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15年后 我也成了戴警徽的“钱哥”

编者按:
又是一年“512”,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了15年。从救援到重建,从陌生到连接,许许多多的四川人因此和浙江人结下缘分,开启双向奔赴,甚至有些人的生活就此转向,换了人生赛道。这一刻,让我们记录其中几位的历程和心路。
川,是山间的平原。
对于浙江杭州的钱晓炯和四川广元的向前这两位警察来说,汶川大地震以来的15年,他们一起经历了人生中一段又一段的山和川。
图片
杭州特警在灾区组织“送考小队”
2008年,钱晓炯还是杭州特警的一员。
汶川地震后,杭州警队紧急驰援四川,他在广元的雪峰教育园区的帐篷里见到了轮椅少年向前。
钱晓炯也住帐篷,他和战友们驻扎在附近广元的某个部队里的空地上。
青川少年急急忙忙就出院回到学校,复习是为了备战高考;杭州特警更是日日奔波,任务是帮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熟悉一些后,钱晓炯才敢打探向前的伤情。
原来,向前是青川中学的高三学生,地震来袭时向前本可以快速离开,不会受伤,他是为了叫教室里的同学们赶紧逃生才跑回去的。紧急时刻,他从二楼跳下去,这才导致向前双腿骨折。
“这是个好孩子。”钱晓炯更加喜欢这个小兄弟了。
那年,高考因为汶川地震延期了一个月,7月才考。
“说到高考,兄弟也是过来人啊。”一想到往事,钱晓炯原本认真严肃的脸就挂上了微笑。当时他也是个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跟向前兄弟相称,从考前备战、考试技巧、临场发挥到志愿填报,简直是倾囊相授。
高考时,他和战友们组织了许多支“送考小队”,每个小队负责一个考点,专门护送行动不便的考生。
图片
“我记得向前的考点分配在广元的东坝中学,那是城区里的一所实验学校。赶到考点以后,还有蛮长一段路要向上走,300多个台阶呢。”
图片
有的考生只需扶上去,有的考生需要抬上去。钱晓炯背着向前一路向前,当时还被记者拍下来了。
“钱哥虽然瘦瘦的,肩膀却很宽,很有力。”少年向前搂着钱晓炯,满心都是信任,面对高考也没那么紧张了。
考试结束后,学校专门组织考生到杭州特警的驻地去道谢,向前这才发现钱晓炯的生活条件更艰苦,帐篷里不但闷热潮湿,下雨天还会进水,水位高到小腿这里,差点淹了行军床。
“那时候还讲什么物质条件,能住帐篷都算是好的了。”钱晓炯淡淡一句略过了所有困难。
图片
钱哥的礼物是一本牛津英汉词典
结束任务返回杭州时,钱晓炯跟向前约定,一定要来杭州啊。
第二年,大学生向前真的来了。
西湖美景不比四川风情差,向前赏过了;西湖醋鱼,向前吃过了;他们还去了又大又亮的新华书店购物中心,出来的时候向前怀里抱着厚厚一本牛津英汉词典。
钱哥的礼物,向前很是珍惜,过了几年,在妹妹高考前传给了她。
向前自己呢,本科毕业后先当了大学生村官,然后考上了警察,成为一名派出所基层民警。
“其实我遇到钱哥后已经想考警校了,只是当时来不及了。”警察类大专院校都是提前报名的,笔试、心理测试和体能测试也都是提前进行的。
向前给他的钱哥写过一封信,钱哥也一直珍藏着。偶尔看见了,就拿出来回味一下。
他不是为了重读那些洋溢着感谢之情的句子,而是那段人生经历太罕见了。
图片
不一定能常相见,但一辈子都是好兄弟
2014年,很巧,向前成为东坝派出所的办案刑警,钱晓炯也从特警岗位转换成了办案民警。
他去的是一支全新的警队,名字超级长,全称为“食品药品环境知识产权犯罪侦查支队”,近年还合并了森林警察部门,把生态环境的安全也管上了。
假如你在网上搜钱晓炯的过去,新闻里基本上没有他。因为他当特警的时候都在执行反恐防暴和应急救援任务。现在,偶尔从新闻里看到钱晓炯的名字时,公众恐怕也不会关注到他本人,吸引大众的是他和同事们的工作成果:查获了农贸批发市场上泡过甲醇加过吊白块的牛百叶、查获小区门口水产店里吐了工业染料的小黄鱼、查获被炒家拉得价格飙升的老陈皮和野山参、不同包装的假茅台……
图片
同样,你在网络上搜“向前”,除了跟钱晓炯结缘的这件事,也基本上搜不到“四川省广元市公安局利州区分局刑事犯罪侦查大队”的民警向前。
图片
在网上搜不到名字又有什么关系呢?
15年后,钱晓炯依然身材清瘦、气质儒雅,眼神深沉了,那都是阅历。向前在照片上是胖了一点,看上去更健康,是一个憨厚而乐观的年轻人。
他们平时在微信里互相关心,出差和执行任务时提醒注意安全,归来时不忘报平安,结婚生子也必须报个喜。
警察的友情就是这样,不一定能常相见,但一辈子都是好兄弟。
图片
他们一直在各自的人生里向前,偶会在交会时放射出一片光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