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嘉:男篮第13人有多苦?李楠其实比谁都清楚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于嘉

昨天跟大家分享了两个不懈努力的年轻人的故事,比他们的年龄大将近一倍的我,特别羡慕他们在这样的年龄,有这样的勇气和动力,不惜一切代价向着自己的梦想和未来发起冲击。这大概就是我们和他们年龄相仿时,所说的“与命运的搏战”吧。其实现在想想,“与命运搏战”这件事未必真实地存在,喏,比如坚定的宿命论者认为:每个人命运的剧本其实早就已经写好了,无论你是信服也好,抗争也罢,不过是体现出的状态和形式不同,结果以其实已经是笃定的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都会产生类似的思维定式,也就没有了那许多所谓的抵触与抗争。与世无争,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争也没有用,这似乎是更被推崇的超然姿态。

那么,那些努力付出的每分每秒,那些和命运搏战的每一个回合,那些拼尽全力坚持的点点滴滴……到底有什么意义?

在这支中国男篮当中,应该没有人会比可兰白克·马坎体会得更加深刻。

了解可兰的人都知道,他自我要求极为严格。无论是日常的训练,还是比赛当中的态度,任何时候都经得起推敲。就不必再说他在今年总决赛时门牙受伤还继续比赛的事儿了,从来国家队报到直至现在,他的门牙也没有修复。如果你觉得这样的事情是特殊个案,那么如果你仔细观察,就连赛前训练的细节,可兰都非常注重:昆山四国赛中国男篮三战全胜获得第一名,可兰每场都没有上场机会,但他一定是赛前练球,最后一个投射完毕回归队伍当中的,而且那个投射绝对会是一个定点三分。可兰明白这支队伍需要自己贡献什么,所以他非常努力,非常投入,不希望浪费任何一点点时间。对着镜头,可兰说:“牙再怎样都是临时的,这种机会并不是每次你都能获得的。”

我非常理解可兰,毕竟他的国字号之旅还没有真正走上一遭:2014年仁川亚运会是24岁的可兰白克第一次入选国家队大名单,在亚运会之前他遗憾落选,当时他接受采访时说:“自己会在这段时间内多付出一点汗水,多付出一点东西,为后续多做一些准备。”2015年中国男篮征战长沙亚锦赛,可兰白克是电视机前的观众,他听着离家乡遥远的长沙响彻体育馆的《歌唱祖国》,看着队友重回亚洲之巅直通里约。2016年出征里约奥运会,他是中国男篮12人大名单之外的第13人,离入选只差一步——2017年红蓝两队集训名单出炉,可兰又一次入选了大名单,但不站在世界大赛的舞台上,这条路就不算完整。

曾经有人跟他开玩笑说,他三次没入选最终是因为每次都选择身披13号战袍,而13离12永远都差那么一步;但可兰却每次仍然选择13号,他说他不信命只信自己,三次落选反而让他更加倔强。男篮合练已有数月,即将出征世界杯,以及有可能打进的东京奥运会。可兰期待自己成为12人当中的一员,但能不能最终成行,他依然是那个态度:“我毫无保留,无论如何我都是中国男篮的一份子,我要努力和球队一起进退。”

无论什么级别的比赛,每一次暂停,可兰都是中国男篮第一个从板凳席上跳起来,和走下场的队友击掌的人。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姚基金慈善赛的时候:比赛有一项特殊规定,第三节是姚基金希望小学的小朋友们唱主角的比赛,每次小朋友的小篮球打进矮篮筐之后,都有可能把篮网带起卷到篮筐上;而每次这样的情况发生后,可兰都是中国男篮第一个冲到场边一跃而起,把篮网打下来,让比赛继续正常进行的人——无论他是否最终留在这12人的大名单里,他都认定自己是其中的一分子,自己要用所有的实际行动来捍卫这个群体的荣誉。

这一点,李楠指导也许最有发言权。

2004年中国篮协决定为中国男篮聘请外籍主教练,先期带领球队训练的是立陶宛主教练尤纳斯,后期则是“银狐”哈里斯。在尤纳斯带队期间,正值李楠伤病复发,按照球队传统习惯,都会给老队员一些优待:比如说训练量降低,甚至可以多休息几天;又比如说根据伤病部位减少一些投篮训练,在体能储备和力量训练方面多花一些精力……但尤纳斯的训练要求极为严格,不但不能有任何特例,甚至对老队员的要求比年轻队员还严格还苛刻。李楠回忆说,当时自己确实有非常强的抵触情绪,觉得外教完全不尽人情,自己也很难和教练有任何沟通的改善,索性就申请离开国家队,还能少受点儿罪。

但真到该做决定的时候,李楠反而踌躇了:毕竟这是他已经效力将近十年的中国男篮,就这样闷头一走了之没个交待,自己都没法儿说服自己,倒不如咬牙跺脚就这么拼命练下去。要是教练一直这样,真有那天把自己轰走,也认了,毕竟对自己对中国男篮都算尽心尽力了。这一坚持不要紧,反而让尤纳斯认识了真正的李楠。后面的故事各位也都知道了,李楠作为年过三旬的老将,作为中国队的队长,连续参加了2004和2008两届奥运会,尤纳斯离开中国男篮的时候,曾经骄傲地说:“我的队长是个真正的战士。”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一个人也都有自己追逐梦想的方式。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好坏是非对错,需要的只是让自己在追逐过程当中不断明确:追逐的方式与结果,是否是自己内心里认定的。在我们亲眼见证的中国男篮历史上,就有很多这样类似的故事——

2002年世锦赛莫科成为最后一个落选者,自己躲在宿舍里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他跟自己说,如果再来一次机会,绝对不会让它旁落,于是2004年和2006年,他参加了奥运会和世锦赛;2003年亚锦赛决赛逆转韩国助球队夺冠的功臣焦健,成为2004年奥运会男篮的第一批落选者,球队出征雅典前,他把一颗红宝石交给领队匡鲁彬指导,焦健说除了盼着它给球队带来好运,还希望这颗红宝石能带着自己的心愿,和球队一起登上奥运舞台。还有从1996年亚特兰大到2004年雅典,每次都奋战到最后一刻才落选的老将范斌,也是为了和大家相同的梦想而痴心不改。

对于未来有可能和“中国男篮”产生关联的年轻球员们,如果扪心自问做不到所谓的清心寡欲与世无争,那么就请再多努力一点,像可兰一样坚持。

免责声明:腾讯体育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