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分享会:魔都与新城如何赋能城市未来

3月20日,由上海博物馆、澎湃新闻联合打造的文化项目“魔都与新城”举办收官分享会。自2021年项目启动以来,澎湃新闻记者与上海博物馆的考古专家携手,以上海考古为基础,探索五个新城发展脉络和上海的文化之根与文明之源,项目完成了五集纪录片和六场学术讲座,项目成果《魔都与新城:从寻根之旅到未来之路》一书于2022年8月由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次图书分享会以“魔都与新城:赋能城市未来”为主题,邀请各方代表和专家共同探讨五个新城发展的未来之路。 
图片
上海博物馆党委书记汤世芬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上海博物馆党委书记汤世芬在致辞中指出,“魔都与新城”项目促成博物馆、媒体、学术界和出版行业的跨界合作,是一次对博物馆力量新颖而深刻的展示。近年来,上海博物馆在传承中国古代艺术和历史之外,更着眼未来,通过创新实践项目助力城市文化发展,挖掘上海的城市魅力和精神力量,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
2022年是上海博物馆建馆70周年, 上博提出“大博物馆计划”,致力于建设匹配上海城市定位的世界一流博物馆。五个新城作为上海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博已通过与区县博物馆合作办展、提供考古专业支持等方式,为新城居民带去精彩的文化生活。未来,上博将继续以文旅赋能新城建设,助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作出贡献。
图片
澎湃新闻总裁、总编辑刘永钢
澎湃新闻总裁、总编辑刘永钢首先表达对项目合作方、专家学者和出版方的感谢,本次项目的圆满收官是各方通力合作与辛勤付出的结果。“魔都与新城”这个项目,是澎湃新闻关注和研究历史文化赋能新城建设的一个起点,项目坚持考古寻根、深度调研、面向未来、提供方案的理念,希望本次项目成果能为上海五个新城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刘永钢在致辞中讲到,近些年,博物馆的功能和价值在不断拓展,博物馆不仅是“考古文明”的重要殿堂,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客厅。从去年上博70 周年的“爱上博物馆”特别策划,到“何以中国”“对话世界”“百物看中国”三大系列展览的报道,澎湃新闻对博物馆一直高度关注。未来,在文博领域,澎湃新闻与上海博物馆会继续加强合作,大力推动“让文物活起来”,讲好中国故事,演绎上海精彩。 
图片
上海大学出版社董事长、社长戴骏豪
上海大学出版社董事长、社长戴骏豪在致辞中讲到,上海大学出版社作为海派文化出版的专业出版社,多年来致力于助推海派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努力将出版社打造成海派文化的展示基地。出版社立足于海派出版的高地,重视与博物馆、专家学者、媒体的合作,在积极宣传传统海派文化的同时,更是着眼未来,瞄准新的海派,关注上海城市的当下和未来,以及相关的实践研究成果。
戴骏豪指出,本次项目就是将文物建设,学术研究和创新传播相结合,将城市历史文化的普及,和对当下及未来的开发建设策略思考相结合的一次创新尝试。未来,上海大学出版社将延续和深化与澎湃新闻和博物馆的合作,以出版的力量,赋能城市未来发展。既要注重历史传承,关注文物考古成果向大众的普及,关注媒体有质量的深度报道和智库成果,又要加强与博物馆,传媒和学者的合作,推出更多城市文化普及和城市研究的精品出版,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
图片
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杰
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杰在分享中首先指出区域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一方面可以借此弘扬当地的历史传统文化资源,繁荣当代文化建设,指导未来文化发展蓝图,另一方面弘扬区域文化,也是深入了解和发展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次《魔都与新城》项目是对上海的文化之根与文明之源的探究,受惠于几代考古前辈们的工作成果。
受限于区域自然环境条件,上海地区的地下文化资源相对贫乏,因而,近年来,上海考古工作紧跟国家重点项目开展,例如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同时依托上海 “以水兴市、以港兴市”的特点进行考古发掘;另外上海考古工作不仅局限于上海地区,更要积极寻求与国内其他城市甚至海外的考古项目合作。陈杰在发言中指出,上海地区的文物保护和传承工作也有待提升,呼吁能够创造出除了博物馆之外的新业态,助力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
图片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陈江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陈江,从上海城市精神和海派文化特色的角度,将魔都的灵魂和精粹概括为“包容开放、变革创新”。通过“海派”词汇的起源,“海上画派”的形成和发展等分享,向我们阐释了上海城市的高度包容性与开放性。这座城市不仅融合了全国各地的区域文化特色,更吸收了大量的外来文化。
在杂糅和包容之上,魔都的魅力更在于融合基础上的变革创新。“海派文化”最凸显的特点是,兼容并蓄,融汇中西,顺时而变,勇于创新,贯通古今,超越传统,其中,融会贯通、变革创新这两方面更被推至极致,由此呈现出超越传统,追求卓越的品格。对上海城市发展过往的研究,是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甚至也为全国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范例和样式。
图片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李天纲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李天纲认为,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一直以来都有城市扩张的发展愿景和内在动力。从1840年代的吴淞新城建设到南京国民政府提出的“大上海计划”,从1930年代西侨在虹桥布置沙逊别墅、高尔夫球场、乡村俱乐部、郊野公园,打造沪西豪宅的梦想,到五角场江湾新城、浦东新区的发展建设,上海人一直都有一个新城梦。
反观2001年以来上海“一城九镇”的开发思路,借鉴江浙地区新城的发展历程,李天纲认为去产业化,留金融中心,房地产开发的思路,并未给21世纪上海市政发展带来成功。未来五个新城的发展,需要拥有强大且综合的产业作为支撑,需要交通服务自成一体的独立市政体系的支持,并且配备独立的娱乐体育场馆,将每一座新城打造成相对独立又彼此呼应的节点,实现城市的长足发展。 
图片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在分享中梳理了魔都(上海中心城区)和五个新城的历史发展关系,将其分为三大阶段,从上海只是中心城区(新城在行政区域上不隶属于上海),再到上海城市扩张(新城行政上从属于上海,且依附于中心城市发展),如今是第三阶段即新城寻求独立发展,要发展成为真正独立的综合节点城市。
诸大建继而指出,现阶段五个新城的发展,要区别于以往卫星城市、郊区城市的概念。新城需要拥有相对独立性,发展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综合性城市,不再是中心城区的从属区域。五个新城的发展,需要布局高端产业,从而能够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丰富完善独立的高铁交通线路,配备高等教育、高端医疗等社会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