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边缘型人格疾患的人越来越多?

“从小, 我的家庭就是破碎的。一直以来, 我没有一个完整、 幸福的家。我心中只有一个期待,总有一天,我的生命中会出现一个喜欢我的白马王子。我一生寻寻觅觅,只为了等待这个爱我的人出现。他会给我一个家, 而且会无止境地爱我、包容我、 照顾我,提供所有我想要的东西。我们的爱会持续到天荒地老……”
这是典型的边缘人格家庭的写照,也是他们内心最大的呼喊。但是他们没想到,这样全心全意的希冀与渴求,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
边缘型人格疾患——我相信有些人听过这个名词。以美国的研究来说,患有边缘型人格疾患的人的数量可能有一千万以上,成人发生率为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三,而男女罹患比率约为一比三,女多于男。因精神疾病住院的患者中,多达百分之二十为此症患者(中国台湾地区因此诊断而住院者反而很少)。求助于美国精神医疗的患者中,有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五被诊断出有边缘型人格疾患。
虽然此疾患的患者很常见,却鲜为人知,原因之一是其诊断标准在一九八〇年才正式被美国精神医学会纳入《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DSM-III)。此外,也可能因为这已成为我们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国台湾地区甚至更常见,后续会详细说明)。
也因为有人碰到他们的一些行为,百思不得其解,而试图去了解。包括助人者领域, 我们常在谈到所谓的“边缘人格”(尚不到疾患的程度) 时,发现在晤谈情境中我们最害怕遇到的就是这个类型的人。当然,若做得好,也会是我们最大的成就感来源。
为什么边缘人格(简称BP)会让我们有这么多的挑战、担心和挫折呢?我们提心吊胆的根源是什么?让我们好好来了解一下。
图片
图片
一开始, 她可能只是在你出门时,不停地打电话来确定、查勤,言语中有很多的试探跟猜测。渐渐地,你的一言一行开始被放大检视。你永远有可以被怀疑不忠的地方,怎么解释也没用。若你怕她不高兴而隐瞒、少说一点,被发现了就是无止境的冲突,甚至口出恶言、动手伤害彼此,直到有人以撞墙、下跪、 自我伤害等激烈方式妥协与道歉。不知不觉中,关系变得愈来愈有压力……
但,再悲伤的故事,往往都有个美丽的开始。
可能你就是当事人,也可能这就是你朋友的故事。
有个朋友认识了一位男生或女生,他们相识的时间不长,可能不到一个月,但是很突然地他们就在一起了。你不太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关系进展这么快。也或者你是当事人,这位迷人的男性或女性虽然话不多(或特别多),但是很快地,他(她)被你的优点吸引,并愿意跟你在一起(当朋友或伴侣),或者跟你说了很多关于你有多棒、多好、多吸引他(她)的话,他(她)说他(她)的人生不能没有你,而你们两个人也几乎无话不说。
能遇到如此了解自己的人,感受彼此的相知相惜,真的很感动、很美好。他需要你可能比你需要他多得多,你很感动,于是义无反顾地跟他在一起。如果他是你的伴侣,也许你们很快就发生了性关系,关系的进展速度之快,像是你们对彼此有很深很深的渴求,慢不下来。
正好你刚刚结束一段恋情(或单身一阵子了),也期待着另外一个人的陪伴,两个人自然而然地陷入了热恋(或一段美好的关系)。在经历了迅速而深刻的互相了解与交流后,你愈发投入,两个人形影不离、热络不断。和他相处的感觉真的好极了,从来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让你如此沉迷。你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他,两个人充满激情与甜蜜。
但是这样的故事走向,却早已注定不是 happy ending。
除了谈恋爱的时间,你的生活还有很多其他事情需要投入,无论是朋友或工作、事业,都需要你去经营与维持。你还有家人需要照顾和陪伴,你不得不花点时间在他以外的人或事物上。你期待得到他的理解,也认为这些事情不会对你们深厚的关系有太多影响。但很奇怪地,对方却开始因为一些小事情与你争吵,对各种日常琐事都有很多要求与不满,两个人也有愈来愈多冲突和相互指责。
你想做些改变,毕竟经历过不只一段感情,你开始反思自己是否哪里做错了,希望试着调整自己去满足对方。但是对方的要求愈来愈多,两个人需求的反差愈来愈大,冲突不停发生。渐渐地,当你被怀疑、被要求时,只能选择忍耐,感受到层层束缚,喘不过气来,除非你完全满足对方。
你思考着两个人为什么那么容易争吵,你尝试理解对方,想着他容易没有安全感,才会把事情想得很负面、很糟,你试图保证自己的忠诚与善意,也一再解释事情跟他想的不一样,希望能安抚对方。但,效果似乎只能维持几天,只要发生一点小事,就又退回原处。
不知不觉中,两个人在争吵时常常互相伤害,翻旧账成为家常便饭,伤人的话也总是脱口而出,提分手变成口头禅,话愈说愈狠,甚至动手。这一切,都只为了要逼对方妥协、听话并照顾自己。每次争吵后,两个人还是会戏剧化地和好,像没发生过任何事一样,继续甜甜蜜蜜。但事情总是重复发生,像受了诅咒一样,周而复始。
分手终究还是成了无可奈何的选项。你以为先前两个人都常提到分手,这可能是双方都意会到的事情,没想到认真说到关系的结束,就像引爆了炸弹一样,对方的反应异常激烈。对方情绪暴怒、口出恶言、自我伤害、委屈下跪、苦苦哀求,甚至有暴力、自杀等强烈的行为,你被吓到了,在恐惧之中,你不得不妥协、忍耐,让关系继续维持下去。
直到他歇斯底里、自杀威胁,事情愈演愈烈,闹得人尽皆知,你只能报警或将他强制送医,请公权力介入。或者,你只能想办法避而不见,断绝所有联系跟互动,希望让事情到此为止。然而,对方却不会轻言放弃,你们只能无法停止地互相折磨,直到你可能也开始伤害对方,或是彻底地做烂自己。最后,你们完全决裂,老死不相往来,很快地(或隔了一阵子),你可能又听闻他已交往了一个新对象……
迷雾中的故事
不知道为什么,一切都好像“罗生门”一样。明明故事有个美好的开端,明明两个人是如此相爱与依恋,最后却变得好像两个人有着深仇大恨一般,诸多埋怨,甚至有言语或肢体上的攻击。这样的前后反差、这样的结局令人困惑。
这些故事,就好像在布满迷雾的森林中行走,让人看不清关系的全貌与缘由。
在我的咨商实务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案主。他们有很多让人摸不着头绪的悲惨故事,一个全心全意去爱对方的人,到最后却是使尽全力地憎恨对方,却又同时想挽留对方。或是一个在关系中对朋友非常好的人,却反复地被朋友背叛、伤害,无缘无故被抛弃、丢下。
每每一开始聆听到悲惨故事,对于案主遇到不对的人事物,总是有很多的同理和难受,悲悯他们的辛苦跟伤痛。但是,当咨商继续下去,我发现类似的状况发生了不止一次,几乎每次我都会看到案主在不同人事物面前有着相同的处境。这时,我的心中就会敲响警钟,有着很强烈的疑惑──如果他真的像他所说的那么好,为什么大家还会离开他。
充满疑惑的过程中,我渐渐了解到这些案主的另外一面──理想化的高度期待、自我中心的思考,以及非黑即白的价值观。这些不只是负面情绪、情绪勒索或自我压抑,也代表着一种生活形态与自我样貌,描绘的是一个在情感关系中伤痕累累的被害者。
他们太想要拯救那个被父母控制、忽略、伤害的自己,变得很难去关注、欣赏自己,了解自己内心真实的需要。就像在成长过程中,父母也都各自带着原生家庭的深沉伤痛,希望透过建立自己的家庭,弥补过去自己所承受的巨大失落跟痛楚,案主也在不知不觉间,承接了流传数代的失落与痛楚,重复着上一代的问题与纠结。他们一直怀抱着美好的期待,渴望逃离家庭的恶性循环,却又会因太努力逃离伤痛,而再次陷落在伤痛里。
这些故事都很令人心疼,也曾让我在承接边缘人格个案时,有很多自己的悲伤需要处理。每个案子都花费我很多心力,这么说并不是对他们这种伤害自己与他人的行为感到厌烦,而是对于没有人理解他们感到辛苦。这是一群努力改写自己人生的悲剧脚本的人。问题在于,他们拖着血迹斑斑的身子,对于任何危险都异常地敏感、尖锐。太习惯悲剧的他们,无法在美好故事上落笔。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