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晖明谈国企改革困境:现实当中还存在着所有制歧视

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教授张晖明

腾讯财经讯 11月10日消息,由中国国有企业研究院主办、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协办的“2019(第一届)中国国有企业论坛”于11月9日在中国大连举行。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教授张晖明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

张晖明谈到,1992年我国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以后,同时研究出台《公司法》,明确市场经济下的企业,是由出资人注册设立的法人财产权独立的市场主体。但“国家出资”这个概念没有真正确立起来,以至于我们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没有真正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个问题。

到2003年最终确定,企业改革最重要的是寻找出资人,设立代行国有资本出资人职能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他还谈到,过去相当一段时间的改革,政府控股的多个出资人多元出资,最终都是政府,所以多元出资不等于混合所有制,混合所有制一定是不同性质出资人组建的多元所有制。

有人担心混合是否定公有制,张晖明谈到,发展混合所有制与坚持公有制是两个并行的概念,国有资本的出资人与其他不同所有制的出资人共同出资组建设立混合所有制的企业,这里的混合所有制是“用资人”,因为名义的资本所有权与现实的资本所有权(使用权)发生了分离,这种经济关系的演进,在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已经有许多的讨论,而且马克思对于这种分离关系的股份公司,已经有非常直接的论述,他认为股份公司的所有权实现方式是私人资本在社会范围内的扬弃。所以说,坚持公有制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混合所有制是两个不同层次上的事,两者完全可以并行不悖、并不矛盾。

张晖明谈到,诚然,在我们的现实经济生活当中,由于传统体制的惯性,或者说“路径依赖”,在金融、税收、产业准入、政府采购招投标等方面,还存在着所有制歧视,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上加以突破,包括所有制理论、资源配置理论,特别是作为资源配置平台的企业理论,有突破创新,结合对于40年改革开放实践所积累的经验,需要我们将之上升为理论,要用政治经济学方法归纳中国特色企业理论,为国有企业改革开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明确了“两个毫不动摇”,不同的所有制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所以,如何摆脱“路径依赖”,让国有资本的市场身份与其他形式社会资本享受同等权利,从而使中国特色企业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系统性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