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中亚国家民间友好的暖心故事

建交30多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人民赓续千年友好,在密切交往中谱写了许多暖心故事和友好佳话,汇成了双方人民同甘共苦、心心相印的动人乐章。

一、感动无数中国人的哈萨克斯坦小伙马文轩

马文轩,本名伊斯密尔·道罗夫,出生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交界处的“陕西村”。因从小受父辈影响,他对中国特别是中医药抱有好感。2013年高中毕业后,马文轩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和中医药,先后在陕西师范大学和陕西中医药大学学习。2021年底,西安突遭新冠疫情冲击,在读研究生的马文轩主动请缨,第一时间报名成为志愿者,同万千中国人一样踊跃投身抗疫斗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表示将中国视为第二故乡,一句“我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迅速引爆网络,感动了无数中国人。2022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上专门提及此事。现在,已获得硕士学位的马文轩回到家乡哈萨克斯坦的江布尔州开办诊所,致力于传播在中国学到的中医药知识,让中医药为哈人民带去更多健康福祉。

二、带来光明与希望的哈萨克斯坦“别克医生”

萨夫留别克·卡培拉别科夫,哈萨克斯坦国内出色眼科医生,1998年作为专家受邀到黑龙江大庆眼科医院进行技术援助,目前已成为医院“元老级”外国专家。在大庆的25年间,卡培拉别科夫接诊数万名患者,还为农民普查义诊,为医务人员举办专题讲座,为小学生普及用眼卫生知识,走遍了黑龙江省的西部城乡。他实施的角膜放切术、视网膜血管接通术、后巩膜加固手术,在当时均属首例。因为医术出众,很多患者慕名而来,有时一天手术量就超50台,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他为“别克医生”。卡培拉别科夫还协助大庆眼科医院与母校俄罗斯莫斯科人民友谊大学签订合作协议,为医院的医疗水平与世界领先水平接轨创造了条件。他还努力学习中文,已经可以和中国人无障碍交流,他最大的愿望就是用中文问诊、书写病历,为更多的中国民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三、音乐家冼星海与拜卡达莫夫的伟大友谊

冼星海与拜卡达莫夫,一位是只懂英语、法语和中文的中国音乐家,一位是只会说俄语和哈萨克语的哈萨克斯坦音乐家,他们用音乐书写了中哈两国人民间的伟大友谊。1940年,冼星海远赴莫斯科为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进行后期制作与配乐。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影片制作陷入停顿,冼星海回国受阻。1942年底,他辗转至阿拉木图,居无定所,贫病交加。拜卡达莫夫同情其遭遇,将他带回家,庇护这位异国陌生人,患难时“分食最后一块面包”。1942年底到1945年6月,冼星海汲取哈萨克民族音乐精华,创作了英雄题材交响诗《阿曼盖尔德》等一批传世佳作。

为纪念两位音乐家的友谊,冼星海在哈居住的房子被辟为“冼星海故居”,阿拉木图的弗拉基米尔大街改名为“冼星海大街”,并修建冼星海广场、树立纪念碑。在广州也建起“冼星海和拜卡达莫夫友谊之路”。他们的故事还被搬上荧幕,两国合拍电影《音乐家》。2018年6月,中哈两国元首共同接见了《音乐家》主要演职人员,观看电影片花。2019年,该电影获好莱坞“金色银幕奖”最佳影片奖。

四、“儿童的救护神”王震医生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医生王震教授从医30多年,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难度最大的室间隔缺损治疗方面的技术世界领先。王震与吉尔吉斯斯坦有着不解之缘。自2009年起,十余次赴吉指导工作,累计治愈500余名吉先心病儿童,并为当地培养了一批先心病介入治疗技术专家。他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吉尔吉斯人的恩人”和“儿童的救护神”。2011年,吉卫生部向王震颁发国家心脏病医院名誉教授聘书。2018年,他成功促成河北医大一院与吉国家心脏病医院共同建立“中吉先心病研究中心”,在先心基础研究、流行病学调查、先心病防治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表彰他为吉医疗卫生事业所做的巨大贡献,吉总统向其授予“总统荣誉勋章”,这是该国第一次为中国专家颁发国家最高荣誉。

鲁斯兰在北京市红十字血液研究所献血

五、向世界推介海南的“熊猫侠”鲁斯兰

哈萨克斯坦90后小伙鲁斯兰,被网友亲切称为“熊猫侠”。一次偶然机会,他看到停在校园里的献血车,便走上前去。经过验血得知自己是RH阴性血,是十分稀有的“熊猫血”,鲁斯兰当即加入献血队伍,自2009年起每年两次无偿献血。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讲述了他的故事。2020年2月,受疫情影响,海南省献血人次、献血量锐减,“熊猫血”告急。鲁斯兰毫不犹豫走进献血屋,无偿献血400毫升。

鲁斯兰亲眼见证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决定要留在中国,寻找发展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2019年,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面向全球招募人才,经过层层考核,他成为部门第一位外籍员工,负责对外宣传和国际合作,对接和服务全球投资者。2022年4月,在海南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鲁斯兰向前去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介绍相关情况,被总书记夸为“中国通”。

六、用爱“挺”中国的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肯杰柏耶夫

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肯杰柏耶夫·穆罗江(中文名:郭沫若)就读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0年2月,在中国新冠疫情突然暴发、口罩等防疫物资严重告急的情况下,肯杰柏耶夫自费在乌购买2万余只口罩,十天内中转数次航班“人肉”运至中国,送给学校及医院。同年4月,中国政府(江西)联合工作组赴乌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肯杰柏耶夫主动为联合工作组担任翻译,陪同工作组到访乌近半数州市的几十家医疗卫生机构。2020年7月,时任中国驻乌大使姜岩致信点赞其为中乌抗疫合作提供的支持和帮助。2021年10月,肯杰柏耶夫参加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和环球网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一带一路”百国印记短视频大赛并获海外人气奖。肯杰柏耶夫及夫人还致力于在乌推广汉语学习,筹建乌汉语教学点,自费装修教室、购买书籍和参考资料,推动在乌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程。

七、向世界展示真实中国的土库曼斯坦女孩克丽丝

曾在上海大学学习的土库曼斯坦留学生克丽丝,在2021年度“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上海行”活动中,同中国搭档在上海拍摄短片《新中国之歌》,在中国国庆黄金周走红网络。克丽丝运用中国上海早期黑白电影资料,讲述新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来历,田汉、聂耳以及赴海外推广歌曲的刘良模的故事。创作期间,在中外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克丽丝同搭档走访国歌展示馆、聂耳故居、聂耳音乐广场等地,翻拍超过1000张老照片及大量实景。克丽丝还时常向亲友分享关于中国风土人情的信息,让更多身边人对中国产生浓厚兴趣。她说,“我希望将来还有时间拍摄有关中国的纪录片,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

八、勇救中国落水母子的塔吉克斯坦青年阿骊

2020年6月8日,湖北理工学院国际学院收到一面绣有“救命之恩永生难忘”的锦旗,以感谢来自塔吉克斯坦的留学生阿骊。2020年6月5日,市民黄女士和她的儿子小峰路过湖北理工学院,在学院东门磁湖边,小峰不慎落水。黄女士扑入水中施救,但因为不会游泳,母子二人被湖水淹没。路过的市民立即奔走呼救。阿骊闻讯赶来,看到在湖里挣扎的二人,毫不犹豫跳入湖中,一举将他们母子救起。在救人的时候,阿骊的手掌和膝盖均被划破,携带在身上的两部手机,一部落入湖中,一部在岸边摔坏。成功救人后,阿骊准备悄悄离去,被黄女士留下。当阿骊被问及救人当时在想些什么,阿骊只是简单说,“其实当时什么都没有想就冲过去了,这是我第一次救人,今天也是我过得最有意义的生日”。这一天恰巧是阿骊23岁生日。

九、国宝级的“玛纳斯奇”居素甫·玛玛依

《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文化的辉煌结晶,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与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并称为中国三大英雄史诗。居素甫·玛玛依1918年生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是世界唯一能完整演唱8部《玛纳斯》的玛纳斯奇。他的哥哥一边做生意,一边收集《玛纳斯》史诗及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足迹遍及新疆各地及中亚地区。居素甫跟随哥哥学习演唱《玛纳斯》后,只用了8年时间,就把8部史诗全部背下来,15岁就能完成演唱8部《玛纳斯》。他演唱的《玛纳斯》达23万多行,是世界上最完整的英雄史诗,比荷马唱的英雄史诗《伊利亚特》长14倍。1979年,他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被称为“国宝”。为表彰他为弘扬柯尔克孜民族文化所立下的不朽功绩,1995年,吉时任总统阿卡耶夫授予他“吉尔吉斯民族演员”称号。之后他又获赠吉文化界最高勋章“玛纳斯”勋章。吉著名作家钦吉斯·艾特马托夫评价他为“整个吉尔吉斯民族文化传统的代表”。吉政府在比什凯克为他树立雕像。2014年6月,居素甫·玛玛依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7岁。

十、“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使者”胡振华教授

胡振华系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教授,是新中国诞生后成长起来的第一批民族语言知名学者。多年来他从事中亚语言文化教学研究及民间友好工作,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使者”。1953年,胡振华从中央民族学院毕业,赴新疆调研并学习柯尔克孜语,参与创制柯尔克孜文字,并于60年代开始抢救《玛纳斯》。1978年底,胡振华把民间艺术家居素甫·玛玛依接到北京,重新进行《玛纳斯》抢救工作,并向日本、德国、英国等国家介绍《玛纳斯》。1999年胡振华当选吉国家科学院外籍荣誉院士,2002年荣获吉总统颁发的“玛纳斯”三级勋章,被选为吉钦吉斯·艾特马托夫研究院院士。吉两位前总统阿卡耶夫、奥通巴耶娃称胡教授对研究吉历史和语言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胡振华在推动国内东干学研究方面亦有贡献,是中国东干学研究第一人。2009年,他主编的《中亚东干学研究》出版,全面介绍了东干及东干学著作。胡振华教授还是中国开设土库曼语课程的发起人和组织者,多次发表文章介绍中土友好历史,让土民众了解到中国撒拉族是从土迁徙到中国西北部的历史,加深两国之间的感情。2016年3月,土方授予胡振华“中土友谊杰出贡献奖”。

十一、捧起民间炭火的中塔抗疫医疗信息翻译组

2020年4月30日,塔吉克斯坦卫生部宣布,塔国内已经发生新冠疫情。正当不知所措的民众打开社交网站时,才发现网站上已经出现一段段讲解疫情防控知识的视频。视频主人公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说的话却是通俗易懂、倍感亲切的塔吉克语。这些视频出自中塔抗疫医疗信息翻译组。

中塔抗疫医疗信息翻译组成立于2020年4月15日,是一个线上的志愿者组织,由来自中国、塔吉克斯坦和伊朗等国60余名志愿者组成。各国志愿者在线上密切协作,共同完成资料筛选、翻译、校对、配音等工作,依托中国防控新冠疫情相关资料,通过互联网向塔民众普及防控知识。该组织的发起人是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博士研究生闫敏佳。学习塔吉克语的她看到塔民众正面临疫情威胁,与中伊(朗)防疫互助小组的发起人沟通,了解线上志愿者组织的运作模式后,通过公开招募和相互举荐组建团队。结合塔疫情形势和民众需求,翻译组从中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发布的防控知识普及视频中选取60余个主题进行译配。经过数月努力,翻译组编译40余条视频,在塔社交网站获得大量点赞和转发,为塔人民抗击疫情送去了“定心丸”。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专家团队成员在吉尔吉斯斯坦纳伦州的“中吉友谊井”(前)和纪念石碑旁合影

十二、见证世代友好的“中吉友谊井”

在吉尔吉斯斯坦纳伦州与中国接壤地区的一个边防站,吉边防战士被用水难的问题困扰多年。2022年9月,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专家团队在开展中吉乌铁路可行性研究野外勘探期间,应当地边防官兵请求,利用手中设备为吉边防站打一口新水井。喷涌的井水冲出管道的瞬间,现场围观的吉边防战士们欢呼雀跃,掌声、欢呼声在旷野中久久回荡。海拔3500多米处,一口85米深的水井不仅解决了吉边防战士多年来的吃水难题,也让吉人民对未来的中吉乌铁路寄予了更多憧憬,更拉近中吉两国人民的距离。饮水思源,为纪念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吉边防站在井旁树立“吉中友谊井”石碑。吉方专门就此向中方致感谢信,表示“吉中友谊就像这井水一样纯净”。

十三、寻找哈萨克斯坦母亲55年的黎远康

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青年黎怀钰认识了在新疆一家医院工作的苏联姑娘瓦莲金娜,两人真心相爱并结婚生子。新中国成立后,两人响应国家号召,奔赴东北。黎怀钰先后在沈阳飞机制造厂、沈阳矿山机器厂工作,瓦莲金娜带着孩子在长春一所中学教书。1955年2月,苏联向中国外交部通报苏联撤侨方案,居住在中国多年的11万余名苏侨分两批撤回苏联,瓦莲金娜也在其中。夫妻二人被迫分开,当时他们的儿子黎远康才6岁。由于中苏冷战,黎远康同母亲两地相隔。黎远康长大后,千方百计寻找母亲,却始终没有音讯。他将资料托朋友递给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的寻亲节目《等着我》。2009年,栏目组工作人员偶然发现,黎远康的寻亲资料与节目组保存的一份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寻亲资料高度契合。原来,在他寻找母亲的同时,他的母亲也在寻找他。在节目组的大力撮合下,2009年12月,黎远康飞赴莫斯科参加节目录制,他的母亲也来到录制现场。这一年,儿子61岁,瓦莲金娜80岁。这迟到半个世纪的幸福,是中哈人民友好的有力见证。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哈期间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到了这份跨越半个多世纪的亲情,令无数人为之动容。

十四、为中吉民众搭起连心桥的华商杨彩平

1999年5月,为追回一名客户的欠款,杨彩平来到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意外发现一片广阔市场。几个月后,她在当地开设了第一个摊位。随着赴吉发展的华商越来越多,杨彩平组织成立吉南方华商商会并担任会长。2010年6月,吉局势动荡,中国政府派出9架包机撤侨。杨彩平不顾危险,组织车队,将600多名华商接到自己的红太阳市场,聘请保安保障安全,看守货物。

杨彩平在吉积极投身公益,定期组织华商去孤儿院、敬老院慰问,捐助贫困学生。2015年,比什凯克华助中心成立。作为负责人,杨彩平发挥中心的救助帮扶机制,在为旅吉侨胞提供帮助的同时,也向当地民众伸出援手,为残疾儿童建造户外凉亭,为耳聋儿童捐赠人工耳蜗,为村民提供泵水设备。杨彩平和同事们的足迹遍布比什凯克以及周边的儿童福利院、孤儿院、残疾人收容所。谈及未来,她选择继续留在这里,“吉尔吉斯斯坦是中国的友好邻邦,是最早支持和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之一。身处吉尔吉斯斯坦,我们有责任继续提升华侨华人形象,促进两国民心相通。”

十五、中国外交官同当地雇员的患难真情

2013年,在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使馆工作的当地雇员瓦丽娅家中遭遇不幸,刚出生10个月的小孙女因患先天性心脏病需要赴印度治疗。使馆得知此事后,想方设法同印度方面联系,为其找到一家印度医院。当地一家公司承担了手术的大部分费用,但瓦丽娅需自筹赴印路费。使馆为其组织爱心募捐活动。中国外交官对瓦丽娅的遭遇深表同情,纷纷捐款。短短几天,不到20人的使馆就募捐到2100美元。当瓦丽娅从大使手中接过这笔捐款时,哽咽着向大家连声道谢。她说,“我要让我的小孙女永远记住,是中国人给了她巨大的帮助”。

十六、将先进种植技术引入乌兹别克斯坦的中国姑娘王倩

1986年出生的山东姑娘王倩在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习。2009年,因父亲去世,王倩放弃去新加坡留学的机会,弃医从农,回到农村继承父亲的草莓种植事业。王倩深知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注重产学研结合,与“中国草莓之父”姜卓俊教授共同研发了“超早熟无公害草莓栽培技术”,将草莓提前2个月上市,破解了中国草莓断档的行业难题。2017年,王倩把草莓种苗及种植技术介绍到乌兹别克斯坦,在塔什干建起金陆农业产业园。当时,乌草莓只在5月成熟且成熟期只有20天,而在王倩的草莓种植园里,草莓可以从12月下旬开始成熟且成熟期长达6个月。当地人为这位“草莓公主”竖起大拇指。乌总统签发总统令,赠予她154公顷土地49年的免费使用权。

来源:外交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