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交通“换脸”,群众笑开颜

▲ 白玉县城秋色 by:范河川

随着邮电通信和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长足发展,“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白玉如今已然是网络通千家。班车、小汽车通到家门口,飞机任你游,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

辽西乡是白玉最偏远的乡镇之一,从前阿察镇到辽西乡的公路是一条简易的土路,冬季走过时漫天黄土飞扬,夏天到处是坑洼。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等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经白玉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在辖区矿山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入2683万,完成了辽西乡到昌麦村、达科村、辽西村35.57公里通乡公路建设,实现了畅联内外、通村达户的农村路网体系。

现在走进辽西乡,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通乡公路蜿蜒在山间,一幢幢红白藏房错落有致,山谷间的小山村一改贫穷落后面貌,处处彰显出现代化新农村气象。随着脱贫攻坚的实施和呷村鑫源矿产企业的落地,辽西乡人民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在中央、省、州、县的各项惠民政策的帮扶下,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们辽西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交通方面,以前辽西乡是没有路的,那时的交通工具就是骑马,出行方式就是人背马驮,现在路修好了,去哪里都方便,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还有老百姓经常在这边做生意。”退休干部安江兴奋地告诉记者。安江是辽西乡人,从参加工作开始便在老家辽西和工作地阿察镇之间奔波,在这条路上他都不知道来回走了多少次了,他说他以前从未想过这条路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白玉县通过拓宽“乡间路”、疏通“梗阻路”等举措,不断完善道路交通网,打通农村公路微循环,形成了畅联内外、通村达户的农村路网体系,带动产业提质升级。

每年七八月份是盛产章子菌的季节,辽西的章子菌因个大、味道鲜美受到很多人的喜爱。辽西村的村民罗麦扎也找了一个增收致富的方式。 “我每天下午都会到村口来收购章子菌,拿到甘孜和白玉县城卖,这里到甘孜只需要一个半小时,到白玉县城两个小时,现在交通方便了,去哪里都非常的便捷”。罗麦扎边说边把一筐一筐章子菌放进他的车子里,一天下来他能够收购两百多斤章子菌,除去交通费,一天能挣两三百,这让罗麦扎感到非常的幸福。

昌麦村是辽西乡最偏远的村子,无路、无电、无水,虽然离乡政府只有十几公里路,但是要翻越丛林峡谷才能到达。因为海拔高,牲畜也很难养活,人民群众的生活苦不堪言,在过去昌麦也被称为“孤村”。

今年72岁的老人春更,是土生土长的辽西昌麦村人,看到如今自己家乡的变化老人不禁感慨到,“以前进出村子都只能靠骑马,从麻邛乡骑马到昌麦要两天。那时候,我们都吃不到蔬菜,现在村口会有菜贩来卖菜,村里家家户户都有摩托车,有些还开上了小汽车,生活越来越好啦。”

交通的通畅不仅会打通一方经济的动脉,更为地方的教育教学的发展带了更大提升。对此辽西乡昌麦村的白马青措深有体会,“我们家有三个小孩,两个在白玉城区二完小读书,一个在阿察镇读书,现在我们送孩子上学非常的方便,也能让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我感到非常的高兴。”

如今,交通的便利使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条条崭新的油路,为巩固脱贫攻坚,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原本贫困村庄的经济结构也从在乡内出售畜牧农特产品为主的“单一型”,转变为“走出去”为主的“带动型”,农牧民的收入也持续增加。

随着国道215线、省道458线的修建,通乡、通村联户路的通达,不仅给人们出行提供了更多的便利,而且遍布在沿线各城镇及周边地区的农家乐、民宿、旅店、饭馆等如雨后春笋,成为群众增收的新途径。新农村建设更是随之加快,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移动通信、有线电视、私家车等进入了寻常百姓家,给农牧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变化。

白玉县坚持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

为人民群众铺出了一条条“致富路”和“幸福路”

稻城亚丁景区发布“限量、预约、错峰”入园公告

来源:白玉县融媒体中心 泽仁拉姆 李俊强 朗嘎 扎西曲珍

编辑:岳诗蕊

责编:唐闯

审核:黄良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