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匠建设美丽家园,特色产业促农增收|乡村振兴看韶关

驱车驶入新丰县马头镇秀田村,沿路上沥青铺就的道路宽阔平整,两旁村居整齐有序。远远望去,两棵400多年的古秋枫树傲然挺立。笔者走访这两棵老树为主题的古树公园时,不少从珠三角自驾而来的游客在此休闲娱乐。

秀田村围绕打造生态秀田、文化秀田、富裕秀田这一目标,建设了古树公园、村文化广场等设施,导入了果蔬种植、古树农庄、体验式休闲观光等产业。在一系列举措之下,曾经破旧的村庄实现了华丽蝶变。

在新丰,像秀田村这样的美丽乡村还有不少。近年来,新丰县按照“规划先行、整体推进、示范带动、体现特色”的工作思路,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精心谋划,稳步推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农民工匠参与乡村“共建共治共享”

秀田古树公园以古树秋枫为依托,以客家文化为底蕴,以田园风光为点缀,形成生态、人文两位一体,新丰县境内规模最大、环境最优的田园观光综合体。

美丽田园的背后离不开当地的农民工匠。据介绍,新丰县培育农民工匠团队承接农村小型项目,进而优化项目实施流程,降低项目建设费用支出, 成功探索构建了标准化农民工匠项目建设模式,有效加快了美丽乡村建设进度。

“农民工匠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工程建设更能适应当地习俗与习惯。而且,农民工匠们把项目当自己家的事情来做,能够把项目做的更好。”新丰县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

据介绍,新丰县积极探索“农民工匠”项目。制定《新丰县关于支持村级组织和农民工匠承接农村小型工程项目的实施意见》,突出“事前竞争、事后奖补”,优化项目管理流程,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每个实施项目可节省财政资金达30%以上,使资金真正有效用在项目本身上,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目前农民工匠项目共申报审批500个,已完工384个,正在施工310个。

目前,新丰县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871个自然村基本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701个自然村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全县共873条自然村,占比80.29%)、57个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全县共141条行政村,占比40.42%)。全县141个行政村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全县村庄保洁覆盖率、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垃圾处理率实现“3个100%”。“云髻乡韵”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项目初见成效;实施“四种模式”“四个利用”做好破旧泥砖房拆除“后半篇”文章,成效做法得到省市领导的肯定。

千亩蔬菜产业带动数百人增收

3月中旬,在新丰县城丰蔬菜基地里,蔬菜长势茂盛。一些农户在田地里收割、一些农户在喷洒农药、一些农户在大棚忙碌......据秀田村相关负责人介绍,新丰县城丰蔬菜贸易有限公司于2009年在马头镇秀田村建立蔬菜基地,此后通过流转层坑村、秀坑村耕地,目前蔬菜基地规模达1200亩,主要有菜心、芥蓝、生菜、奶白菜等10多个蔬菜品种。经过多年发展,秀田蔬菜基地成为新丰县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的典型代表,2019年基地蔬菜产量达9000吨,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

“城丰蔬菜基地聘请常年务工人员超过50人,通过小额扶贫贷款、租地、务工等形式带动超过260人增加收入。据初步统计,2019年带动农户人均年收入达3万元以上。”新丰县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是新丰县通过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缩影。“十三五”期间,新丰县按照“强一接二连三”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茶罐子”“果盘子”“药园子”,建成了新丰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村21个,荣获“国字号”农业品牌2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

依托省级茶叶现代产业园、“一村一品”和省市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新丰县以“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租金+分红+薪金”和“扶贫小额信贷代种代养代销”等带贫益贫模式发展了茶叶、猕猴桃、太空莲、胡须鸡、冬芥菜等特色扶贫产业。

此外,新丰县还挖掘和培育一批饱含乡土情怀、具有超前眼光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民经理人,不断建强、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以产业发展、技术传授、联农带贫等多种方式,辐射带动周边的贫困户脱贫致富。目前,选优出67名作为致富带头人,并已成功培育出探索新农模式的“海归硕士”的潘伟、热衷科普培训的“农技达人”的陈娜、醉心田园经济的“瓜葛夫人”的李启杏等一批80、90新农人,其中“80后”潘志敏的“一企帮多村”模式,直接带动全县141个行政村2000多农户增收致富。

【记者】范永敬

【通讯员】陈志佳 陈欣欣 邓晓璐

古树公园。

蔬菜基地农户在采摘蔬菜。

蔬菜基地里,农户在喷洒农药。

【作者】 范永敬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