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篮首进世界前八背后 来自一场中国式阴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杨毅侃球

撰文/徐济成

凡事都讲究个前因后果,“黄金一代”的故事,要从1988年说起。

那一年,中国篮球的传奇名宿钱澄海卸任国家队主教练一职,由孙邦接替。孙指导来自于以“小快灵”著称的南京军区男篮——在很多对中国男篮历史的描述里,孙邦指导都是被忽略的。他因为生病,在男篮主帅位置上仅有两年时间。但他给中国男篮打下的印记,不可磨灭。

有人可能说了:孙邦的小快灵也不新鲜呀,中国男篮不一直都是小快灵吗?

确实,在钱指导治下,中国男篮在面对欧美球队的时候展现的是小快灵,但面对亚洲球队时,中国队则习惯于利用身高优势慢下来打。孙邦指导则是一经上任便将小快灵进行到底,任你亚洲欧洲,我们就是要比你更快、更灵。你回过头看,是孙邦指导奠定了中国男篮后10年的风格基础。

孙指导给男篮开的药方见效极快。1989年亚锦赛决赛,就在北京,面对老对手韩国队,中国男篮打出了风卷残云一般的快攻,狂胜对手30分,以102比72的比分拿下亚洲冠军。面对老对手李忠熙和许载,前锋王非独得30分,不停的以速度战反击飞扣。去采访那场比赛的新华社记者曲北林老师在他的文章导语里这样写道:扣篮!扣篮!再扣篮!

然而不幸的是,孙邦指导在不久之后查出了肝癌,不得已从国家队主帅的位置上退了下来。在来自吉林的王长友指导短暂地担任教练,并顺利赢下1990年北京亚运会金牌之后,中国队迎来了蒋兴权时代。与此同时,另一位传奇人物——宫鲁鸣也从国家队的球员转换为教练组成员。

蒋、宫二人一方面延续了孙邦指导对于速度的要求,另一方面他们也对中国队进行了持续的升级。蒋指导极其看重球员的投射能力,从选人开始就选能投的,进入国家队之后又是针对投篮一通猛练,最终到了赛场之上,他也鼓励大家要多投篮,敢于投篮。

自此以后,中国队完成了从“小快灵”到“高快准”的转变,快字当头,中国男篮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比赛风格在此时被正式确定了下来。

蒋指导带队的方式在现在看来很“老派”,当时他提出了“三从一大”的指导思想,即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再加上大运动量训练。您听听这名字,一听着就像上世纪的东西。蒋指导对球队实行军事化管理,每天训练五小时,每周休息半天,其余时间全部待在训练营里,要出去需要请假并且保证按时归队。

他的带队方式引发了一些队内老队员的抵触情绪,蒋指导则一不做二不休:我带队就这样,你不高兴可以走。蒋兴权提拔了一批年轻队友,替掉了队里那些不服管的老队员。

因此来到队里的这一批年轻人,让我们记下他们的名字:孙军、郑武、胡卫东、吴庆龙、巩晓彬……此时他们或许并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将会永远被铭刻于中国篮球的殿堂之中,后世习惯于称他们为中国篮球的“黄金一代”。

黄金一代首次在世界舞台上亮相看上去成色似乎并不高,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队7战皆负,排名第12,甚至输给了非洲球队安哥拉。蒋指导仅仅带了两名老将,分别是核心后卫孙凤武和内线的宋立刚。从成绩上看,这显然是一届失败的奥运,但我们需要注意一件事:当时中国队内有22岁的单涛、23岁的巩晓彬、21岁的胡卫东、23岁的孙军……这是一支名副其实的青年军,球员的平均年龄只有25岁,是所有球队参赛中最年轻的。巴塞罗那奥运会,就是这一代中国男篮用来长见识和交学费的战场。没有巴塞罗那的7战全败,就没有两年后的世锦赛突破。

两年以后,当这些经过历练,明显准备得更好的年轻人登上了前往多伦多的班机时,在前方等待他们的是94年世锦赛名副其实的“死亡之组”,对手是美国男篮梦二队、西班牙和巴西。

从纸面实力上看,巴西队是三个对手里中国队取胜机会最大的。可就是这个对手,在仅仅一周之前刚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办的友好运动会上狠狠“虐”了一把中国队。

这就是蒋指导的拖刀计,他给巴西人设下了陷阱。这是一次典型的中国式“阴谋”。当时蒋指导面对巴西,没有尽遣主力上场,而是让以防守见长的前锋“拼命三郎”张劲松来打主力后卫,同时也没有让队员们祭出平时最擅长的整体防守战术。

显然,这一系列的举动是为了迷惑巴西队。这招拖刀计实在拖的有点儿猛,最终中国队以52比101的比分惨败给对手49分……当时国内得知消息后,一片哀鸿。虽然与巴西相比实力占劣势,想过会输,但没想到会输得这么惨,欧美强队的强度和节奏让中国队极为不适应。新华社报道还引用郑武的话说:对手反击的速度非常快,往往是巴西队刚刚抢下篮板球,他们的前锋就已经冲到我们的前场腹地了。

但事实上,这场计划中的惨败并没有让中国队失掉信心,反而诱发了巴西队的轻敌思想。一周以后,两队在世锦赛赛场上狭路相逢,巴西队并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将是一支脱胎换骨的中国队。

中国队的整体防守极大限制了巴西队的反击,同时蒋指导不断使用2-3联防和1-3-1联防的交替变化,使得巴西队在阵地战进攻中的成功率明显下降。

巴西队万万没有想到,这个一周前刚刚被他们痛宰的“鱼腩对手”在半场结束时居然领先自己8分。下半场,南美洲冠军发起了疯狂的反扑。可他们发现这支中国队不仅是防守强悍,进攻也极具侵略性。

胡卫东和吴乃群两位身材消瘦的运动员频繁杀入对方内线制造杀伤,他们两个人全场29次站上罚球线。虽然下半场巴西队一度将比分反超,但凭借辽宁后卫吴庆龙的关键三分以及胡卫东两记金子般的罚球,中国队把比赛的悬念维持到了最后。

常规时间结束前8秒,中国队仅落后两分。此时素有“外战内行”称号的郑武在底角接球,他先是一抬手晃飞了扑上来的巴西球员,再运了两步球后紧接一记急停跳投。随着球空心入网,中国队将比赛拖入加时。

加时赛中国队迎来了胡卫东的大爆发,他一个人独得10分。反观巴西队则逐渐丧失了斗志,中国队用一波攻击打乱了对方的阵脚,最终以97比93的比分获胜。经此一役,中国队彻底终结了世界大赛逢欧美强队不胜的历史。赛后年轻队员们意气风发,郑武说:“虽然我们不敢自称为强队,但是我们已经可以战胜强队了!”

首战击败巴西让中国队士气大振,他们一下子就看到了杀出死亡之组的希望。第二场面对梦二队,中国队选择了战略性放弃,将全部精力集中在与西班牙的生死大战之上。

赛前两队都是一胜一负,摆在双方面前的选择很简单——赢或者回家。中国队上半场依旧派出了常规首发,可两队的确存在实力差距,靠常规打法无法获得优势,比分被越拉越大,半场中国队落后对手15分。

中场休息,蒋兴权对球队的阵容和打法做出大胆调整,用善于投篮的吴庆龙替换擅长控球与组织的阿的江,尽所有可能地利用中国队的投篮能力,孤注一掷力拼西班牙——自孙邦指导起所强调的快,蒋兴权指导一直在打造的准,在下半场20分钟之内展现的淋漓尽致。

当年的吴庆龙——是的,就是如今看似大腹便便的吴指导,但他曾经号称亚洲第一攻击型后卫,在面对韩国队时奉献过单节砍下21分的疯狂表演。下半场中国队将自己置之死地,也不讲什么战术了,就是把球运过前场,无论谁拿到球,利用队友掩护一有机会就坚决出手投篮。中国队的反扑,像浪潮汹涌,投!投!投!

下半场的中国队犹如勇士附体,有三分空位就投三分,没三分在罚球线附近找机会中投。吴乃群率先投开,他在罚球线连投连中,在他的带动之下,中国队的投手群展现出恐怖的火力,在下半场打出了47比30的比分。

西班牙队原以为胜负已定,早早换下了主力,后来眼看着形势不大对劲,又急忙把主力球员纷纷换上场,但是投疯了的中国队已经不可阻挡。又是关键先生郑武,他在最后时刻用一记补篮帮助中国队锁定胜局。最终中国队以78比76的比分险胜西班牙,昂首从死亡之组出线。

中国逆转西班牙的那场比赛,是北京时间的一个中午。当时中国篮球并没有今天这种关注度,大家都出去吃午饭了,只有为数不多的人一直守在电视机前关注比赛。我就是那为数不多的人之中的一个。当终场哨声吹响的时候,我在办公室里,像万里之外的他们一样跳跃和欢呼,虽然并没有人和我分享。

25年之后,提起那场比赛,有一个细节令人印象仍然十分深刻。由于转播信号的原因,声音传输比画面快,现场解说宋世雄老师的声音总是领先画面几秒钟。整场比赛,观众都是先听到宋老师用独特的嗓音喊出:球进啦!然后才从画面中看到中国队命中投篮。

那一天,宋世雄老师的声音仿佛是一种预示,不但预示着中国队将首次杀入世界大赛的八强,同时也预示着属于黄金一代的光辉岁月已然到来。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