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函透露奇葩私募“神操作” 宁波两家私募接连被点名

告别野蛮生长的阳光私募,近年来发展迅猛,但从最近监管发布的警示函来看,违规私募也不少,奇葩操作更是层出不穷。

具体来看,有的私募基金合同缺失基金出资数额等必备要素,甚至部分投资者认购份额未填写,有的私募目前无办公场所和全职工作人员,还有私募的销售人员为投资者代持基金产品,而且该投资者持有的基金份额还不满100万元……

不少业内人士感慨称,私募机构太多了,其中掺杂着很多小私募和伪私募,打着资产管理的幌子进行地域性的宣传和募资,合规风控不到位,违规操作更是五花八门,投资者需谨慎考量被监管出具警示函的私募机构。

宁波两家私募接连被点名

中国证监会宁波银监局近日发布了关于淳石资产管理(宁波)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

信息显示,淳石资产管理(宁波)有限公司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公司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的信息不完整、不准确。

二、公司在部分基金产品推介材料中存在夸大宣传的情况。

三、公司未对部分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进行评估;对部分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评估时日晚于基金合同签署时日。

四、公司销售人员为投资者代持基金产品,且该投资者持有的基金份额不满100万元。

五、公司未就部分基金产品重大事项变更向投资者进行信息披露;公司部分基金产品未按基金合同约定进行信息披露。

值得注意的是,里面提到了销售人员代持基金产品,而且投资者基金份额还不满100万元,这显然违反了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的规定,而且还是在签了基金合同之后才评估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这种操作实在是无法容忍。

沪上一中型私募的董事长表示,私募基金投资数额大、期限长、风险高,只能向合格投资者进行募集。按规定,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而且进行投资的单位净资产不得低于1000万元,个人投资者金融资产不得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3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但很多违规私募都会变相降低投资门槛或者公开进行资金募集,其目的可能并非资产管理,因此投资者需格外小心。

中基协网站显示,淳石资产管理(宁波)公司旗下备案产品多达41只。

其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施文捷曾公开表示,淳石要做的是成为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行业的百年老店,而不仅仅是一颗短暂划过的流星,淳石要做的是为每一位客户,每一位员工,每一位股东负责,而不是为了市场份额,不计成本,涸泽而渔,淳石资本创始人兼董事长姚伟示也曾多次强调风控的重要性。

如今看来,这些承诺不禁让人有些质疑。

另一家被点名的私募机构为宁波鼎锋海川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资料显示,其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部分投资者缺少合格投资者资产证明材料;向部分风险承担能力不匹配的投资者销售基金产品。

二是部分基金产品未按照合同约定进行信息披露。

三是部分基金合同缺失基金的出资数额等必备要素;部分基金合同投资者认购份额未填写。

中基协官网显示,宁波鼎锋海川是一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旗下备案产品多达42只,而全职员工数仅为4人,最离谱的是基金合同里连出资数额都没写清楚,投资者认购份额也没填写,这波操作真是让人瞠目结舌。

芜湖顶峰投资5宗违规

证监会网站安徽证监局于7月14日公布了关于对芜湖顶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警示函显示,该公司存在五个问题,其中提到的“无办公场所和全职工作人员”令人惊讶。

小编查询中基协官网发现,芜湖顶峰投资并非刚刚成立,而是在2014年1月就已成立,2015年3月登记备案,但直到现在旗下产品仅有一只,半年报和年报均有两次未披露。

进一步查询其企业信息可知,芜湖顶峰投资的实际控制人为冯凌,此人作为实际控制人的公司还有十余家,大多数为投资管理公司。

私募都要“长点心”

上述被警示的违规操作看起来虽然可笑,但其实都是给投资人挖的一个个坑。

一位私募机构董事长表示,私募是一个需要高度自律的行业,与公募基金相比风险外溢性较弱,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将合规作为头等大事,提升自我核查能力,这不但有利于避免自身风险发生,更能为投资人的资产提供有力保障,否则会对投资人造成伤害。

“很多小私募为了好募资,就承诺收益或者保本,还变相降低投资门槛,这都是私募行业的毒瘤,随着监管力度加大,已经有所好转,投资者也在逐渐成熟,但很多私募的合规风控能力还需提高,投资人也要通过中国证监会网站、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网站关注被处罚和警示的私募机构,避免踩雷。”

格上理财数据显示,2019年协会办理了1072家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注销手续,其中主动申请注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479家,未按要求完成第一只私募基金产品备案被注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97家,因违反协会自律规则被注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496家。

而今年上半年,据小编不完全统计,协会注销的私募管理人高达360家,可见监管力度持续趋严。

沪上一位私募合规总监直言:“私募都要自己长点心,不要越过警戒线,不然很有可能就被处罚甚至注销,监管现在对违规行为可以说是零容忍,因此在产品认购、合格投资者认定、基金经理交易、资产管理、产品赎回等环节都要严把风控关。”

编辑:张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