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们走向世界,让他们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老外讲故事·另眼观盛会

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上海16个区区委宣传部和新民晚报社联合出品的《老外讲故事·另眼观盛会》百集融媒体产品已经上线。第73-76集邀请了上海西华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校长大卫·爱德华兹、浙江毕拉禄贸易有限公司总裁阿里•阿兹加尔•法伊兹、上海虹桥德法学校中文系主任刘碧娜、爱思帝达耐时(上海)驱动系统有限公司销售部员工石桥道幸讲述他们对中共二十大的思考和感悟。详见↓

大卫·爱德华兹:我们帮助孩子们走向世界,让他们也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中文名:大卫•爱德华兹

国籍:澳大利亚

职业:上海西华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校长

上海西华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是上海领先的国际学校,是中国大陆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提供国际文凭(IB)四个课程的一贯制IB世界学校,拥有800多名学生,来自50个国家,说着近40种语言。学校在培养学生全球视野的基础上,融入中国“德智体”的教育理念。

大卫·爱德华兹是上海西华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校长,他具有超过20年的从业经验,曾任世界上最大的IB世界学校校长和执行董事会成员,是新加坡GEMS世界学院创始校长兼首席执行官,也曾担任澳大利亚墨尔本卫斯理学院圣基尔达路校区校长。

聊到教育问题,大卫·爱德华兹提到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的内容: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大卫·爱德华兹认为教育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他很荣幸能够在中国做一名国际学校的校长。“中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中,对创新的概念有很大的关注。”大卫·爱德华兹介绍,“我们的IB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机会,让他们把所学与自己的生活、当地社区和全球环境联系起来。”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他认为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提高创新和创造力,能够培养有作用的人,发出对世界更有意义的声音。“从我们学校毕业的孩子可以去世界上任何地方,他们会带上在上海生活和探索中国的个人经历,以及对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了解。作为一所学校,我们不仅提供教育,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们走向世界,让他们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阿里:继续以进博会为平台,为世界各国的顾客带来更多的阿富汗优质产品

中文名:阿里•阿兹加尔•法伊兹

国籍:阿富汗

职业:浙江毕拉禄贸易有限公司总裁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2022年11月5-10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共有14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三大展会平台之一,进博会自开办以来已走过五载春秋。五年来,进博会已经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浙江毕拉禄贸易有限公司总裁阿里带着他的阿富汗松子、毛毯等产品第三次来到了进博会。

阿里2014年来中国学习中文时发现,几乎看不到任何阿富汗的产品,他萌生了将阿富汗产品带到中国市场的想法。“我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后发现,这是一个很大的平台,可以提供很多向全中国推广产品的机会,也是一个向全世界推广产品的机会。”为此,阿里从北京搬来了上海,并在上海绿地贸易港建立了第一个阿富汗进口商品展厅。他的展厅中琳琅满目,挂满了来自阿富汗的手工地毯,据阿里介绍,阿富汗的中部和北部是靠地毯行业生存的,他们在中国卖出一块地毯,就可以让一个阿富汗家庭得到八个月到一年的收入。现在,阿里和他的小伙伴们正计划把展厅向线上发展,他们正在开拓淘宝店、微店,也在探索微博、小红书、抖音等中国本土的新媒体平台的推广方式。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顾客了解到阿富汗的手工毛毯,这让阿里觉得很自豪。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中国要贯彻高度开放的方针,为全世界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造福世界人民。阿里希望继续以进博会作为推广平台,为世界各国的顾客带来更多的阿富汗优质产品。

刘碧娜:我的工作是让来自西方的孩子们了解什么是中国,什么是中国文化

中文名:刘碧娜

国籍:德国

职业:上海虹桥德法学校中文系主任

上海虹桥德法学校是全球140所经过德国政府认证的海外德国学校中规模最大的学校之一,开设有汉语、德语、英语、法语、拉丁语课程,提供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优质教育,为远离欧洲的孩子们缔造了一个“远离故土的家乡”。

刘碧娜是学校的中文系主任,她是一位汉学硕士。1987年,刘碧娜来到中国长沙任教,学生们为她取了一个中文名字:碧娜。2003年,刘碧娜来到上海,回忆起当时的青浦区,她说:“当时这里还是一片田野,没有任何商业设施,跟现在完全不一样。”

来到上海的头三年,她作为一名全职太太照顾着年幼的三个孩子。当时她发现有许多和她一样跟着丈夫派遣到中国的外国女性,都陷入了不会中文的困境,甚至不知道如何去超市买水果。于是,她开始教一些简单的中文给这些太太们,这成为了她作为中文教师的开始。

2006年,刘碧娜进入上海虹桥德法学校教授中文,她说:“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我在学校里教授中文的时候,很重要的是,让这些来自西方或者有周边背景的孩子们,能够了解什么是中国,让他们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

上海虹桥德法学校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是全球唯一一所可用汉语作为高中毕业考试科目的海外德国学校。刘碧娜说:“外国的学生刚来的时候,通常都不了解中国和中国人,这个学校的目的之一就是给孩子们接触中国文化的机会,让他们在开放自由的环境中学习,排除偏见。”的确,经过老师们的不懈努力,这些来自国外的孩子们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中国文化的熏陶,在我们走向教室准备采访的过程中,一路都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孩子用中文向我们说着“你们好”。

刘碧娜谈及未来的规划,笑着说:“我希望在我课堂中学习的学生们,再过五年十年或者更久的时间都能想起我的中文课。”

除了工作,业余时间刘碧娜喜欢逛博物馆,她也常常带着学生们走进博物馆,希望能将更多的中国文化传播给这些外国的学生们。

石桥道幸:我来上海4年,很自豪能为碳中和贡献我们的力量

中文名:石桥道幸

国籍:日本

职业:爱思帝达耐时(上海)驱动系统有限公司销售部员工

石桥道幸是北海道达耐时公司20年的老员工,4年前被派到上海爱思帝达耐时的工厂。从日本北海道来到上海市奉贤区,石桥道幸说:“我很开心能来到中国生活。”

在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此前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一组数据令人眼前一亮: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11亿千瓦,稳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保有量占全球一半;与2012年相比,2021年我国能耗强度下降了26.4%,碳排放强度下降了34.4%……一个个数字,彰显了“双碳”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

石桥道幸所在的公司是生产汽车驱动零部件的,看了二十大报告,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双碳”下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不仅加快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石桥道幸认为,今后如果可以不断增加碳中和相关的零部件生产,也算是他们做出了一定贡献。

刚来奉贤时,地铁5号线开通还没有多久,“经过4年的时间,交通方便了很多,建筑也增加了不少,给人一种发展十分迅速的印象。”在来奉贤之前,石桥道幸一直觉得奉贤可能就像个农场一样,来了才知道这座城市非常有魅力,非常适合居住。这里有十几家日式餐厅,还有温泉,“这里还有一种特产,是一种黄色的桃子,当地人叫它黄桃,我觉得非常好吃。”

他非常热爱工作和生活,在日本时经常练习综合格斗和巴西柔术,本以为在上海可能没有那种氛围,没想到在这里交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没想到还可以继续坚持这样的爱好,上海真的是海纳百川。”

图文:上海发布

编辑:林心怡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特别提醒:

如果您不想错过“今日闵行”,记得“星标”,并多点“赞”和“在看”,这样,每天新文章推送,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号列表里啦:)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