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迎新春丨针与线的艺术,织出属于巴彦淖尔的新年记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针织守匠心,非遗话传承。
手艺人灵巧的手在绒线间游走穿行,
在河套绒线针织技艺项目传承人
张春花的工作室中,
她们用双手编织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图片
今天《非遗迎新春 民俗寻年味》栏目,将带领大家走近河套绒线针织的世界,了解绒线针织的独特魅力。
河套绒线针织又称毛线针织,以纯手工针织为主,钩、绣、缝、穿珠、订片等,具有鲜明的传统特色。在张春花的工作室里,桌子上、柜子里摆放着琳琅满目的针织作品,有小动物、蒙古包、花瓶、手提包等。
图片
春节期间,张春花和她的员工们赶制出一批别出心裁的毛线针织作品。她将传统手工针织技艺融入新年元素,创造出代表内蒙古各行各业的作品,将内蒙古形象树立起来,以崭新的面貌向大家展示其中带福字的小白兔寓意美好,将新年喜庆的氛围铺洒开来,也让传统手工艺品“潮”起来。
图片
图片
张春花的父亲是一位编织手艺人,她从小耳濡目染,跟随父亲一起创作。正是有了父亲的指导,给自己积累了很多经验,让张春花在绒线针织技艺上不断创新,探索出属于自己的针织手法。她的绒线针织作品主题丰富、内容多样,将传统的手工针织技艺与河套特色品牌相融合,打造出专属河套绒线针织产品对她来说,将热爱的事情变得更有意义、有价值是执着的追求。
图片
谈到今后如何更好地传承,张春花说,要学习研究河套文化以及内涵,打造出更加精美的产品,用我们手工产品宣传河套文化;再就是建立一批非遗工坊,带动乡村振兴;当然还要拓宽销售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河套绒线针织技艺,带动更多的人增收创业,从而更好地传承下去。
图片
任何一门艺术或技艺,
对其最好的保护手段就是创新发展,
让它重现生机与活力,
这样技艺传承才会更直接、更持久、更有效果。
文字 图片 视频:韩宇 屈加曼 樊洁
编辑:刘曼容
校对:王婷
审核:廖斌
监制:陈东升
终审:张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