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内参|“集中供地”之下,房企大佬们的拿地逻辑会变吗?

《地产内参》栏目由腾讯房产运营出品,旨在复盘房地产行业内每天的要点资讯信息,成为勤劳的地产人人手一份的资讯参考。
今日热点速览:
“集中供地”之下,房企大佬们的拿地逻辑会变吗?
随着2020年财报陆续发布,房企线上业绩发布会也在轮番举行。除了业绩、经营指标、盈利能力外,在业绩发布会上,22个重点城市采用“集中供地”政策,也是各家房企管理层们被问及最多的问题之一。在业内人士看来,与“三道红线”一样,“集中供地”必将加速房企的分化。
事实上,“集中供地”的推出,意味着调控收紧,土地市场的游戏规则变了,其对市场和房企影响几何,一直是业内不断探讨的问题。
对此,很多房企高管在业绩发布会上都表示,对“集中供地”的调控政策非常支持。其中,碧桂园常务副总裁程光煜表示,该政策使得房地产朝着更加平稳健康的方向发展,有利于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而且,这也是稳定市场的很好的措施,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安排投资节奏和相应的资金安排。
综合房企高管的观点来看,22城“集中供地”对于相对聚焦一二线的企业更为关键,在土地供应集中期,能否有充足的现金流筹备“粮草”至关重要。此外,集中供地有望加速房企的分化,虽然对大型房企拿地策略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对中小房企影响会更大,促使更多的企业联合拿地成为必然。
面对正在实施的集中供地土地政策,各家房企也做好应对的准备。保利置业董事总经理王健表示,在集中供地的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将加强在公司招拍挂以外获取土地的能力。此外,王健认为,市场将会有更多、更好的收并购机会,保利置业也会积极地关注。
对于“集中供地”,中国海外发展行政总裁张智超认为,中海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和机遇,未来将充分利用财务的稳健和保障力度,把握住市场的机会,无论是在投资空间,还是在收并购上,都会积极关注市场和行业的机会。
除了拿地规模不减外,更多企业开始追求有质量的土地储备,并且合作拿地趋势进一步加强。其中,刘伟亮表示,正荣地产更加看中权益销售规模,2020年其权益销售比例提升到55%,预计2021年权益销售比例能达到60%左右;去年正荣地产的40多宗地中,有接近一半以上是合作项目,未来可能会选择两家最多三家公司合作拿地。
在土地市场热度居高不下的背景下,22城“集中供地”无疑是要给市场降温,最大化地避免“抢地潮”出现。而对于在22城深耕的房企来说,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而机遇也将并存。随着土地新政落地,房企大佬们新的拿地模式或将上演。
集中供地政策相继“赴约” 房企多元化投资谋稳健增长
集中供地政策相继“赴约”,“缺货”已久的广州率先打响四个一线城市“第一枪”。22个重点城市中,青岛、天津等地之前已相继公布。
据悉,审慎成房企主要态度,不少房企管理层表示将注重多元化拿地方式,在降档等相关新政要求下,寻求稳健发展。
今年2月底,有消息称四个一线城市及南京、苏州、杭州、厦门、福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青岛、济南、合肥、长沙、沈阳、宁波、长春、天津、无锡18个二线城市开始实施“两集中”供地政策。
所谓的“两集中”,即“集中发布出让公告,集中组织出让活动”,全年将分3批次集中统一发布住宅用地的招拍挂公告并实施招拍挂出让活动。
市场普遍认为,该政策有利于“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的实现。某TOP20房企投资总监称:“集中供地会让房企拿地更加谨慎,前期做好准备工作,有针对性地去争取自己最擅长的地块,毕竟在某一时段可以用于投资的资金量有限。”
供地风格生变下,房企应如何应对?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孙宏斌称,不调控,地价比房价涨得快,开发商赚不了钱,老百姓也买不起房。不调控,对谁都没好处。
应对,成了行业内普遍思考的问题。融创中国在2020年年报中的表述是:公司将密切关注集中供地政策的推行和带来的影响,审慎把握公开市场的机会。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以地产开发为核心主业,保持地产主业的均衡高质量发展,加速提升“地产+”业务的竞争优势。
银行涉房贷款2020年度仍较快增长 建行兴业招商邮储均表态将控制增速
2020年最后一天,央行、银保监会下发《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下称《通知》),以2020年12月末为界,对银行房地产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占比提出上限要求,并对全部银行分为五档进行管理。
经梳理已发布2020年年报的第一档、第二档银行数据发现,包括建设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等5家银行的部分指标超标。其中,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两项占比上限均超标。
“下一阶段,要保持贷款平稳增长、合理适度。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日前,24家主要银行参会的信贷结构优化调整座谈会提出该要求。
最近几天,多家银行在业绩发布会或在财报中纷纷表态,今年将继续落实监管政策要求,合理控制房地产领域贷款增长,保障房地产信贷业务资产质量稳定和量价平衡。
商业外溢 2021年北京将新增70万平方米零售面积
3月30日,房地产服务和咨询顾问公司戴德梁行发布《2021年一季度北京写字楼零售市场报告》显示,2021年北京零售市场预计将有70万平方米左右的新增零售空间,项目多位于非核心商圈。戴德梁行北区商业地产部主管孟祎认为,未来,城市更新仍将是盘活城市存量商业、提升零售市场项目品质的主要方式。
根据报告内容显示,2021年一季度,北京零售市场暂无新项目入市。截至2020年末,全市优质零售物业总存量维持在1445万平方米,其中购物中心存量达1260万平方米,占比超过87%。同时,一季度各商场新店开业数量及店铺升级更新有所减少,新店开业还是集中在核心商圈且多为品牌首店。另外,汽车体验店也成为了购物中心当下关注的主力业态。
万科2020年营收净利稳健增长 城市更新和TOD成为新竞争优势
3月30日,万科发布2020年年报,业绩稳健增长,实现营业收入4191.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9%和6.8%;开发经营业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7041.5亿元,同比增长11.6%。根据同日披露的分红派息预案,2020年公司拟合计派发分红145.2亿元,同比增长23%。
在坚持稳健经营的策略下,万科保持了长期有质量的发展,为股东创造了持续稳定的回报。根据历年核心数据显示,万科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近1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9%,加权平均ROE连续10年维持在19%以上,并已连续29年现金分红,自上市以来的分红累计达到836.9亿元。
为股东创造回报的同时,万科始终保持了健康的财务状况和良好的抗风险能力,为迎接管理红利时代做好了基础准备。截至目前,万科已实现了经营性净现金流连续12年为正,信用评级长期保持行业领先。具体到2020年,万科持有货币现金1952亿元,为一年内到期有息负债的2.4倍;净负债率仅18.1%,并保持了连续20年低于40%;国际三大评级机构标普、穆迪、惠誉分别维持万科“BBB+”、“Baa1”、“BBB+”的信用评级,评级展望均为“稳定”。
同时,万科已在城市更新、TOD等领域逐步建立领先的竞争优势。年报显示,万科近年打造的深圳南头古城、上海上生新所、广州永庆坊、北京望京小街等多个城市更新项目,让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焕发活力,成为了所在城市的文化新地标,受到当地政府和居民的认可。在“轨道+物业”的TOD模式方面,万科提前布局,近两年开发运营的深圳臻湾汇、上海天空之城、杭州天空之城、重庆天地等多个项目也已成为所在城市的TOD综合开发代表项目。此外,万科还参与了一批旧城改造项目,按当前规划条件,权益建筑面积约363.4万平方米。
世茂集团锁定3300亿元销售目标 “三道红线”零踩线转绿档
“回顾2020年市场,地价持续上涨,拿地利润率面临挑战,房企竞争比较焦灼。”3月30日下午,在2020年业绩说明会上,世茂集团管理层表示,世茂集团2020年实现合约销售额3003.1亿元,2021年可售货值约5500亿元,按照60%去化率计算,即可完成3300亿元年度销售额,目标增速10%以上。
根据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底,世茂集团(以下或将称世茂)实现收入1353.53亿元,同比增21.4%;期内毛利396.67亿元,同比增16.2%;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126.28亿元,同比增长15.87%;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90港仙及特别股息每股20港仙,全年股息每股1.80港元。
截至2020年底,世茂权益前土地储备约8175万平方米,货值约13800亿元,同比增长6%,遍布超100个核心城市,434个项目。在货值分布上,一二线及强三四线城市货值占比达90%。其中,大湾区货值3950亿元,长三角货值3450亿元,核心城市群储备充裕,抗风险能力强。
面对房企“三道红线”、房贷“两道红线”等房地产金融调控政策,世茂成功由“黄档”转“绿档”,将各项金融风险指数控制在安全线以内。截至2020年底,世茂集团净负债率下降7.1个百分点至50.3%,已连续9年维持在60%以下;资产负债率(扣预收款)68.1%;现金短债比1.16倍。
“‘三道红线’指标已经内化为公司资金管理的指标,目前世茂已经是绿档房企。”世茂集团执行董事、财务管理中心负责人汤沸表示,世茂还将持续提高销售力度,增加权益,推进“大飞机”战略,发力多元化,多举措实现资本结构的优化。“三道红线”有利于规范行业发展,对于高运营房企是利好,世茂的优势也会越来越明显。
净利率下降、错失千亿、高管出走 弘阳地产面临新考验
在错失千亿的同时,弘阳地产盈利能力下降。回顾2020年的财报,弘阳地产的营收同比约增长三成,净利润同比增长13.4%,但是,毛利率和净利润率都已经连续4年下降。对于弘阳地产联席行政总裁袁春而言,未来更需要苦练内功,来提升弘阳地产的盈利能力。
与此同时,弘阳地产更看重“有质量的增长”。在弘阳地产召开的2020年业绩会上,袁春还表示:“弘阳已经进入到50强的阶段,未来有质量的增长更为重要。接下来关注核心竞争力和稳健有质量的增长。”
据财报显示,2020年,弘阳地产实现合约销售金额865.0亿元,同比上升32.8%;签约均价由2019年的13283元每平方米上升至2020年的14622元每平方米,同比上升10.0%。
虽然销售额上涨三成,但是错失弘阳集团董事长曾焕沙定下的千亿目标。早在2017年,曾焕沙曾经提出“2020战略”,即2020年完成千亿目标,地产实现“千亿规模”,商业完成“百店计划”,物业成为品质领先的社区综合服务商。
而当初携手加盟弘阳地产的明星经理人也相继出走。去年年底,“股肱之臣”张良请辞。而新年伊始,何捷、蒋达强等高管也相继离开。目前,由曾焕沙从圈内挖来红人袁春接任执行董事、联席行政总裁。在此次业绩会上袁春表示:“弘阳已经进入到50强的阶段,未来有质量的增长更为重要。接下来关注核心竞争力和稳健有质量的增长。”
在弘阳地产的业绩会上,袁春表示:“未来,希望能够在规模增长的同时,通过收并购、商住联动的拿地,包括聚焦深耕的管理效能的提升,融资成本的进一步优化,使得盈利能力在行业保持一定的竞争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