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星差评,被骂下架,央视竟然“翻车”了

这几年,央视出品了不少神仙综艺。
既有《国家宝藏》《朗读者》这样的文化科普类节目。
又有《你好,生活》这样轻松愉快的旅行综艺。
称得上是老少咸宜,有口皆碑。
前不久,央视又推出了一档全新综艺。
这次是回归老本行——历史文化向科普。
然而让香玉万万没想到,豆瓣评论区竟然出现了一波一星差评
还有人撰写长文开怼,言辞相当激烈。
最热门的几个讨论帖,也都是控诉。
甚至有人建议下架这档节目。
至于为什么要骂,香玉最后会说。
图片
总之,它的确是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央视老大哥,竟然也「翻车」了?
咱们先从节目本身说起——
《典籍里的中国》
图片
从小到大的语文课本里,有一类课文让人又爱又恨——
文言文
人们爱它博大精深,又恨它晦涩难懂。
央视便针对这个痛点,打造了一档文言文科普节目——《典籍里的中国》。
虽然顶着一星差评的冲击,但依然拿到了8.9的高分。
说明大多数观众还是很买账的。
图片
节目最大的亮点,就是把文言文讲得通俗易懂。
形式有创新:百家讲坛+话剧表演
先由专家讲解古籍的文化内涵,再由老戏骨演出其中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节目组请来的学术支持,非常强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所主导,顶级高校、研究所学者亲自讲解。
台前的表演,也丝毫不能拉胯。
领头的就是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
代表作《四世同堂》《生死场》《红玫瑰与白玫瑰》,部部经典。
图片
演员阵容有我们熟悉的老戏骨:
倪大红、吴樾、李光洁、陶海……
图片
倪大红饰演伏生
图片
李光洁饰演宋应星
他们用饱含情感的精湛演技,将观众带入历史的云烟中。
只一抬眸,就能让人无比动容、热血沸腾。
而我们的老熟人撒贝宁这次也没有缺席。
他化身当代读书人,与这些历史人物来了场穿越古今的对谈。
图片
打头阵的典籍,是《尚书》
它最早叫《书》。
「尚」即「上」,意为上古之书。
其作者是上古史官,姓名已不可考。
相传,孔子晚年从3千多篇中选出数百篇精品整理编纂,方便后世学习和传承。
图片
很多人也许都不知道,「中国」一词最早就是出自《尚书》。
统一音律和度量衡,也是由《尚书》最先提及。
它记录了尧舜禹、夏商周的历史。
按时间顺序,全书可分四个部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一共58篇,跨度上千年。
它也因此被誉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图片
节目组精心挑选了几则关于《尚书》的故事,以话剧的形式呈现给观众。
这第一个故事,要从一幅名画说起。
图片
《伏生授经图》唐 王维
现藏于大阪市立美术馆
画中这个人叫伏生
原是秦朝博士,即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员。
秦始皇焚书坑儒,下令禁止民间私藏经书,但他甘冒生命危险携《书》逃回家乡。
途中兵荒马乱、恶徒遍地,伏生的儿子因护书而死。
后来天气转寒,众人忍饥挨饿。
伏生的妻子又不忍烧书取暖,最后冻死在他的怀中。
图片
家破人亡的伏生,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家乡。
岂料这里也是生灵涂炭、朝不保夕。
没办法,他只能把《书》藏于墙壁之中,又匆匆出逃。
等战事平息,一切尘埃落定,伏生已在外漂泊了二十年。
再回乡时,他发现墙内的百余篇《书》仅存28篇
不禁嚎啕大哭,将自己视为历史罪人。
此后他痛定思痛,于耄耋之年重新担起抄录整理,传授经书的重任。
图片
后人称颂伏生: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无法解读。
假如没有伏生一家人的舍命护书、尽力传书,那么后世即使拥有原文,也无法了解其中深意。
毫不夸张地说,他们一家人对《尚书》有再造之恩。
图片
一本无人问津的典籍是没有意义的。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延续至今,就在于它的文化内核根深蒂固且绵延不绝。
别以为古人迂腐,几千年前的观点拿到今天来看也毫不过时。
例如最早的「民本」思想就出自《尚书》: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人民才是国家的根基,只有根基牢固,国家才能安定。
图片
《尚书》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周武王姬发在伐纣之前曾占卜,得到的结果是大凶。
臣子们极力劝阻他发动战争,然而姬发坚持作战,因为他坚信商纣王恶贯满盈,自己定会得到上天的护佑。
得知消息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赶来声援姬发,很多商朝士兵也临阵倒戈,加入了他的队伍。
最终,民心尽失的商朝被一举推翻,周朝开始崛起。
图片
朝代更迭,历史循环往复,但真理不朽。
到了战国时期,大思想家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唐朝宰相魏征上奏《谏太宗十思疏》,其中一条是:「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你看,无论是民贵君轻,还是君舟民水,这种爱民护民的思想古已有之。
《尚书》播出近一个月后,才终于等来了第二期——
《天工开物》
「天工」,即自然的能量。「开物」,即开创万物。
人类利用自然,开发出万事万物。这四个字,蕴含着人与自然相协调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天工开物》一共18卷,包括农业技术和手工业技术。
多达123幅配图,栩栩如生地展现着明朝的工艺水准。
它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图片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宋应星
他从小就是个神童,有过目不忘的本事,熟读诸子百家。
立志做神农,尝遍百草,走遍天下。
初次参与乡试,他就考取了第三名的好成绩,超过了大他9岁的兄长。
图片
如此天赋异禀,定能闯出一番名堂。
意气风发的宋应星,和兄长、好友一道,踏上了进京赶考之路。
然而,宋家兄弟二人,经历六次科考,未能及第
图片
仕途不顺利的宋应星,却另有收获。
这几十年赶考路上,他走南闯北,见识了各地劳动人民的智慧,记录下农业、手工业的各项创新。
来到兄长所在的桐乡,发现了当地人遴选优质蚕种的浴蚕之法。
又从好友就职的军器处,取得了万人敌兵器、西洋大炮的介绍。
图片
集各家之所长,博天下之智慧,写就了《天工开物》。
在好友涂绍煃的资助下,本书得以付梓。
宋应星在序言中写道:
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一位淡泊名利的科学家,将毕生心血倾注为一部百科全书。
这样的情怀,令现代人也为之动容。
改朝换代之时,宋应星的兄长、好友接连身故。
而他得以幸存,继续传承着「实用」的智慧。
图片
在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的指引下,宋应星穿越时间长河,来到现代。
1961年的湖南安江农业学校试验田。
在这里,他遇见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宋应星看着饱满的水稻,倍感惊奇。
而袁隆平则与他分享了自己的愿望:天下富足,禾下乘凉。
这也正是宋应星儿时的梦想。
两位划时代的科学家,紧紧握住了双手。
图片
「国无农不稳,农以种为先。」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把重农固本视为安民之基,治国之要。
一代代人殚精竭虑,致力于提高农业技术,正是为了农为邦本,本固邦宁。
贵五谷而贱金玉」的精神,从未变改。
图片
图片
典籍,是这档综艺的面子。
它的里子则是两个字——传承
当代读书人,传承着伏生对知识的敬畏和保护。
当代科学家,传承着宋应星的脚踏实地、淡泊名利。
片中有一个情节,堪称整档节目的点睛之笔。
从现代穿越到汉朝的撒贝宁,请教伏生:
「《书》到底好在哪里?」
图片
伏生说:
「让后世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阅读古籍,为的是温故而知新。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展望未来。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能在古籍中获得解答。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作为一个普通人即使知道这些,对自己也没什么大用。
其实不然。
一部好的典籍能让读者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不以偏狭的观点看待事物的发展,才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
图片
所谓国家,就是一个个国民的总和。
一个以史为鉴的民族,才能时刻保持清醒,不容易被狂热的舆论、廉价的真理所煽动,从而陷入长久的动荡和迷途。
近年来,央视出品了不少广受好评的文化类节目。
从《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朗读者》《经典咏流传》《故事里的中国》,再到如今的《典籍里的中国》。
它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向普罗大众科普知识
让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通过有新意的、浅显易懂的方式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
虽然,《典籍里的中国》的确像一星差评所说,存在一些争议性的表述。
比如目前反响最激烈的两点:
一是节目中没有明确《尚书》今文、真古文、伪古文三个不同版本的概念;
二是片中出现了宋应星留辫子头的形象,不符合其反清立场。
豆瓣讨论帖
但香玉认为,不必过于苛责。
就让学术归于学界,综艺归于大众。
《典籍里的中国》已经完成了它的科普使命,让古籍活了过来,走向大众。
图片
国学大师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曾这样说:
「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随附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中华文明就是有这样一种魅力,你越是了解,就越庆幸自己生在这片土地。
文言文即使艰涩生僻、拗口难懂,也不能成为我们放弃它的理由。
毕竟,中国的文化内核就深藏在这些浩如烟海的典籍里。
希望有一天,我们每个人都能畅通无阻地阅读经典。
中国的文化,本该由自己人守护。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在看」吧。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