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正青春·一线故事】刘羲檬:妈妈在哪,家就在哪
光明日报 2022-06-05
作者:本报记者 张士英

刘羲檬(右)给妈妈喂饭。孙阳摄/光明图片

扫码微视频 看一线故事

【奋斗者正青春·一线故事】

“叮铃铃”,午间下课铃一响,刘羲檬第一个冲出教室,蹬上自行车,出校门,穿马路,向校外的出租屋奔去。已经过了一上午了,她惦记着给妈妈翻个身,带妈妈上个厕所,做午饭喂妈妈吃,再给妈妈按摩下,缓解疼痛……

刘羲檬是哈尔滨师范大学东语学院一名大三学生。学校、家、照顾妈妈,是她21岁人生轨迹的全部。

“没有女儿,我活不到今天。”校外的出租屋里,妈妈含泪说。“妈妈是家里照明的灯,只要这盏灯亮着,我就不会迷失方向。”羲檬轻柔地为她擦掉泪水。

妈妈王艳春患有严重的类风湿,肌肉无力,生活不能自理。单亲家庭的刘羲檬打3岁起,便开始学着照顾妈妈,撑起一个家。

“灶台可真高呀!”踩着两块砖头,4岁的小羲檬勉强够着。“油冒烟了”“鸡蛋快下锅”……按妈妈说的,一步步来,当她把一盘热腾腾的西红柿炒蛋端来时,以为妈妈会开心地笑。没想到,妈妈却一直掉眼泪,“第一次炒菜,可能太难吃了。”小羲檬天真地以为,“妈妈别哭,下次我做好吃点。”听着女儿的话,看着她被油烫得起泡的小手和额头燎焦的头发,王艳春的眼泪更汹涌了。

上学后,家离学校远,小羲檬便开始在学校和家之间来回奔跑。有一次,跑得太急,她重重摔在水泥地上。看到胳膊、膝盖渗着血,一瘸一拐回到家的女儿,妈妈心疼地自责:“还不如死了得了,省得拖累你。”“妈,我不怕摔倒,不怕累和苦。但我怕没有你呀!真的害怕呀,怕有一天推开门,再也看不到你了。没有你,我就没有家了。”母女俩抱头痛哭。

买菜、做饭、洗衣、理发、按摩、拔火罐……小羲檬一天天长大,会做的也越来越多。除了悉心照顾妈妈,她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在妈妈眼里,女儿从小就喜欢读书:“一些好心人知道我们娘俩的情况后,经常捐款,还买些吃的、穿的和书到家里来,别的她一眼不瞅,拿起书坐在小板凳上看得可认真了。大伙儿都说,这孩子以后准能有出息。”

“靠知识改变命运。”妈妈说的话,刘羲檬一直记在心里,不管多苦、多累,她从未落下一节课。“只有努力读书,将来自食其力,才能让妈妈过上好日子。”她说。

苦尽甘来。2019年,刘羲檬以523分的成绩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攥着录取通知书,母女俩紧紧抱在一起,喜极而泣。上一次,娘俩这么高兴还是多年前搬进政府给分的廉租房里。

“我去上大学,妈妈怎么办?”喜悦过后,烦恼随之而来。县里提出一个周全之策:“找一个条件好的老年公寓,钱,我们出。”妈妈极力赞同:“捆了孩子这么多年,她从来没有像同龄人一样出去玩,逛街,交朋友,该让她自由了。”

可高三时的一次经历让刘羲檬至今心有余悸。一天,下晚自习回家后,羲檬看到妈妈脸色苍白,浑身冒冷汗,听邻居阿姨说,妈妈刚刚发病,幸好及时联系到她,吃了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妈妈的身体只有我最清楚。”她决定,带着妈妈上大学。

“羲檬,走读申请我看到了,你安心来读书,剩下的事情交给学校。”看到老师发来的信息,刘羲檬心里一暖,助学金解决了学费问题,老师提前帮着租的房子与校园仅隔着一条马路,非常方便。“后来才听说,老师跑了好多家中介。看,这房子明亮又温馨。”羲檬说。

大学生活,刘羲檬过得忙碌而充实:“我想想啊,校外兼职、学校食堂兼职,学院团支书、组织部的部员、学生工作站站长,一年半修完了四年的辅修学分。”扳起手指,露出掌心,小时候被刀割伤的痕迹还在。

马上大四了,问及未来的就业选择,羲檬说,她想当一名教师,“小时候想当医生,医好妈妈的病,上学后,遇到了老师,是他们改变了我的理想”。

羲檬还清晰地记得小学时的一件事:年根儿前的一个晚上,下着鹅毛大雪,风像小刀子一样刮着脸。小羲檬趴在窗台上,望着家家户户挂着灯笼,大人领着孩子放鞭炮,热闹无比,正失落时,看见远处有一个“雪人”正深一脚、浅一脚朝这边走,越来越近。

“是李老师。”小羲檬兴奋地叫着给老师开门。“给你们娘俩带点饺子、水果,还有热宝……”老师从袋子里一样样往外掏,一旁的羲檬和妈妈吧嗒吧嗒掉眼泪。“别哭,孩子,有老师在呢,今后有啥困难就和老师说。”李老师一把将她揽在怀里,真暖和啊!

饭卡里无故多出的钱、减免的试卷费、寒冬的一件羽绒服……从小学到大学,几任老师的默默关爱犹如那个冬天的夜晚,让她觉得自己并不孤单。“我也想像他们一样,给学生传递温暖。”刘羲檬笑着,露出浅浅的梨窝,“我刚参加完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面试,离当教师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妈妈在哪,家就在哪。我要感恩生活,为了妈妈这盏灯亮着,这么多人伸出呵护的手。”“生活没你想得那么好,也没那么糟,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会因一句话而流泪,有时也会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夜晚,看着妈妈熟睡的面庞,听着她均匀的呼吸声,想着生活一点点变好,刘羲檬在朋友圈写下这样的话。

(本报记者 张士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