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纳入私募基金 破除准入难等隐性壁垒

腾讯新闻《一线》 作者 何西
近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公布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版)》,首次对私募基金行业管理提出明确要求,要金融机构、不从事金融活动的企业,在注册名称和经营范围中原则上将不得使用“基金管理”的字样。
根据清单管理,凡在名称和经营范围中选择使用上述字样的企业,市场监管部门将注册信息及时通知金融管理部门,后者将对此予以持续关注,并列入重点监管对象。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对此表示,此前由于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在工商管理注册与协会登记备案衔接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不衔接,容易导致监管套利,产生监管盲区。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以“基金管理”名义从事私募基金业务的机构违背行业发展规范,误导、欺诈、利益输送等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甚至出现了以“私募基金”为名的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等行为,有损于私募基金行业的声誉形象。
不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也强调,清单并非提高了私募基金的准入门槛,并不是设置准入许可或禁入规定。其目的在于通过纳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对私募基金进行规范,在全国实行统一的准入标准、统一的监管措施等,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将应属于市场主体的“自主权”赋予市场主体。
清科研究中心董事总经理符星华解读称,私募基金纳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是“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史上一次重大的改革,将带来深远而积极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一方面市场监管部门与行业监管部门将对打着“私募基金管理”旗号却并不从事相关业务企业的监管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对于真正从事该业务的企业,市场准入将更加透明公正,准入的隐性壁垒将进一步消除。
近年来中国私募基金行业迅速崛起。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底,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的规模达到9.38万亿元,占到总规模的70%左右,已经成为行业中坚力量;在协会存续登记的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有14802家,管理基金数量达到35492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