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桂琼十四市报业老总齐聚阳江,共商媒体融合发展秘诀

图片
3月22日至23日
2023年粤桂琼十四市报业联盟
年度工作会议在阳江举行
期间,20多位联盟代表
在阳江开展采风活动
三个话题,代表们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他们表示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全力锻造“能写、能编、能拍、能剪”的
高素质、全能型媒体队伍
因地制宜,走深走实融媒之路
阳江人文底蕴深厚
无愧幸福宜居之城
来到阳江
联盟代表的第一印象是?
【河池日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童永胜】
3月22日,童永胜刚到阳江,就与同伴奔赴海陵岛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当看到“南海I号”南宋古沉船时,内心只觉“太震撼了,好像用所有语言都描述不出,特别是看到有着800多年历史的镜子、手镯和其他金银饰品,感觉甚至比现代工艺还要精美。”行走在海陵岛沙滩,眼前一片蔚蓝,他不禁感慨:“这里就是诗和远方了。”
图片
次日一早,童永胜特意去逛了逛鸳鸯湖公园——烟雨蒙蒙、湖中有山、山中有湖,集聚天地之灵气,周边景色非常好,看到眼前的美景就忘记了各种烦恼。他觉得阳江是一座非常漂亮、干净的城市,来此一趟不由感叹:“此处可安身。”
【茂名日报社社长、茂名晚报总编辑车永强】
车永强表示,阳江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很快,各项指标的增长势头和发展成果让不少地市艳羡。近年来,阳江的市容市貌较之以往有了很大改善,陆续取得“国家卫生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足以彰显深厚的人文底蕴。
【北海日报社副总编辑蒋伟全】
蒋伟全说,到阳江的第一天,他最直观的感受是城市环境优美、街道干净整洁,当地居民的和善与包容让人倍感亲切。“一下车就看到木棉花、三角梅开得很灿烂,心情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和别人交谈,不论是不是讲本地方言,对方都很有耐心,城市的包容就体现在这些细节中。”蒋伟全说。
图片
【贵港日报社副总编辑廖九章】
“我第一次来阳江,感觉这里环境很好、街道整洁,人口不多、生活有序,不愧是宜居宜游的海滨城市,从种种细节能看出来,阳江人的幸福指数确实很高!”廖九章表示,早闻阳江刀剪颇具盛名,阳江的产业基础、招商氛围、营商环境都不错,突显出广东人思想活跃、创新意识较强的特质。此次他参观了阳江十八子音响博物馆,领略了阳江刀剪和企业家收藏珍品的独特魅力,收获颇丰。
图片
【来宾日报社经营工作组组长韦朗城】
韦朗城表示,自己对阳江环境的第一印象非常不错,尤其是当地的生猛海鲜特别有吸引力。参观阳江十八子音响博物馆时,看到阳江的企业家通过收藏和展览音响、黑胶唱片等,使经典重现而不失时代感,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震撼,最后也“忍不住”买了一些阳江菜刀作为伴手礼。
【西江日报社总编辑罗国安】
曾多次来阳江,每次来都有新的发现。“以前到阳江的第一感觉是海滩很美,适合游泳、吃海鲜。这次走进阳江十八子音响博物馆、阳江漆艺院、阳江核电、大澳渔村等,才发现还有很多值得去的地方。”罗国安说,阳江不仅环境整洁美丽,文化底蕴也很深厚,让他感受到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尤其是十八子音响博物馆的“刚柔并济”,将阳江的“拳头产品”刀和音乐相结合,颇具创意,布置和讲解也十分专业,令人耳目一新。
图片
【贺州日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郭勇娟】
“城市和城市里的人都令人感到愉悦,阳江是一座让人来过还想来的美丽海滨城市。”郭勇娟说,阳江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阳江人有着阳光般热情、江海般包容的珍贵品格,执着奋进、勇于创新、接纳百川、开放共享,这些特质让阳江这座海滨城市散发出更大的魅力。
提升队伍综合素质
积极适应融媒时代
图片
“新闻倘若没有传播力,没人看,没人听,那就失去了其意义。”车永强表示,报社必须要融合发展,才能使新闻传播的效果最大化。传统报纸比较难统计看报人数,但新媒体的传播效果却是可量化分析的。因此,新媒体要注重传播手段,切实提高传播力,真正发挥出媒体人的作用。
车永强表示,推进融媒发展,首先观念上要“融”,即要有融合发展的理念,新闻采集、呈现、传播的方式都要融合。除此之外,还要重视技能的提升,具备融合发展的能力。记者不单要会写,还要会策划、拍摄、剪辑和推送。“文字和摄影是传统纸媒记者的强项,但视频方面还需加强学习,才能实现融媒角色的转换。”车永强补充说,融合发展不仅限于编辑和记者,报社每个部门、每个人都要参与其中。报社要建立相应机制,鼓励记者自觉学习和融合发展,同时做足相关设备和后勤物质保障。
图片
海口日报社总编辑丁宁表示,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的阅读习惯在改变。党媒最大的功能就是服务党和政府、服务人民,党和人民的需求变了,服务的方式就必须随之改变,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反映人民群众的诉求。丁宁表示,新时代的媒体人需要做到思想解放、内容创新、深度调研、解决问题,以提升自身融媒素质,从而赋能报业融合发展。“作为一名记者,首先要有社会责任感,提高自己调查研究问题的技能,着重关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丁宁认为,对于年轻记者而言,一方面要反复认真学习技术,熟悉掌握“硬件”技能;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服务党委政府的核心意识,在思考、调研和深入基层工作作风方面多下苦功夫。
图片
蒋伟全介绍,近年来,北海日报社在媒体融合方面发力,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两条腿走路,加强培训学习,帮助员工克服“本领恐慌”。具体而言,通过市委组织部的力量,将北海市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纳入报社的“博士顾问团”,定期邀请顾问团成员“现身说法”,分享不同领域的知识,或以不同角度解读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丰富采编人员的业务知识,提高新闻敏感度。此外,北海日报社还分批将采编人员送到其他媒体单位实地学习,通过异地培训、全员轮训,让大家更好地适应融媒时代发展。
图片
廖九章表示,媒体融合发展亟待破解纸媒、新媒体“两张皮”的困境。近年来,贵港日报通过推行采编人员轮岗制,让报纸记者和新媒体记者互换岗位,用两三个月的时间学习适应,特别是加强新媒体采编岗位的培训力度,重点提升“贵港宣传”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他补充说,报业仍需在深耕主业的大前提下推进媒体融合,首要任务是当好党委政府的喉舌,再探索推行项目制经营和市场化管理,抢抓报业在发行、文化传媒、打造研学基地等方面的经营商机。
图片
韦朗城表示,2020年来宾市委、市政府就着手推动报社和电视台两家媒体融合,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包括人员架构、业态等方面差异较大等。经历长时间磨合后,2022年两家媒体正式融合,人员分工合作更加高效有序,还另外招聘了20多个采编、视频拍摄和后期制作人才。同时,一批传统媒体人转型做经营,推行项目制后,团队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为融媒发展提供更强保障。
拓展合作资源共享
做大做强联盟效应
2022年5月1日起
阳江日报社担任
粤桂琼十四市报业联盟轮值主席单位
主持开展为期一年的
联盟专版轮值服务工作
图片
3月22日,在粤桂琼十四市报业联盟会议上
阳江日报社社长黄仁兴建议
各成员单位除了继续
执行原定联盟专版轮值制度外
还需将专版内容
按照新媒体传播方式进行加工整合
以增强联盟专版的影响力
对此,与会报业代表深表认可
廖九章
廖九章表示,粤桂琼十四市人口超过5100万人,报业联盟通过媒体合作刊发专版、联合采风活动等方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和展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渠道,有效扩大了各地市党媒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特别是对党委政府的对外宣传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童永胜
童永胜也认为,报业联盟的合作形式非常好,经过几年发展壮大,大家互相抱团,联盟已逐渐形成“气候”,未来在新媒体领域还可以有更大的合作和施展空间。
丁宁
“各家媒体可以在新媒体传播方面展开多角度、多方位的合作,如会议、研讨、参观、调研等,共同提升粤桂琼十四市报业联盟合作的质量和效应。”丁宁表示,新媒体时代要坚持移动优先,主力军要挺进“互联网+”这个主战场。互联网的优势在于:大家即使不见面,也可以把各自城市的优势、亮点、创新点等做成新闻产品,通过视频号、微博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然后互相在各自平台进行大范围推送。如此一来,报业联盟合作的面拓展了,也就更能突显联盟的作用,起到更好的合作效果,从而提升各个城市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
车永强
“来宾日报社与茂名日报社都搭建了电商平台,两家媒体可以探讨如何实现合作共赢。此外,报业联盟各成员单位内也可以合作开展一些活动,在原来的基础上做得更好。”车永强表示,建议今后强化报业联盟轮值主席单位这一角色的作用,各联盟成员有好项目或举行重大活动时,可通过轮值主席单位通知各个相关的成员单位,然后由成员单位自主参与。
李小军
玉林日报社副总编辑李小军说,报业联盟自成立以来,举办了多场交流活动,影响力逐步扩大,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报社加盟。随着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优化,建议可以多组织一些线下活动,加强联盟成员单位的沟通交流,吸纳更多地市报社加入,不断扩大联盟“朋友圈”,将粤桂琼十四市报业联盟做大做强。
李小军认为,除了组织交流活动,联盟成员单位还可以深化经营合作,通过不同形式的合作,进一步扩大报业联盟的影响力。比如,玉林日报社与阳江日报社都会组织小记者研学旅游等活动,双方可以设计推荐所在城市的精品旅游线路,做好沟通对接工作,推动两地资源共享、共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