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还是陇右,诸葛亮北伐的目标是哪里?

从蜀汉建兴六年到建兴十二年,诸葛亮接连北伐曹魏,双方在秦陇之地奋死拼杀,无奈天不佑蜀,诸葛丞相最终在五丈原饮恨而终,北伐大业功败垂成。
图片
参考四百多年前韩信暗度陈仓,一战而定三秦的故事,很多人会把蜀汉的这次努力视为对刘邦战略的效仿,毕竟诸葛丞相的大旗上明明白白地写着“克复中原,还于旧都”。但天下哪有那么多可轻易复制的成功案例,以诸葛亮之通天大才焉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实际上自北伐伊始,诸葛亮的目标就从来不是关中,而是陇右。
图片
早在隆中之时,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计划是占据荆益二州,然后东西两路同时出击,对北方构成钳形攻势。在这一方案中,东线方向攻击宛、洛,也就是今南阳和洛阳地区;西线攻击秦川,自然就是关中。按照诸葛亮的构想,两路大军同时出击,曹魏方面必然顾此失彼,届时纵然秦岭形如天险,西线进攻关中的压力也会减轻许多。可惜计划尚未实施,吴国已提前袭取荆州,至此隆中构想事实上已然流产,此刻摆在诸葛亮眼前的局面只剩下如何以益州一隅之地恢复中原。
图片
如果继续坚持原来的计划,魏国可以把大部分兵力集中在关中应对蜀军的进攻,再加上险阻的秦岭古道,蜀汉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而更要命的是,此时的汉中地势与四百年前刘邦还定三秦时,已经有了很大不同。从汉中到关中的古道历来只有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和祁山道,先秦时期西汉水上游基本与祁山道和陈仓道重合,韩信暗度陈仓的物流压力很大一部分可以借助水运化解。但在韩信立下那次不世之功后的第二十年,这个国运窗口被永远地关闭了。
图片
公元前186年,武都大地震阻断了汉中通往陈仓道和祁山道的水路,至诸葛亮北伐时,蜀军只能靠肩扛人挑来解决后勤问题。从体量上讲,汉中的经济规模本就比不上关中,加上恐怖如斯的秦岭天险,诸葛亮纵有回天之力也不敢在这种地形条件下与曹魏拼消耗。于是诸葛丞相将目光放在陇右(陇西),也就是今甘肃六盘山以西地区,客观地说六盘山除了宽度略窄之外基本就是小一号的秦岭,但优势在于六盘山面向汉中一侧的西坡平缓,而面向关中一侧的东坡陡峭。
图片
也就是说,从汉中攻击陇右的难度不仅小于蜀军正面翻越秦岭的难度,也小于魏军从关中夺回陇右的难度。前文说到,武都大地震截断了西汉水通往祁山道的水路,但与剩余四条古道相比,由于祁山道是直通陇右而后折入关中,路面更加宽阔,也更便于大军机动。至此一个新的作战方案在诸葛丞相脑海中成形,即派出一路偏师沿褒斜道佯攻关中,以吸引魏军注意,蜀军主力则沿祁山道直取陇右。
图片
从整体上说,魏强蜀弱是无法回避的事实,所以在诸葛亮的计划中,从来就不指望一战拿下关中,而是先据陇右,然后徐图东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诸葛丞相为了吸引魏军主力,先是派出赵云沿斜谷(褒斜道的一段)佯攻关中,为确保万无一失,又派人向曹魏告发孟达谋反,自己则亲率大军突袭陇右。按照这个剧本,魏国朝堂会先收到赵云进攻关中的军报,作为应对魏军全力封堵赵云;而后会收到孟达谋反的奏报,原本用于支援关中的魏军不得已去平息叛乱;最后收到终极消息,陇右沦于蜀军之手。
图片
可惜天命是不以人力而改变的,正当蜀军主力天降陇右,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望风而降之际,司马懿未经请旨就已平息孟达,赵云疑兵被曹真击退,蜀汉只剩陇右一路在抢夺时间。但此时诸葛丞相的战略目标基本已经实现,接下来只要守住街亭,阻断魏军支援陇右的道路,消化占领区就只是时间问题,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诸葛亮犯了人生中唯一也是致命的一次用人错误。
图片
再往下是京剧中《失空斩》的桥段,马谡街亭失守,蜀军全线崩溃,诸葛丞相仰天长叹,悠悠苍天,何薄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