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收藏瓦当40年成“砖家” 曾在废墟中找瓦摔倒昏迷

片瓦遮头,寸土落脚,是人们对归属感最原始的诠释。千百年来,屋檐上的瓦当,是中国传统建筑重要的构件。72岁的董纪法对瓦当很痴迷,在他眼里,瓦就是“玉”。

说起瓦当,有一个地方不得不提:嘉善干窑。干窑据传是“千窑”的谬称,曾经窑墩数以千计,盛产瓦当京砖。在这座深受窑文化熏陶的小镇上,活跃着一支专门收藏瓦当、京砖、砖雕的民间收藏家,今年72岁的董纪法就是其中最为痴迷的一位。

摄影&视频/嘉兴日报 田建明 王振宇

出品/腾讯新闻

点击视频观看:七旬老人收藏瓦当40年成“砖家” 从此有了“江南瓦当”这个词

董纪法收藏的一片唐代庙宇上用的瓦当。

董纪法1948年出生,干窑人,收藏瓦当超过40年。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说的是玉珍贵,瓦普通。然而董纪法却说,“在我眼里,瓦就是‘玉’,是嘉善生产的‘玉’。”

40年来,董纪法收藏了超过3000种瓦当。“以前人们说秦砖汉瓦,给人一种瓦当多产自北方的印象。而我这些瓦当,种类全数量多,审美风格更是偏向江南。因为我的收藏与传播,这些年,业界开始频繁提及‘江南瓦当’这个词。”

董纪法曾是一名窑工,他的收藏瓦当情结也始于此。

追溯董纪法的瓦当情结,离不开他家乡的“干窑文化”,史称“千窑之镇”的干窑是江南窑文化的发源地和传承地。

“小时候生活苦,五六岁就去窑墩捡煤渣,十七八岁做窑工。”董纪法回忆。只读到“小学二年级第四课”便辍学的他,青少年的记忆离不开窑墩,尤其是窑墩附近随处可见的雕花瓦当,“花样纹路可多了,看到漂亮都不舍得放手。”

董纪法在嘉善县东门大街拆迁地寻到的一对瓦当。

董纪法十七八岁时,在窑墩干“中工”——在窑内向上传递砖坯。28岁那年,在朋友家看到一件龙纹瓦当,便讨回来,成了他这一辈子砖瓦收藏的奠基砖。“我拿回家,我几岁的女儿跟我说,爸爸,这个好漂亮,要保存好。”

从此以后,他一发不可收拾,因为搜集砖瓦,40多年来,尤其是2005年开始加入业余文保员队伍至今,他走遍了全县178个行政村、社区(现147个),1796个自然村。

5月8日,嘉善县东门大街拆迁现场,董纪法抬头望着瓦当。

哪里有老房子要拆,谁家又发现了老物件,董纪法的消息最是灵通,在残垣断壁间,他执着搜寻为之魂牵梦萦的砖瓦。

哪里有老房子要拆,消息灵通的董纪法总会赶到现场。

一天夜里,他听说干窑镇上凌家老屋倒了,立即骑自行车赶了过去,一个人打着手电在残垣断壁中搜寻,终于找到一张他早就瞄好了的双龙抢珠瓦当,只是它还嵌在墙体里。董纪法站在自行车上去拔,后仰摔倒,当成昏了过去。

天开始擦亮,在破砖堆上躺了一晚的董纪法醒来,长出一口气来,胸口一松转动视线,手中仍紧紧抓着那方瓦当,竟然还下意识地护在胸前。

拓工肖龙根拜访董纪法,一起讨论瓦当拓片收藏。

董纪法说,这些砖瓦,蕴含着前人的匠心,一旦消逝,再也难觅。

“秦砖汉瓦,流落到现在可能只剩一两片,不可复制,怎么办?就靠拓片,因为拓片可复制,可传播。”拓工肖龙根说。董纪法收藏的一些瓦当,经常由肖龙根拓片。

拓片,是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地拷贝出来的纸片。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

董纪法介绍,汉代瓦当,多用在皇宫王府达官贵人之家,出现了“长乐未央”、“长生无极”、“万寿无疆”等文字瓦当,图案也多件见“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元素。“寻常百姓多居茅草屋,很少用得起瓦当。”

到明清以后,瓦当文化就相当广泛,因为平民逐渐用得起,世俗化的图案陆续出现:八仙过海、五子登科、花鸟鱼虫的都出现了,反映了普通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纵观嘉善干窑瓦当,基本上没有采用树木、卷云、箭头等图案,这与北方瓦当区别明显。

5月8日,嘉善县东门大街拆迁现场,董纪法偶得一块民国时期的砖。

成立陈列馆,捐赠博物馆,为学生们宣讲……相较于瓦当“收藏者”,董纪法更看重自己的文物“保护者”角色。

目前,董纪法的藏品总量超过了3000件,分载于多个地方展示。仅仅读到“小学二年级第四课”的董纪法,对着字典自学识字。醉心收藏后,一手翻县志,一手持砖瓦,是他独特的研史方式,时常被请去文物发掘现场断代。

江南瓦当陈列馆,董纪法现场说法为游客讲述江南瓦当文化。

“从2005年开始,我就当起了业余文保员,虽然我的身份很多,但是都离不开文化传播的角色。”董纪法说。这些年间,无论是有大学生写论文或者进行社会调查,凡是有文化方面的问题需要进行指导,董纪法总是义不容辞。

2008年,董纪法在干窑镇治本村发现一张民国初年制成的平瓦,瓦上有“双马”标记及“陶新厂造”、“农商部注册”、英文字母等文字。董纪法认为,它很有可能是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张平瓦”,这是嘉善砖瓦业发展历程中的一重要发现。经鉴定,证明该瓦确实是中国制造的最早平瓦。董纪法把这个平瓦捐给了县博物馆。

2010年,董纪法将一块名人石碑捐献给了县博物馆。2011,董纪法向嘉善县博物馆捐赠了两块“共和瓦”。2013年,董纪法、余胜勇等19名县收藏协会会员向县博物馆捐赠了44件民俗物品。

董纪法不计名利、不计回报地将私藏捐为公产,是出于一个执着而淳朴的信念:文物最好的归宿是被更多人欣赏,而不是锁在私人的阁楼中。这是一个72岁老人的对于土地,对于文化的赤诚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