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丨朱晓红:深圳楼市只是“人工加热”,虚火过度

文/腾讯财经《灼见》特约作者 朱晓红(中国豪宅研究院院长)
遭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袭,全球经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形势十分严峻。置身于全球经济体系中,中国经济、中国房地产行业也会产生连锁反应。
当前的国内楼市,一方面是知名房企全面启动降价、打折、发红包,全面促销,甚至破天荒地动用网红卖房;二是诸多地方政府出台新政,“大尺度”的公开救市、稳市。这意味着在受疫情影响,楼市的日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难过,这是非常残酷的现实,盲目乐观,故作从容无济于事。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楼市又呈现另一番光景。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提供的数据(2020年1-3月份房地产数据)显示:
*中国房地产开发累计投资21963亿元(去年同期是23803亿元)同比仅降7.7%。其中住宅累计投资16015亿元,仅下降7.2%。
*截止3月底,全国房地产企业计划总投资高达766029亿元(去年同期还是681061亿元),增长数高达12.5%;其中全国40个重点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计划总投资421020亿元(去年同期380119亿元),有10.8%的增长值。
*房地产开发投资实际到位资金,从年初累计己突破10万亿元大关,企业手握100418亿元流动性资源(上年同期是95316亿元),也增长了5.4%。
*资金来源方面,主要靠上年末结余资金66852亿元(上年同期是56368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8.6%。本年度实际到位资金33566亿元,(上午同期是38948亿元),同比-13.8%。
以上数据表明,房地产行业受疫情影响虽然存在,但比其它传统行业要小,房企投资意愿有增无减,后面的9个月追补从而达成预期目标,仍有可能。
从分城来看,既有城市不惜出台刺激政策旨在稳定楼市,同时又有深圳等城市房地产监管部门紧急出手整治乱象。此外,还有传言“苏州60秒卖了12亿”,“杭州再现万人摇号购房”……这一连串消息叠加似乎坐实了后疫情时期房地产市场报复性反弹?
事实并不如此简单。
深圳楼市故事多,有传闻称某高端楼盘一月惊爆三次售磬,甚至有少数项目买房要花万元以上“茶水费”,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但深圳住建局出台针对性的治理措施,至少说明并非空穴来风。深圳恐怕确有虚火过度、市场混乱之嫌。
就我观察而言,呈现“小阳春”现象的杭州、深圳等城市只是“人工加热”,虚火有余。相反疫情对房价的影响虽然具有滞后性,但也开始体现。由中国房地产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有121个城市3月份二手房价环比2月份下跌。北上广深3月份二手房价全部下跌。其中,上海下跌5.85%位居四大一线城市跌幅榜首位,每平跌3401元位居全国首位。
以我多年连续考察深圳豪宅市场为例,深圳项目虚火常常有。虚火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可燃物(有炒作题材的亮点,比如地段不错或价格洼地);二是助燃物(房企炒作,比如大湾区规划布局题材);三是明火(一部分客户购房意愿迫切,加上数据造假)。三个条件一凑奇,虚火一定熊熊燃烧。
就目前来看,所谓“日光盘”,多数是因疫情时期存在的存量蓄客,开盘后集中、定时成交的结果。这不仅深圳有,其它城市也有,早已不足为奇。在敏感时期,敏感城市发生,产生轰动效应是一定的。
而且,深圳外来人口比例较大,住房自有率太低,无房户太多,青年人占比较大,激情亢奋响应度高,造势效果好。另外,毗邻香港的深圳楼市,有一批训练有方,实战经验丰富的炒作大师,会炒能炒,加上刚需不少,有钱人居多等诸多因素叠加,使得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实心的木头没与空心的竹子在燃烧中交相辉映,往往使得先虚火后真旺。
如上所述,虚火与恶意炒作有关,但此风不可涨。长此以往,改变购房者预期,不仅会助长购房者非理性消费,助推房价快涨、猛涨、飞涨,还会让已经退场的投资客、炒房客卷土重来,重新入场,最终导致“房炒不住”。
面对虚火现象,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大舆论正面引导,告诉购房者,什么是虚火,什么是真旺。强化市场监督曝光,让楼市真假小阳春,大白于天下;还需要重拳出击,打击各种形式的虚假广告,虚加宣传,不真不实不当言论。虚火现象,有链式效应,环环相扣。必须见招拆招,精准打击,问责到底!
另外,深圳是全国三大豪宅市场之一,也是豪宅项目的示范地。相比上海、北京的豪宅市场,存量相对较少,去化相对较快,而且在开发空间与市场空间的增速、增幅方面占有优势。因此,深圳的豪宅更不应该助涨炒作之风。
在产品与服务上要学上海的精细周密;在智慧社区与科技系统应用方面要向北京、杭州学习;在市场运作方面要更加规范,不以炒作为能事,诚实卖豪宅,卖真正的豪宅。深圳是一个不断进步的城市,希望豪宅市场在深圳住宅产业方面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当前一定要与绿色建筑及大健康产业结缘。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