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助贷行业乱象丛生 监管之下行业正逐渐走向合规

财联社(北京,记者 姜樊)讯,助贷已经走到尽头?近日,虽然北京银保监局下发《关于规范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类业务及互联网保险业务的通知》,被业界看作是对助贷行业的迎头棒喝。
但在财联社记者走访时发现,当下无论是线上助贷,还是与之模式相近的线下助贷行业,仍在享受着消费金融带来的一场乱象丛生的盛宴。
助贷,顾名思义,就是以帮助别人取得贷款作为主营业务的生意,这些公司主要通过帮助那些有贷款意向却又不能及时或轻易地在持牌金融机构中获得贷款的客户,从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取得贷款。这类助贷机构不仅有线上服务的平台,也有线下的贷款中介机构。
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助贷本来是门好生意。但在利益的驱动下,这一行业却并非如表面所见:在调查中财联社发现,借款人只要给钱,其贷款资质就有可能通过造假来取得;助贷机构缴纳保证金或承诺兜底,银行对此也大多认可结果,游走在监管红线边缘成了家常便饭。
“虽然监管几次三番强调监管红线,也为此发出很多罚单,但现在银行和助贷机构仍在这么做。”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这已经成了行业心照不宣的秘密了。
贷款资质可伪造?只要付钱 资金用途、流水皆可做
“您需要贷款吗?我们可以帮你拿到银行的消费贷款。”今年5月份,北京白领王强(化名)接到一通自称是“财富XX金融”的贷款助贷公司电话,对方不知从何得知,王强置换房产,并正在计划着如何腾挪出首付资金。
王强告诉记者,自己已有房贷在还款,所以再在银行借消费贷腾挪资金并不容易。“但是助贷公司的人却说有办法,只要交些中介费用,他们就可以帮忙代办,而且贷款可以更快一点下放。”这让王强看到一丝希望。
接下来的事情虽然看起来顺利,却朝着王强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通过协商,客户经理承诺,将这笔贷款的用途做成“房屋装修”,并向一家国有大行申请消费贷款。很快,一笔56.4万元的贷款便打入王强新开户的卡里,但在入卡的一瞬间,8万元的助贷费却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直接被助贷公司划转走了。
“签署合同的时候,我并没有告知任何银行卡信息,且8万块的手续费也高出了我们当时谈的价格。”王强表示,但无论怎么要求助贷机构将原本应该一式两份的合同给他一份,该机构都以各种理由拒绝,且并未提供给王强具体的手续费用清单;而银行方面则称划转是因为其签订了代扣协议。
但王强再度跟助贷公司确认时对方对此回复模棱两可,依然拒绝提供原本签署的合同。最终,双方达成结算协议,助贷公司收取约3万元作为助贷费;而王强则因为害怕助贷机构违规扣款及骗贷问题,将贷款一并还清,并未用此笔贷款资金进行购房。
实际上,在财联社记者走访时发现,贷款资质的造假已是这类助贷机构最主要的服务加价项目。记者暗访多家助贷机构,客户经理均表示可以按照客户的需求以及银行贷款资质来造假。
“不管您申请的是抵押贷款还是信用贷款,流水、贷款用途都能做。”一位助贷机构的客户经理介绍,现在银行贷款资金对进入楼市等领域查处得比较严格,但助贷可以帮着绕道购买汽车、房屋装修等伪造用途,虽然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但最终贷款资金会原封不动地打入客户的银行卡中,完成套现。
而对于流水不够的客户,一位助贷机构的经理表示,只要客户有需求,助贷机构可以帮助客户“养”流水:给客户的账户里打入一定量资金,并有看上去较为正常的交易或进出资金量,这将会让银行审核更好通过,并得到更多的银行信贷支持。
不仅如此,更有甚者连工作证明、结婚证书等代表个人资质的文件也均可造假。“只要给钱,除了央行征信系统里的个人贷款资质等硬性指标,基本上都可以作假。”在记者暗访中,一位助贷机构的客户经理颇为自信,并表示会帮助客户更加快速地得到银行贷款。
助贷无需资质?只要兜底没有任何资质也能做
造假以取得银行贷款,实际上是骗贷行为。如果情节严重,则可能涉及《刑法》中“骗贷罪”等罪名。而骗贷往往是超过了贷款人实际的偿还能力的贷款,或将信贷资金绕道进入明令禁止的行业,比如消费贷资金被违法挪为他用,进入楼市、股市或是违法挪为经营等。
对于银行而言无疑会造成共债上升的风险,如果形成风气或遭遇大面积逾期,将对银行资产质量造成潜在影响。这也是近年来银保监会加大消费信贷等资金挪为他用处罚力度的重要原因。
然而,重罚之下,这种助贷机构依然可以堂而皇之地造假,并一次又一次地成功从银行取得贷款。值得注意的是,财联社暗访的多家助贷公司,普遍并无担保或从事金融业务的相关资质,也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但实质上却在从事着金融、类金融相关业务。
一位熟知助贷模式的资深人士向财联社记者直言,“只要你能交得起保证金或是承诺兜底,就算没有任何资质,银行的贷款就会向你‘开绿灯’。”
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一般来讲,线上的一些助贷公司,会直接与银行签订协议,兜底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协议。也就是说,线上助贷公司介绍的客户如果出现逾期,那么逾期的资金将由助贷公司承担,催收等工作则交由助贷公司完成。而在北京银保监局发布的《通知》中,这样的做法已被列为禁项。
线下的助贷公司与银行合作,也有类似兜底的协议:这些助贷公司往往需要向银行缴纳保证金,一般是每笔贷款3期到6期的资金量。但往往助贷公司会选择按年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有业内人士透露,1元钱保证金大约可撬动4元钱贷款。如果助贷公司介绍的客户出现逾期,银行便会从保证金里扣除。
“银行每次扣钱,助贷公司需要及时补齐,否则便会失去与银行合作的机会。”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为了避免损失,助贷公司都会有自己的风控措施,“毕竟客户更愿意跟助贷公司说真话。”
而与银行合作,助贷公司往往并不能直接向银行收费,只能从客户端收取助贷费用。这也是助贷公司往往肆意添加助贷服务费的原因。
“虽然不能直接说金融机构风控外包,但这样的做法无疑让金融机构的风控意识有所减弱。”北京市网络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车宁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样的合作对于银行而言风险减少,还能减员增效,“但如果连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对风险管理能力都不断削弱,那将是金融市场最大的风险。”
不过,一位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透露,从目前监管层掌握的数据来看,用这种违规行为获得的银行贷款并不是主流,占比并不大且风险可控,但其中风险仍值得警惕。
乱象丛生谁之过?消费信贷爆炸的后遗症
无论是“不得风控外包”、“资金不得违规被挪用进入楼市等领域”,还是“不能与无资质的机构合作”,北京银保监局的《通知》都再度做出了警示。而在此之前,银保监会、各地方银保监局等监管机构已经上述行为三令五申,并加大了相关处罚力度。然而银行与这些造假的助贷公司的合作依旧没有终止,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银行也有银行的无奈。
“每个银行网点的贷款客户经理就这么多,现在又要大力发展零售业务,这意味着每个客户经理身上的贷款任务十分繁重。”一位中部地区城商行人士向财联社记者介绍,一些地方银行的客户经理一个月的贷款任务高达上千万,“如果不通过这种方式提高绩效,银行的绩效考核无法完成。”
近年来,零售银行转型早已成了银行发展的大趋势,消费信贷等个人贷款业务也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在业内人士看来,零售银行转型可谓是大势所趋,且是当下银行发展的正确选择,但在快速发展之下,一些风险便会上升。
银行业绩报告中“零售银行收入占比”的多少常常见诸报端,变成衡量银行零售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之一。而在大力发展消费贷款之后,共债风险问题也被多家银行提及,信用卡、个人消费贷款资金被挪用、不良率上升等问题屡见不鲜,不少银行甚至不得不停下脚步收缩相关贷款资源,浙江等地监管也下发文件整顿个人消费信贷乱象(详见报道《浙江监管全面整顿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严禁资金违规挪用进入楼市》),以遏制乱象丛生的银行消费信贷业务。
“从客观上说,部分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在管理水平等方面仍然欠缺。”车宁表示,人为攀比零售收入数据也造成了当下助贷乱象的客观因素之一。同时,没有成熟完善的征信体系,也让金融机构依靠助贷放款,成了一种被逼无奈的选择。
然而,与大数据合作也在此次北京银保监局《通知》中被提及,并禁止银行等金融机构与违法获得数据的大数据公司合作,同时禁止倒买倒卖相关个人信息。这意味着曾经以“爬虫”等低端技术起家的大数据助贷公司走到了尽头。
不仅如此,在财联社记者采访中发现,寻找助贷造假来获得贷款的人中,有较大比例的客户是小微企业主,尽管近年来普惠金融大力发展之后,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缓解,但仍有小微企业因各种原因无法从银行取得贷款。这类助贷机构就成了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车宁认为,这意味着如何建立更加通畅货币传导机制显得更为重要。
居民杠杆率不断攀升 专家认为需警惕次贷用户风险
“通过造假等违规行为获得银行贷款的客户,很可能是银行曾经认为的次贷用户,银行面临的潜在风险有所上升。但实际上,银行真正需要的是一些有能力、有场景下的大平台积攒下来的优质贷款客户。”车宁直言,此前业界对于“普惠金融”的认知有所偏差,认为人人都有平等的金融服务的权利,但事实却是,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十分便捷地申请到银行信贷,对于一些不善于使用信用的人来说无疑是个灾难:比如为炫耀而信贷等导致过度借贷,这种服务就变成了“枷锁”。
实际上,过去几年,中国的居民杠杆率上升也受到业界的重视。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杠杆率起点虽低,但上升很快且趋势背离:在全球主要发达国家杠杆率下降的趋势下,我国居民杠杆率10年间上升了32.7%。而从居民杠杆结构分析来看,消费性贷款快于经营性贷款,短期消费贷款快于中长期消费贷款速度。部分机构风险暴露并逐步向不良率低的银行与非金融机构风险传导。
“消费观念变卦是推动居民杠杆率上升的重要因素,而新型消费金融行业的快速生长,为居民加杠杆推波助澜。”在日前举行的2019零售金融科技峰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银行研究室副主任王刚直言,在此背景下,要关注居民部门杠杆率提升背后的潜在风险,要重视银行向信用等级较低的次级客户发放贷款,导致信用卡和消费金融领域不良率快速攀升的问题。
此外,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北京银保监局的《通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助贷行业的发展,规范银行相关业务,但归根结底的目的是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资深互金观察者毕研广认为,当下金融消费者、投资者仍然缺少金融知识与意识,这也导致了众多因贷款过度而发生的悲剧故事,“期待未来监管在这方面构架相关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