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望丨香港IPO再现疯狂:机构抢货阿里 投行人称每天见的人都翻倍

过去这个星期,香港几乎所有的机构投资者都在疯狂寻找阿里巴巴的上市保荐团队中金公司,想要“抢货”:都希望能够从阿里巴巴上市中分得一杯羹。

腾讯新闻《潜望》作者罗飞 发自香港

这是香港资本市场最热闹的一周:阿里巴巴(9988.HK)11月26日上市,腾讯新闻《潜望》获悉,现在锁定下单金额已经超过1000亿美金。阿里巴巴在执行绿鞋后,募资额为134亿美金,将成为香港资本市场有史以来第三大的IPO。

过去这个星期,香港几乎所有的机构投资者都在疯狂寻找阿里巴巴的上市保荐团队中金公司,想要“抢货”:都希望能够从阿里巴巴上市中分得一杯羹。

在这种大项目面前,大机构占尽优势。腾讯新闻《一线》获悉,包括险资在内的一些大机构早早地与阿里巴巴上市团队锁定额度。

对于小型的机构投资者来说,要拿到阿里巴巴的额度则非常难。阿里巴巴的“货”都集中在保荐人中金手里。更有知情人士透露称,在此之前,阿里巴巴上市团队为马云朋友圈的机构投资者特别留出了些额度。

阿里巴巴自11月8日确定上市时间表以来,整个中环投资者都变得更加繁忙起来。

过去这一个多月,香港的资本市场在沉睡了大半年后终于被激活了。中环的金融人也都感慨终于可以忙碌起来:因为在过去的10月,共有20家公司在港交所主板挂牌。

韩涛将当前香港IPO市场形容为“疯狂的时刻”。他在香港从事与香港IPO有关的工作近十年,对于当前的IPO热潮也颇为意外。

人人都在讨论IPO打新。他及其所在的团队玖富证券打新事业部将过去一个月打新数据做了一个整理:超过3万人参与打新的项目就超了7个,其中最疯狂的当属中手游,竟然有超过9万人参与打新。

另一组数据也侧面证明了过去这个月香港IPO市场的热闹:韩涛经手的打新孖展就将近5亿港元。而在此之前的七八九三个月,他所在机构的孖展资金不足5000万港元。

也就是说,过去这月,韩涛及其团队负责的打新孖展增幅是过去一个季度的三倍还多。

类似状况,也发生在胜利证券负责机构客户的周乐乐身上。整个7月和8月,周乐乐手上没有任何客户参与打新。但是,过去的10月,周乐乐手里客户的订单远超预期,甚至超过了上半年之和。

这种疯狂始于10月10日,即鲁大师(3601.HK)在港挂牌。

低估值和小盘股,点燃香港IPO市场

韩涛在鲁大师确定以2.3-3港元招股时就非常清楚,这是一个值得打新的“票”,尽管他从未参与该公司的任何路演会。

这是因为,该定价意味着鲁大师的估值约8倍左右,这是近一年多在香港资本市场罕见的互联网公司已个位数的倍数估值。鲁大师是一款专门为个人电脑以及智能手机提供硬件和系统评测及监控的软件,主要营收来自广告。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鲁大师的散户认购超额270多倍,认购人数达到了3.02万人。这是今年第一个新股认购人数超过3万。上一次受追棒的新股则需要追溯至平安好医生(1833.HK)。

但是,用韩涛的话来说,平安好医生带给认购新股的投资者“一万点”伤害:次日跌破发行价54.80港元,盘中最低下跌超过10%。这让以孖展认购为主的打新者遭受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这次,鲁大师则不一样:首日股价涨幅高达218%。这也是今年以来港股新股首日涨幅榜的榜首。与此类似的,新股德视佳(1846.HK)首日涨幅一度超过100%。

“打新的人只要赚到钱了,市场气氛就不担心起不来。”挂牌前一天,鲁大师暗盘交易涨幅最大超过50%。

这是因为,这批公司过聆讯都在9月或者甚至更早之前。彼时的香港资本市场囿于外部客观因素出奇的安静。出于对订单不够的担心,很多公司都在过聆讯之前开始频繁进行非交易路演,其中包括后来暴涨的德视佳。

韩涛表示,过去这段时间暴涨的新股都有共同的特征,即募资额低的小盘股,比如鲁大师募市值12亿港元左右,资额度仅1.6亿港元,低于其现金储备。

多位不愿具名的大型机构投资者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打新股的话,只适合小盘股,募资额度不超过5亿港币。用他们的话来说,“资金池小才能够炒得动。”

10月份在港交所主板挂牌的20家企业,有16家的募资额在5亿港币以内,这也是能够带动打新基金热情的因素之一。

更甚是,腾讯新闻《潜望》曾获悉,在市场遇冷时,这些上市公司在路演时被频繁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能否保底收益”。

实际上,这是违规的,但是一些不愿具名的金融圈人士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这在香港中环金融圈并非秘密,有时候为了能够按时完成发行,一些投资人和公司会以口头约定的方式确定保底方案。这些保底方案其中就包括了对于上市首日涨幅的承诺。

但是,腾讯新闻《潜望》从未获得与此相关的实证。

疯狂的散户和被激活的投资者

周乐乐和韩涛一样,10月是他们过去一年中最忙的一个月。他们对接投资者的频率远多过之前的9个月。

韩涛在10月第二周以来,几乎每天都会被数十个电话催问关于孖展事宜。韩涛在玖富证券香港负责散户投资者,其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安排散户的孖展。

在鲁大师之后,他所有的散户投资者群都变得活跃起来。他数千条的微信里,绝大多数都是与投资者申请打新孖展有关的内容。

用韩涛的话来说,散户的热情被激发出来,除了之前在打新中尝到了获利的甜头外,更为重要的是第二季度整个香港市场遇冷使其压抑太久了。

韩涛提供的数据显示,10月,玖富证券的新增客户涨幅远多过之前的三个季度。他甚至用2015年时A的散户热情来形容当下香港的打新热潮。一些曾经的老用户账户一直很安静,却忽然在10月都活跃起来。

现有的数据显示,10月份散户认购超额100倍的新股不在少数。在韩涛的朋友圈,散户们以10月份打新获利若是不够50%都不好意思提。

忽然活跃起来的还有中环的机构投资者,在长达一个季度的安静期后:这些机构投资者也被激活了。

软库中华公司投行ECM团队负责人赵涛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10月份每一天见到的投资者比之前都翻倍。因为他需要带着新股公司外出见投资者。

更有意思的是,一位大型机构投资者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过去这个月,绝多数工作日其微信步数经常都是2万步起即15公里,之前的三个月基本都是维持在5000步以内。这是因为,其日常在中环见公司管理层路演以走路为主。

和散户热情高涨不一样,在阿里巴巴11月8日确定路演之前,机构投资者相对还是谨慎,整个10月,其持币观望为主。一位不愿具名的机构投资者对腾讯新闻《潜望》透露称,一些看起来散户认购很热的新股却最后机构订单不足。这是因为他曾在截单前接到某新股公司上市团队的电话让帮忙临时“补单”,以确保发行完成。

但是进入11月,则全然不同了:香港资本市场第二大募资额的阿里巴巴终于要上市了。

几乎所有的机构投资者都在盯着阿里巴巴保荐人中金公司的信息。散户的情绪相对则要好很多。用韩涛的话来说,阿里巴巴赴港是二次上市,对于散户来说首日赚钱的幅度很低。

尽管各自在打新上的策略不同,但是不管是机构投资者还是散户,最后能够赚到钱的才是大赢家。

香港证监会启动“围飞”调查

在香港资本市场成为赢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原因之一就是香港证监会的时刻监督。

11月6日,香港本地媒体东方日报称,多家券商忽然遭到香港证监会“上门”查询,传言称此与近期香港打新“围飞”有关。这些券商大多都活跃于新股包销业务。

“围飞”指的是在新股上市时,不管是机构认购还是散户认购额度都集中于少数关联人手中。按照上市流程,在新股认购结束后,招股公司需要当日上报监管机构,按照要求最少须有100名股东。

但是,实际上,监管对于机构投资者也有要求额外的要求,即绝大多数机构订单不可集中于部分投资人。

10月21日,香港证监会副总裁梁凤仪公开称,确实留意到近年来一些规模较小的新股公司,股权相当集中,尤其一些募资额度不大的公司,相对于上市成本来说,显得不成正比,因为这些公司根本不需要新资金,甚至在上市有一段时间便将控股权易手,或注入重大资产。

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类似的情况在10月新股中确实存在。10月第四周挂牌的一家公司,市值约10亿港元,其募资额仅为1亿港元左右,但是上市费用则近5000万港元,最后开盘当日出现了“惊险1小时”,即开盘涨幅高达190%,随即就跌破发行价。

这家公司正如梁凤仪所言属于上市后便会移控制权的。上述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实际上早在挂牌之前已经将壳出售于内地某商人了。也就是说,这相当于是一只“新壳股”。

但是对于部分投资者来说,这些都是未知的。对于这些现象,梁凤仪在此之前也表示,证监会将联合港交所研究新股股权集中的各种原因。

正因此,也有不少投资者称,打新市场实际是和“赌场”类似:靠运气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