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震,雨夜!四川宜宾震区百姓灾后第一晚,小男孩眼角噙泪入眠

图片
6月18日晚上8点,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双河镇广场安置点,消防战士在搭建救灾帐篷。摄影:付丁
截至18日16时,四川宜宾市长宁县6.0级地震已造成13人遇难,199人受伤,当地共记录到M2.0级及以上余震77次。
震后过去24小时,救援依旧在继续。
图片
两个孩子在帐篷前吃泡面。摄影:付丁
图片
妈妈在给孩子喂饭,小男孩的脸上被蚊子叮了几个大包。摄影:付丁
图片
地震过后,长宁县城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大雨,一直持续到夜间,气温骤降,灾民在安置点排队领取救灾物资。工人日报
图片
晚上10点多,大雨越下越大。摄影:付丁
图片
6月19日凌晨1点,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双河镇广场安置点,老百姓正在搬运救灾物资。工人日报
图片
受灾民众在搬运被褥物品。工人日报
图片
民兵在搭建救灾帐篷。工人日报
图片
33岁的退伍军人向辉正和一队民兵一起搭建帐篷。地震发生后,身在宜宾的向辉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参与救援。18日凌晨3时左右,他就到达了长宁县。“如今,群众防震减灾的意识明显提高了,社会救援力量也比以前更规范有序。”向辉说。工人日报
图片
在广场西侧的双河中心卫生院帐篷里,25岁的医生谢子鹏很是忙碌。地震发生后,他和值班护士杨珊不顾余震的危险,第一时间从晃动的房屋中转移出3名行动不便的患者,并及时抢运出救援物资和药品。“救人是第一位的,能帮一个算一个。”工人日报
目前,四川省市两级抗震救灾指挥部迅速调集3000余人陆续到达灾区,开展人员搜救和生命救援。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从成都和泸州调派3支共50余人的应急医疗队,连夜赶到灾区开展救援工作。
图片
救灾帐篷里,老百姓在话着家常。虽然余震不断,但频繁经历地震的四川人,已经习惯坦然处之。工人日报
图片
安置点的灾民。摄影:冷伟文
图片
灾民安置点,床位优先安置老人和孩子。摄影:冷伟文
图片
一个小男孩可能是受了惊吓,眼角还噙着眼泪。摄影:冷伟文
图片
各路救援物资正源源不断的运抵灾民安置点。摄影:冷伟文
图片
灾民安置点配备了移动电源充电设备。摄影:冷伟文
图片
6月19日凌晨1点,部分灾民在帐篷中进入梦乡。工人日报
图片
图片
6月19日早上7点多,空中俯瞰双河镇广场安置点,操场整齐排列着60多顶救灾帐篷。摄影:冷伟文
图片
震中双河镇,大部分房屋外观完好,个别老旧房子出现坍塌、墙体开裂。摄影:冷伟文
图片
一栋二层楼房外墙脱落。摄影:冷伟文
图片
街道上不时能看到震毁房屋留下的瓦砾。摄影:冷伟文
图片
6月19日清晨,老百姓在灾民安置点领取早饭,新的一天又将开始。摄影:冷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