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诗人小海:创作每一首新作,都应像一次历险

2022年7月,诗人小海四十年精华诗集《世界在一心一意降雪》正式出版,一个月后加印一次,新书分享会、签售会参与者踊跃。小众的诗集如此受欢迎,这让小海本人都有些意外。近日,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专访时,这位“少年成才”的诗人讲述了他与诗歌相伴成长四十年的精神轨迹。这四十年,不论诗的风格、形式如何变化,他对阅读始终敬畏、对写诗始终坚持、对生活始终热爱。创作过程中,他努力去突破,“如果一直复制成功的模式,那这个诗人就完蛋了。”他努力保持新鲜,“每一首新作,都应像一次历险。”
图片
“每本书必须‘吃干榨净’,才会转战下一本”
“在消息闭塞、娱乐方式单一的年代,对照着古诗写写打油诗,就是最时尚、最时髦的娱乐方式!”小海说。没想到,信手写着写着,便出名了。
少年写诗,很多人理所当然想到天赋异禀,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小海却表示,若没有家庭氛围滋养,他的特质不会被发掘出来。
小海出生于江苏海安一个“敬惜字纸”的乡村知识分子家庭,从爷爷到父亲,对书本都是极为尊重的。手捧爷爷压箱底的《唐诗三百首》,爷爷用手点着上面的繁体字,逐字逐句带着小海诵读……这是小海记忆最深处的诗歌启蒙画面。
小海的父亲是一位语文老师,对他的训练也颇有章法。“买到新的连环画,他会把画面下方的文字遮住,让我们看图说话。我跟妹妹谁讲的故事好,谁就可以先看这本连环画。”长此以往,这样的训练无疑培养了小海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父亲工资微薄,每次买书,我都要央求很久。”书好不容易买来了,父亲便会反复跟小海讲:“你要把这本书读熟读透。”因此,对一本书,小海都会反复研读,并做读书笔记,“每本书必须‘吃干榨净’,才会转战下一本。”小海年少时期做的读书笔记,他父亲一直默默保存着,多年后拿出来,竟有几十本,小海直呼:“我自己也吓了一跳!”
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小海一直保持到现在,“后来通讯发达了,我便开始用电脑、用手机写读书笔记了,分门别类整理好,现在打开这两个文档也有三百万字了。”
图片
“求知欲告诉我,必须去跟她认识,向她求教”
《世界在一心一意降雪》共收录了160余首诗歌,小海一直坚持在高标准创作的道路上,从未停滞。多年坚持,绝非易事,除了热爱,其实还得益于一批良师益友同行相伴。
提及启蒙老师,诗人、翻译家、九叶诗派的陈敬容先生是小海不能不提的一位。1979年,十四岁的小海在报纸上看到陈敬容的两首诗歌,顿觉耳目一新,于是立即写信给陈敬容,同时还附上了自己写的两首小诗。小海回忆:“写信并不是一时冲动。求知欲告诉我,必须要去跟她认识,向她求教。”
幸运的是,没多久,小海便收到了陈敬容的回信,陈敬容在信中鼓励小海:“你还是蛮有才气的!”此后,二人维持书信来往长达十年。小海表示:“她寄给我诗集、文稿,指导我写作,打开了我的视野,对我影响比较大。”
图片
采访中,韩东也是小海提及甚多的一个名字。他年长小海四岁,是小海“亦师亦友的兄长”。小海说:“我至今记得,韩东从山东大学毕业到陕西工作之后,还帮我从陕西省图书馆借书寄给我看,我要尽量在期限里面看完,然后再把这本书寄回。”
更重要的是,在以韩东为代表的“他们”诗人群中,年纪最小的小海确实受益颇多。“他们”谈古论今、互相切磋、共同成长,小海的写作也慢慢变得自觉。
“如果一直复制过去的模式和经验,那这个诗人就完蛋了”
细看小海每个时期的作品,从少年自发的吟唱《狗在街上跑》,到村庄与田园系列代表作《必须弯腰拔草到午后》《北凌河》,到诗剧和人物志《大秦帝国》,再到长诗《影子之歌》,等等,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有巨大的转变。小海说,这是在诗歌世界“做实验”。他说:“诗歌是最具开放性、实验性、最有想象力,也是最先锋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诗人必须要‘以身犯险’,去探索、创新、突破,突破自己,也突破大家对诗歌僵化的理解和认知。”
这样的“实验”,风险有时很大,很可能不被理解,不被接受。小海举了一个很生动的案例,有一天,小海父亲对小海说:“你最近写的诗怎么没有标点符号?这还是诗吗?”小海说:“那时候,没有标点符号都不被理解,放至眼下,诗没有标点符号,再正常不过了。”
很多人认为,小海这样的尝试毫无意义,甚至有人质问他:“怎么能够这么写?”小海说:“甚至要好的朋友也因此跟他爆发过激烈的争论。”但是,小海坚定地认为,这些质疑的存在都是正常的,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没有变化,诗歌就没有新的生长芽点。”确实,从诗经到赋,再到唐诗宋词,诗歌一直在变化,并且在变化中焕发着迷人的生命力。“如果所有诗人都因循守旧,那我们现在还在写着四言五言,这是不敢想象的!外面的世界可能‘走过千山万水’,我们不能还在‘坐井观天’。对个体来说,如果一直复制过去的模式和经验,那这个诗人就完蛋了。”
除了在诗歌领域创新创作,小海还经常“跨界”。他说,喜欢跟不同领域的艺术家进行交流合作,如作曲家、雕塑家等等。这些跨界合作,也给了小海创作灵感,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例如,他与作曲家刘湲合作的大型合唱交响乐《战争与和平》亮相苏州文化艺术中心、江苏大剧院,收获了音乐界人士和观众的好评,还获得了2016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与雕塑家杨明合作过《谁点燃遍地灯火》《狗在街上跑》等当代艺术装置。他还策划过一些书画家、诗人、音乐家、建筑师、纪录片导演等共同参与的当代综合艺术展和雅集活动等。
图片
“长跑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坚持,写诗亦是如此”
“阅读、写作和跑步,是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的事。”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小海这样表示。
据了解,小海的跑步习惯开始于2008年,“从刚开始的一公里两公里,慢慢到五公里,再到每天的十公里。”早上五点起床,外出跑步一小时,回来洗澡、简单收拾一下去上班,跑步俨然已经成为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仅如此,小海还因为跑步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曾组建了四人跑步小组,到了周末,跑步小组的成员便会开车去石湖边太湖边,进行环湖跑。对于跑步爱好者来说,马拉松的魅力不言而喻,小海亦是如此。小海曾参加过十多场马拉松,“只要有机会,我就去报名!”
图片
图片
为什么会对跑步如此热爱呢?小海说:“因为跑步简单又快乐,给了我身体和精神上的愉悦。”小海真切地认为自己从跑步中受益,这个影响不是直接的,却意义不凡。“跑步和写诗是相通的。比如,跑步有呼吸的调整,正如诗里有节奏和韵律;长跑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坚持,写诗亦是如此。”
图片
快问快答>>
Y=於苏云 H=小海
Y:给陈敬容先生写信那年,您还是十四岁的少年,哪里来的勇气去做这件事的呢?
H:谈不上勇气,就是一颗好学的心。当时,我身在乡村,迫切想与外界建立一种联系,尤其是当一个好老师出现时,我的求知欲告诉我,必须去跟她认识,向她讨教。
Y:您的四十年精华诗集《世界在一心一意降雪》出版后一个月就加印了,市场反应也这么好,这在您的预料之中吗?
H:说实话,我也有些意外。坦率地讲,我并不太关心诗坛和销量,我其实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保持着阅读的习惯,保持着创作的热情,关注生活本身,热爱形式各样的艺术,这样就很好了。
Y:您从2008年就开始跑步,跑步到底对您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H:在很多人印象中,诗人一般是任性不羁的,没有生活能力的,但是,我是一个比较自律的诗人。坚持跑步,也是我自律的一部分。
写作是一种精神活动,跑步是一种身体活动,精神和身体是紧密相连的。比如,写长诗就是一场精神上的马拉松,中途需要调整呼吸、调整节奏,不断激励自己坚持下去,才可以完成。
Y:今后在创作上有什么打算?
H:因为我是个诗人,写诗的灵感是不确定的,所以,我并没有明确的计划。
没有明确的计划,并不意味着没有确定性。我的确定性就是:保持对生活的锐利观察,保持对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新鲜感,保持对创新的良好心态。最重要的是,不重复自己,一个诗人如果不断重复自己,就代表这个诗人已经死亡了。希望我的每一首新作,都像一次历险。
文 |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於苏云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视频拍摄 | 薛马义 於苏云 张添翼
视频剪辑 | 王一萌
面对面系列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