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石库门首尝抽户改造:抽离部分居民释放空间

  摘要:完成此次修缮改造,能否顺利“抽户”是关键:为何要抽户?原则如何确定?遇到了哪些意外?

  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百年石库门里弄承兴里小区内,近一半弄堂被两层楼高的护墙板围住,里面是一排搭着脚手架的旧式里弄,施工人员正在忙碌着。“拆掉脚手架,露出老里弄的真容,就漂亮啦!”一位施工人员说。

  承兴里是上海首个实施“抽户”改造的石库门小区:即在消除房屋安全隐患与保留保护石库门风貌与里弄肌理的同时,部分居民以解除租赁关系的方式搬离原址,为留下来的居民释放改造空间,原来还在使用手拎马桶与合用厨房的不成套住房,将因此有了增设独用厨卫的空间……实现石库门的“留房留人”。记者获悉,目前实施“抽户”改造的是承兴里小区中的一排旧里建筑,30多名居民在解除租赁关系后已告别原址。在其他旧里居民暂时搬离后,黄浦区对旧里进行了封闭式修缮改造,预计今年年中完工后,留下来的120多户居民就可回搬“新房”。

  完成此次修缮改造,能否顺利“抽户”是关键:为何要抽户?原则如何确定?遇到了哪些意外?记者日前走进承兴里,听属地街道与修缮改造方负责人讲述“抽户”之难。

  是否实施“抽户”,主要由居住密度决定

  承兴里主门头位于黄河路281弄,处于上海市历史风貌保护街坊,其内有多幢建于上世纪20到30年代的砖木与混合结构的新旧里弄式石库门建筑。小区整体肌理完整有序,但房屋因年代久远、使用过度,已呈破败状,绝大多数居民还在使用手拎马桶与合用厨房,生活品质差。2018年起,黄浦区在承兴里分期分批推进“留房留人”的新探索。

  与施工中的旧里一墙之隔的,是两排红砖褐瓦的新式里弄。黄浦区对这两排新式里弄率先启动修缮改造。在全体居民暂时搬离后,修缮改造方对新里进行保护性修缮改造。在外观上,新里建筑保留了石库门的风貌与元素;在内部,从楼道到居民家中全部被整修一新,居民实现了“拎包入住”。重要的是,改造后,在保留原有居住面积的基础上,为每户居民新增了面积为3.5平方米的独用厨卫,解决了他们生活上最大的不便。改造完成后,2019年6月,103户居民陆续回搬。

  去年6月改造完成后的新里,居民已经回搬,入住率很高。(海沙尔摄于2019年6月)

  现在的新里(左侧)

  记者采访这天,阳光正好,两排新里中的朝南房间,几乎每个窗外都挂着晾晒的衣服,足见居民回搬入住率之高。在现场,一户住在新里的居民告诉记者:改造后,房屋自住与出租都是不错的选择,如今租金比改造前涨了两三倍。

  正在施工中的旧里,在修缮改造后将达到与已完成的新里同样的改善程度。不过,不同于新里,旧里在居民搬离、开始进行修缮改造前,需要完成“抽户”这一关键环节。承兴里属于公租房,所谓“抽户”,就是有部分居民自愿解除公租房租赁关系,彻底搬离原址。

  是否实施“抽户”主要由房屋的居住密度决定。南京东路街道副主任张晓杰告诉记者,相比率先完成改造的新里,旧里的居住密度更高,2000多平方米空间内有7户单位、150多户居民,平均每个单元内有6户人家。而修缮改造要保留保护原有风貌,建筑“不能长高、不能长胖”。经测算,无论在内部如何调整,都无法满足为居民增加厨卫的空间需要。因此,在旧里修缮改造前,必须先降低居住密度。

  抽户兼顾多方利益,体现改善性与公平性

  上海石库门的“抽户”改造,此前并无先例。什么样的家庭可以被“抽户”?“抽户”原则如何制定?

  经过调研,黄浦区确定对四类情况的居民优先考虑“抽户”:处于原始公共部位的、设计方案需要的、居住密度特别高的、面积特别小,同时既要体现改善性也要体现公平性,兼顾抽户居民与留下来的居民在得益上相当。

  参与“抽户”实施的黄浦置地(集团)有限公司承兴里试点项目经理王新宇介绍:旧里中有的房屋居住面积只有四五平方米,改造后即便增加3.5平方米的独用厨卫,也很难改善居民的居住品质;有的房屋位置处于两层楼的夹层中,层高非常低,人在其中都站不直,这个房屋位置又属于原始公共部位,在改造中需要被整体调整掉。一般对这些情况的居民家庭,我们都考虑优先“抽户”。

  正在改造中的旧里(右侧)

  改造前的旧里(右侧)(唐烨摄于2018年7月)

  “抽户”原则确定后,项目组面向旧里居民召开了宣讲会议,向他们解释了旧里在修缮改造前必须“抽户先行”。

  根据测算,旧里改造需要650平方米空间,7户单位全部抽离,还需要以与部分居民解除租赁关系的方式释放再300平方米左右空间。对留下的居民,房屋在修缮改造后,可以免费住进品质提高的房屋;对“抽户”的居民,将按照一定标准、根据居住面积大小,给予相应的货币补偿。“此次修缮改造以居民协商为基础,只有抽户居民与留下来的居民达成协商后才可实施改造。”

  按照抽户原则,项目组“圈定”了优先考虑的30户左右居民家庭,并给他们一一打电话,告知他们是优先考虑抽户家庭。居民对居住条件改善的诉求很强烈,有两户居民当天就跑到了项目组办公室了解情况。不过,但当得知抽户家庭的补偿金额低于征收标准时,两户居民离开项目组办公室后就没了下文。消息很快在其他居民中传开,没有居民再主动上门来询问抽户的事情。

  张晓杰说,由于“抽户”此前并无先例,所以当时居民对于“抽户”不太理解,认为被“抽户”家庭的补偿标准应与征收标准相当。但承兴里综合改造主要方式为房屋综合修缮改造,并不适用于房屋征收相关政策,在货币补偿方式上无法按照征收标准实施,同时还要兼顾留下来的居民与抽户居民在得益上的公平性。“抽户”居民拿到的补偿金额要低于征收补偿标准,但要明显高于在市场上售卖房屋的价格。

  走还是留,帮居民算好经济账与情感账

  没有居民主动上门,项目组就走进一户户居民家,向他们解释“抽户”为什么制定这样的补偿标准,同时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

  “走进去后,我们才发现,居民考虑抽走还是留下,在考虑经济得失之外,还有着非常复杂的情感需求。”

  如,有户居住面积只有五六平方米的居民家庭,在优先“抽户”考虑名单上,但这户居民坚决不愿意“抽户”。他表示“自己住惯了市中心,而拿到补偿款后自己无力在市区购房”,即便因房屋面积较小,改造后生活品质提高有限,自己也愿意留下来。“我们要改善居民困顿的蜗居条件,但也尊重他们故土难离的心理。 ”张晓杰说,我们尊重这户居民的意愿,没有对他进行“抽户”。

  有对兄弟两户人家,不在优先考虑抽户的名单上,却主动要求“抽户”。原来两兄弟一直有矛盾,想分开住;但房屋承租人是他们过世的老父亲,房屋要上市交易,必须先更换承租人。两人相互不信任,更换谁做承租人,另一个人都不放心。他们觉得“抽户”是个机会,房屋不用经过上市交易的流程,就可拿到货币补偿,之后两人可以各自购买房屋,分开住。“一些有家庭矛盾、邻里矛盾的居民想抽户的意愿比较强烈。”

  就这样,既算“经济账”又算“情感账”,项目组将优先考虑抽户家庭名单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开展群众工作。

  “居民都明白这是改善居住环境的机会,只是在留与走之间要考虑很多因素。一旦居民理清了‘抽户’改造到底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心结就慢慢打开了。”居民陆续来签约抽户,仅用两周时间,就达到了释放面积,在总体资金还略有富裕的情况下,项目组最终还多签下了两户有强烈抽户意愿的居民,为修缮改造进一步释放空间。

  旧里居民签约搬迁情况表公示在小区显眼处

  整个“抽户”过程公开透明,也是确保“抽户”成功的关键。“我们按照统一标准执行,口径前后一致,一把尺子量到底,取得了居民的信任。”张晓杰说。

  老建筑专家阮仪三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民居留存着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传统的邻里关系,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留存。让住在石库门里面的人,特别是与石库门有‘血缘’关系的人留下来,才能将石库门的文化更好地留存下来。”上海还有很多有人居住的石库门,由于居住密度过高,修缮改造后也难以满足现代人居民需求。承兴里“抽户”改造的留改探索,将为更多居住密度过高的石库门改造提供有益经验。

  项目组正在对承兴里新一期的修缮改造排摸居民意愿。围着新里与旧里有一圈沿街石门库,居民户数更多、房屋情况也更复杂,修缮改造不仅会涉及“抽户”,还可能会变动居民的房屋位置、朝向与楼层。但因为有了新里、旧里几幢“样板房”的示范,在前期情况排摸中,沿街石门库中有70%以上的居民愿意修缮改造,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当时新里与旧里前期调研的同意改造率。

  抽户居民的女儿:

  “母亲在世时,对于抽户还是挺开心的”

  70多岁的顾雷萍出生在承兴里旧里的一间小屋内。她的父母带着顾家五个兄弟姐妹,曾一起蜗居在一间7.6平方米的老房内。居住空间逼仄、没有独立厨房的不便,自不用说,使用手拎马桶更是顾雷萍年轻时的“噩梦”。得知此次旧里修缮改造需要“抽户先行”,顾家兄弟姐妹一商量,帮承租人——95岁的母亲做了一个决定:抽户、搬离。

  “我们居住的房子条件非常差,差到保姆都不愿意到我们家来服务。”顾雷萍告诉记者,他们五兄妹长大后成家立业,先后搬离了旧里,后来父亲去世了,母亲就独自生活在老房里。

  每次看到年迈的母亲要走过陡峭的楼梯倒马桶,严冬酷暑也要站在室外简陋的搭建厨房内做饭,下雨天要在地方摆五六个盆子接屋顶漏下来的雨水,她都觉得非常难过。但几个兄弟姐妹又没有能力帮助母亲改善生活环境。

  10年前的一个冬天,85岁的母亲下楼时脚下一滑,重重地摔了一跤,就此瘫痪在床。顾家兄弟姐妹轮流照顾母亲,却仍照顾不过来。他们想请个保姆帮忙;但四五个保姆上门,一看到她家的居住情况就打了“退堂鼓”,都不愿意来服务。

  无奈之下,顾家兄弟姐妹将母亲送进了养老院。顾雷萍的母亲一直拿着低保金,远远不够支付养老院的护理费,兄弟姐妹就一起出钱补足了护理费。但随着物价的上涨,养老院的护理费从10年前每月2000多元一路涨到了去年的每月5800元。几个兄弟姐妹都退休了,家庭条件也非常一般,这两年每月补足护理费感觉有些吃力了。另一方面,母亲为子女承担自己的护理费也感到不安,经常“吵着”要一个人回到那个陋室居住。

  得知旧里修缮改造前会有部分居民被抽离,几个兄弟姐妹想到:抽户后,拿到的补偿可以为母亲支付养老院的费用,让母亲可以安安心心地养老。顾雷萍告诉记者:“母亲这套房子抽户后,拿到的补偿金额要比房屋到市场上交易要高。有了这笔钱,可以解决母亲养老的后顾之忧。”

  令人遗憾的是,顾雷萍的母亲在抽户签约后去世了。但顾家兄弟姐妹还是很感谢政府部门为改善老房作出的努力,“母亲在世时,对于抽户还是挺开心、挺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