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能成为IPO最大项目来源,因为它曾是一个时代

最近几年,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很大一部分曾有过挂牌新三板的经历,以致于都认为新三板已成为IPO的最大项目来源。

比如在科创板,根据国际金融报:

截至2019年7月末,申报科创板已获受理的149家公司中,便有40家为新三板挂牌公司或曾经挂牌的公司,占科创板受理总量的26.85%。在首批25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中,有4家新三板转板企业的“身影”,分别为天准科技、南微医学、西部超导和嘉元科技,占比达16%。

很多人还对4家新三板背景的首批科创板企业持“另眼相看”的态度,不仅如此,目前社会很多人都对新三板背景发生了误解。

今天的主题,不是讨论新三板市场成功与否或改革建议,而是讨论挂牌了或者挂牌过新三板,是否就该被贴上“不上档次”的标签。

只有未经历、未体会或遗忘了那段历史的人,才会有这种想法。

新三板这个市场虽然早在2001年就已存在,但只有2013年扩容后的新三板才是今天广为人知的“新三板”。

从主板市场退市了的公司,以及两个停止交易了的法人股市场(STAQ系统和NET系统,90年代成立的场外交易市场)的公司,需要有一个市场来承接他们的股份转让功能。

2001年,由中国证券业协会出面,协调部分证券公司设了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被称之为“三板”。这个时候的三板市场,挂牌公司都是上述两类“问题公司”,比如水仙、粤金曼和中浩等,以及大自然、长白、清远建北、海国实、京中兴和华凯等。

2006年,三板市场实现了第一次扩容,允许“正常公司”到此新挂牌,但对范围作了严格限制,只接受注册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企业,比如久其软件。

由于允许“正常公司”挂牌,而不再只是“问题公司”,所以用名字作了一个心理划断,以前的叫“老三板”,之后的叫“新三板”。

由于只接受一个园区的企业,新三板发展得不温不火,一直到2013年未扩容前,挂牌企业数量也只有351家。

进入2010年后,国家和社会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越来越重视,希望开辟一个市场用作给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融资的呼声越来越高。

尽管当时全国各省市基本都有自己的股权交易中心,但档次和影响力都不够,大家需要的是一个全国性、威望高的市场,可与上交所和深交所媲美那种。

在新三板基础上建立这个市场,成为了大家最期待的方案,这也符合尚无全国性证券市场的北京市的战略。

因此,2012年后,新三板扩容开始提速。

2013年1月16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正式揭牌运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三家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与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具有完全等同的法律地位。

扩容方案当时有多个,比如扩容到10-15家科技园区、扩容到全国所有国家级高新区等,整个2013年,围绕着新三板扩容方案的探讨和猜想,是当年最热门的财经话题,丝毫不亚于今天的科创板所产生的影响力。

2013年12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国股份转让系统的性质、功能和定位,来了一个巨大惊喜,新三板直接扩容到全国各地,任何地方的企业都可申请挂牌,完全突破了园区限制。

全国一片沸腾,乐观的人把新三板对标纳斯达克,企业、中介机构、投资机构、地方政府等方面的热情都极高。

当然,最兴奋当属中介机构,拿着从协会、税务、工商、经信等渠道获得的企业名单,掘地三尺式的在全国各地寻找项目。

券商、会计师、律师都在快速扩充自己的队伍,还得感谢这个时代,它让很多人实现了做券商投行的梦想,虽然后面岗位萎缩,但至少是一段可贵的经历。

开拓项目的不止券商投行部,还有各级分公司和营业部,有的营业部都在街上摆摊位来招揽新三板项目了。

投资机构为了能多一个退出渠道,也纷纷说服被投资企业挂牌。

政府部门协助游说企业,关键还开出了最具诱惑力的条件,对于挂牌企业,给予政府补贴,基本能覆盖挂牌费用。

在各方的努力下,新三板挂牌实现了喷井,2014年,净增挂牌1216家、年末达到1572家;2015年,净增挂牌3553家、年末达到5125家;2016年,净增挂牌5038家、年末达到10163家;到2017年,净增挂牌依然有1467家。

2014-2016年的这三年,是归属于新三板的时代。

可以这么说,在这个时代已经成规模的企业,基本都接受了新三板的洗礼,对于那部分具备上市潜力但又达不到主板上市条件的企业,大部分都选择到了新三板。

还需要关注一个背景,新三板扩容时,正好是A股历史最长的一次上市暂停期,从2012年10月开始到2014年1月才结束,历时15个月,其间的2015年7月到2015年11月又经历了一次小的暂停。

IPO暂停导致企业IPO上市受阻,形成了所谓的“IPO堰塞湖”,2013年排队家数最高时超过800家,就算后来开了闸,其上市周期也特别长,申请后排队三五年才上市都很普遍。

这种情况,也促使当时大量优质企业先挂新三板,想以此解决融资、套现和规范等需求。

所以,上万家企业挂牌新三板,那是一个时代的选择,我们不能给其贴上“不上档次”的标签。相反,从新三板寻找潜在标的,是进行原始股投资的最便利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