务部门统筹国有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基础的现代公物仓建设,打破国有资产在各单位内部“封闭”运行,实现国有资产管理从粗放式、分散式、传统式向精细化、智慧化和节约集约利用方向转型,有效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服务保障重大活动、民生事业等中心工作。

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

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探索“五小五大”情感治理模式,着力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

船山区大力推动“三无小区”治理改革,积极构建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社会参与、科技支撑的治理体系,为加快推进老城更新、提升城市品质、强化基层治理作出有效示范。紧扣老城区老街坊、老邻居、老社情等特点,有效探索“五小五大”情感治理模式,通过一套体系、一段记忆、一条纽带、一组数据、一批工程,有效破解“三无小区”治理难题,打造“三无小区”治理的“船山模式”,着力实现“以点带面、整体提升”。四川省委领导对船山区基层治理做法及成效予以充分肯定。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创新纪检监察“室组镇”协作联动工作法

资中县实施“立体化”联动,整合协作联动监督执纪力量。聚焦“统+分”构建协作片区,“纵+横”优化人员配置,实行问题线索统一摸排、人员统一调配、疑难问题统一研判,有效整合监督执纪力量。开展“菜单化”培训,提升协作联动监督执纪能力。推出“政策解读+监督检查+线索摸排”学习套餐,创新线上线下“互动式”教学,运用集中授课与现场答疑相结合的方式精准施教。坚持“清单化”管理,突出协作联动监督执纪重点。做到“职责清、任务明、措施实”,确保基层监督更加精准。同时分类细化工作“任务表”,梳理小微权力、各村(社区)集体“三资”监管、重点项目建设等事项,建立共性监督清单、个性监督清单。2022年5月,四川省纪委监委内网刊载相关经验。

四川省南充市

四川省南充市:打好“下、控、提”组合拳,探索公立医院改革“南充样本”

南充市“三方联动”促进医疗资源下沉。打造医疗集团,资源共享到一线;实施分级诊疗,病员引流到县内;组建专业团队,签约服务到家庭。“三项举措”控制医药费用增长。“零差率”销售,让药品回归治病功能;药品耗材区域配送,斩断购销利益链条;医保费用三方谈判,发挥医保基金杠杆作用。“三个建立”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建立现代管理制度,激发医院活力;建立员额管理制度,状大人才队伍;建立智慧医疗体系,提升服务效率。南充市2010年成为全省唯一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2014年成为全省唯一的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试点以来,南充市聚焦基层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三大症结,打好“下、控、提”组合拳,强力有序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南充市公立医院改革第三方调查社会满意率达96.5%,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探索出欠发达地区公立医院改革的“南充样本”。其主要做法被四川省卫生健康委肯定推广。

四川省宜宾市三江新区

四川省宜宾市三江新区:聚焦多元化,推广“便民服务+”

作为四川省首个省级新区,宜宾三江新区立足新区企业发展、产教融合、乡村振兴的发展要求,以镇村便民服务体系“三化”建设为契机,着力构筑服务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能力,结合发展所需、校企所盼、民心所向,织密便民服务生活圈,推出便民服务+为企服务、便民服务+高校服务、便民服务+乡村振兴等举措,实现精准服务再升级,全力支撑宜宾三江新区高质量发展。切实推动便民服务向基层末梢延伸,打通便民利企“最后一公里”。

四川省广安市

四川省广安市:探索跨区域监督执纪执法联动新路径

广安市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着眼“决策不走样、项目快速上、环境更优化、干部敢担当”,广安市纪委监委通过与重庆市渝北区、合川区纪委监委共搭协作平台、共设监督机构、共建协作机制、共享廉洁资源,探索跨区域监督执纪执法联动新路径,实现广渝毗邻地区监督保障、执纪执法一体化。突破行政区划壁垒,通过健全协作机制、做实协作载体、强化协作保障,全方位加强广渝纪检监察机构协同配合,护航广安融入重庆都市圈;设立全国首个跨省域合作共建纪检监察机构——川渝高竹新区纪工委监察室,护航跨区域合作建设。相关做法被中央纪委课题调研组肯定,写入《关于推动市地级纪委监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四川省委改革办《调查与决策》专门报道。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产业园区化+运营市场化+建设融合化”开辟全域乡村振兴“开江路径”

开江县以县域集成改革和城乡融合发展“两项省级改革试点”为动力,以乡村振兴“四大片区”为载体,以实施“七大工程”为抓手,按照“产业园区化+运营市场化+建设融合化”路径,全力打造全域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为建设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先行示范区奠定坚实基础。开江县围绕壮大“稻田+”“果林+”等特色产业,全域规划建设15个现代农业园区,集聚先进生产要素和经营主体,引领提升农业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和规模化水平。围绕破解乡村振兴资金难题,发挥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通过市场化运营和专业化重组,形成多元化投入运营新格局。围绕塑造“成渝远方、田城开江”的城市品牌,把县城和乡村作为整体统筹规划,大力实施小县优城、振兴示范、治理高效“三大工程”,绘就“城在田中融、田在城中依”的美好画卷。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推进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

雁江区为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试点单位。1年多来,通过改革团的工作力量选用机制、组织设置和运行机制、团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机制,着力解决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薄弱等问题,进一步强化团组织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不断增强共青团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坚持“选、育、管、用”全链条培养模式,选拔高校、社区、企业等各领域优秀青年人才进入团区委领导班子;积极适应新时代青年生产生活空间变化特点,构建起资源共享、阵地共用、工作联动新格局;创新“1+1+10+N”联络机制,建立起“委员—代表—团员青年”的扁平化联系沟通渠道。2022年8月30日,试点工作被团中央终期考评为“优秀”等次。

来源 | 中国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