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莉希拉·陈:当她准备从哈佛退学时,是一个孩子让她改变决定

图片
无论一个人来自何等背景,他都应该有机会去激发潜能,追逐梦想。
——遇·普莉希拉
上周,扎克伯格的太太,普莉希拉·陈接受了谈话节目《早安美国》的采访。
一向朴素的她罕见地化了妆,穿上了一件红色大花连衣裙,看起来很是精神漂亮。
图片
图片
普莉希拉剪短了头发,脚上穿着一双平底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多数时候,普莉希拉·陈是这样的——简朴、随意,连指甲油都不涂,完全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
无论是脸书上还是油管上,处处都充满了对普莉希拉的激赞,对她所投身的公益事业的肯定。
大家最常说的是:
小扎娶对了媳妇、普莉希拉的故事跟小扎的故事一样精彩、粗服乱发的她看起来是那样可爱……
图片
倒是ayawawa这种号称情感博主的网红,屡屡嘲讽普莉希拉其貌不扬,黝黑粗壮,只能依靠学历找男友。
遇言姐说,说这话的人是有多low?
图片
作为脸书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和普莉希拉是全球最富有的80后夫妇。
2015年,小扎夫妇的第一个宝宝Max出生后,小两口宣布捐出所持股份的99%(价值450亿美元),成立一个旨在发展教育、医学、科学的慈善机构——陈扎克伯格基金会(CZI)。
2016年,普莉希拉又成立了一间非营利机构The Primary School,提供从学前班到12年级的教育。
图片
图片
以前,遇言姐对普莉希拉的印象是:哈佛学霸、儿科医生、富豪之妻,一个典型的,依靠自我塑造实现美国梦的难民家庭女孩。
看了一些普莉希拉的视频后,我深深地被她的人格打动着。
这个外型毫不“精致”的姑娘是多么的善良真诚、可敬可爱啊。
提起无法融入哈佛的那些艰难岁月、提起做义工时遇到的底层家庭儿童、提起自己对于患病儿童的束手无策,普莉希拉数次在访谈中掉落热泪。
图片
图片
普莉希拉真是位爱哭的姑娘。图为扎克伯格在哈佛演讲,台下的普莉希拉热泪盈眶
“逆袭”、“开挂”、“碾压”这些浮夸鸡汤的字眼儿不属于普莉希拉的人生。
相反的,她一度在自卑与自责中饱受煎熬,而这些痛苦经历反过来促使普莉希拉坚定了自己“改变世界,服务世界”的终生使命。
在访谈中,提起自己为何斥重金投入医疗研究,她的眼中泪光闪闪:
许多人曾经为我打开过一扇门,因此我必须拼尽全力,为他人打开更多的门。如果我不这样做,那就辜负了人生。
(听到这话,遇言姐也饱含泪水)
图片
身着义工制服的普莉希拉
身无分文的难民家庭,家族中第一个大学生
1985年,普莉希拉出生在麻省30万人口的小城布伦特里。
她的父母是乘着难民船从越南逃来的华裔移民。
70年代时,西方各国的难民政策远比今日宽容。
像普莉希拉家一样的华裔难民家庭,遇言姐上大学的时候身边就有不少。
有一个叫做Chi Chi的姑娘是我大学4年的好朋友。她说她是越南华裔,爷爷给她的名字是金枝,所以英文对应是Chi Chi。
他们的祖上都是中国人,会说广东话、客家话,早年因为生计背井离乡,后又因为战乱远赴异域。
图片
普莉希拉的家人不会讲英文,从小跟奶奶长大的她能讲一口流利的粤语。普莉希拉的中学老师回忆:奶奶是普莉希拉的情感支柱,对她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原本在西贡经商的祖父母在动乱中失去了一切。
一家人来到美国后身无分文,更完全不懂英文。
像许多那个年代的华裔移民一样,普莉希拉的父母在餐馆辛苦打工。
一个负责算账、一个做服务员,早出晚归,一天工作18个小时。
就这样支撑起有老有小的大家庭。
普莉希拉和两个妹妹由奶奶照顾带大。
2岁半时,普莉希拉已经试图帮着奶奶洗碗。
图片
普莉希拉说:在女性主义这个词流行开之前,我的祖母就是一名女性主义者。她总是鼓励我们勇于成功,不因为我和妹妹们是女孩,而对我们的人生划出界限
普莉希拉说,家人虽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如同所有的华人家长一样,他们坚信“教育通向更好的生活”。
作为第一代移民,普莉希拉的父母给予了孩子自己能够给予的一切。
普莉希拉读高中时,老师强烈建议成绩优异的她升读大学。
对此,她的妈妈说:“我不知道什么是SAT考试(美国高考),不过我可以帮忙开车接送。”
图片
图片
中学时代的普莉希拉是名出色的学生
图片
普莉希拉是家族中第一个大学生
说到这,遇言姐插句话:中国人具有大多民族都不具备的一样伟大性格——中国人不是为了自己而活,不是为了当下而活。
很少有这样的一个民族,既肩负着对前人的交代,还肩负着对后人的责任。
这种日子过得很苦,但恰恰是因为这样,这个民族才会延续、才会进步。
所以你看,华人在美国第一代开餐馆,第二代就能出花滑冠军、出哈佛名医、出科学家。
不是所有的民族都拥有这样的坚韧和耐力的。
图片
天资聪颖的普莉希拉从小就是学校的优等生,曾被评为“明星学生”,还是负责高中毕业致辞的学生代表(肯定是那一届品学兼优、最好的学生)。
她的高中老师极力鼓励普莉希拉申请哈佛大学,并指导她参加网球运动以便赢得招生委的青睐。
之后,普莉希拉不负众望,持全额奖学金进入哈佛大学生物学系。
图片
普莉希拉和高中老师
“我填好了从哈佛退学的表格”
普莉希拉的“逆袭”并非一帆风顺。
事实上,她对学业的自信在入读哈佛后一度遭到暴击。
因为无法融入非富即贵、见多识广的同学群体,觉得“自己像个傻子”的普莉希拉甚至打算退学。
图片
我听不懂同学们说的话,他们每个人都妙语如珠、侃侃而谈,我就像个局外人。我唯一的长处只有聪明,可那点所谓的才智在哈佛根本不值一提。
我填好了退学表格,打算离开这里。
去年,在CNN的采访中,普莉希拉谈及自己在哈佛读书时的艰难经历,用手指边抹眼泪边说。
图片
“It’s so hard.” 普莉希拉抹着泪水说
就在普莉希拉计划从哈佛退学时,一个孩子的出现改变了她的计划。
临走之前,我想,既然我还在这里,至少要做点什么,也算是不枉来哈佛一趟。
普莉希拉说。
她参加了一个低收入家庭安居项目,很巧,地点就在普莉希拉长大的地区附近。
那时,我才意识到自己是有多么的幸运。 许多孩子并没有我所拥有的机会。
她在贫民儿童课后辅导班上做义工,帮学生补习以便他们可以跟上课程。
图片
有一个10岁的女孩连续一周没有上课。
当普莉希拉在空地找到她时,发现孩子的两颗门牙碎掉了。
普莉希拉在不同的采访中都提到过这件事。每一次,她都忍不住流下泪来。
她说:
我十分自责,一定是我做错了什么,遗忘了什么,没能保护这名孩子,令她遭受到了伤害。
我至今记得那一刻我心中的痛苦和愤怒,我想要为这些孩子而战,保护他们不受伤害,永不沦落。
图片
普莉希拉说:“底层家庭的孩子们跟不上学校进度,往往是因为疾病、饥饿,与这些生活所需相比,作业根本不是首要问题。”
这件事情极大地震撼了普莉希拉。她开始反省自己,拥抱更大的格局。
我必须留下来,留在哈佛,有所作为。这样我才能帮助更多人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再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普莉希拉在宿舍派对上认识了一个濒临被哈佛开除的小子——他攻破了学校的数据库,把女生的照片放在网上让校友打分。
一周后,他们相约喝了杯热巧克力。
9年后,志同道合的两个年轻人举办了简单的婚礼,并捐出了99%的脸书股份用于医疗和教育。
图片
图片
技术宅遇上学霸女,大家都不讲究花哨。一杯热巧克力就满足了,好像小朋友过家家一样,也是好可爱的说
“我和你的妈妈愿尽绵薄之力”
我们知道对方的激情所在与优点长处,知道如何在合适的时机给予对方建设性的反馈。
普莉希拉说。
听起来,她和小扎不仅仅是夫妻,还是合作伙伴和良师益友。
图片
图片
在Youtube上,有人在普莉希拉的视频下留言“普莉希拉让扎克伯格变得更人性化(humanize)了”,赢得大量点赞。
图片
电影《社交网络》中的扎克伯格偏激、狷介,并非一个让人喜欢的角色。
电影夸张地改编固然算不得真,但多少有些小扎的影子在里头。
毕竟,他的确曾是一个盗取女生照片用来比美的asshole(大混蛋)啊。
然而,我们今天看到的小扎跟电影中判若两人。
图片
图片
普莉希拉和扎克伯格参加食品捐赠活动
在扎克伯格那封刷屏的,写给大女儿的公开信中,他特别提到了自己之所以决定投入医疗和教育,是深受普莉希拉的影响。
他是这样说的:
我们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爱你,还因为我们对下一代有着道德责任感。
我们相信人生而平等,我们的社会有义务确保所有人,不论种族、出身、生活环境,都有机会获得成功。
为此,我和你的妈妈愿尽绵薄之力。
图片
从哈佛毕业后,普莉希拉在自己建立的小学做了一年老师,之后才升入加州大学医学院攻读儿科医学
2012年,脸书上市的第二天,28岁的扎克伯格和27岁的普莉希拉结婚了。
那是他们相识的第九年。
小两口在后院举行了婚宴,邀请了100名宾客。
普莉希拉的手指上没有鸽子蛋一样大的钻戒,而是一枚小小的、小扎自己设计的、样式简单的红宝石。
图片
图片
小扎夫妇在自己前廊拍摄了婚纱照
图片
美媒的估计,普莉希拉的红宝石戒指价值不超过1万美元
图片
去年,小扎发了一条脸书:结识15年,她仍然是那个令我开怀的她
小扎一家以平凡、朴实著称。
穿着家常衣服,吃着汉堡可乐。即便是700万美元的住宅,房子本身也是没有豪华感。
生活方式简单朴素的他们,从来跟时尚与奢华不沾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小扎的住所,简单、清爽,如果不是加州Palo Alto地价惊人,看起来也就是一个普通中产之家
图片
图片
普莉希拉说:“孩子们知道妈妈在CZI工作,她们以为爸爸在书店工作,Facebook的“book”给了他们这样的理解。”(也是好可爱的说)
2015年,在CZI的新闻发布会上,普莉希拉说:
作为一名底层出身的孩子,我有着坚信教育改变人生的父母、有着引导我爱上科学的老师们。但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像我一样的幸运。
这激励我去为此奋斗的决心——无论一个人来自何等背景,他都应该有机会去激发潜能,追逐梦想。
图片
提到那个牙齿破碎的小女孩,普莉希拉又一次难过落泪
在上周的《早安美国》节目中,普莉希拉再次重申:
我自己很幸运,遇到了很好的老师和教授,他们引导我一步步走到今天。
但作为国家,我们应该建立一个相对公平的体系。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发展出他们的潜力,而不只是依赖于幸运。
图片
图片
普莉希拉不是美国精英白左装出来的那种富有同理心,而是真的富有同理心
普莉希拉和扎克伯格,真正做到了兼济天下。
如同普莉希拉最初的愿望——
为更多的人打开更多的门。
在网红审美泛滥的今日,无论是颜值还是身材,普莉希拉都不符合大多数中国人的审美。
但面对如此有爱、坚韧的普莉希拉,谁又能否认:
这是一位真正的强大的女性,有着无与伦比的风采。
而与独立丰富的精神世界、由内而外的人格魅力相比,舆论所倡导的,时尚的外形与精致的生活,真的没有那么的重要。
普莉希拉不仅仅是某某的太太,她自己就是一个独立优秀的个体。
图片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作者:席越(遇言姐),“遇言不止”创始人。更多能量视频及好文,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遇言不止”(微信搜索:Yuyantalks),这里是精英男女聚集地,让我们用真实的故事和视频,伴你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