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女“浪人”半生在水中度过 退伍后拿下两个亚洲冠军

她在海边出生,又在海边长大,大海是她永远的眷恋。 她为自己设计了冲浪板,上半部分是粉色代表“女孩”,下半部分是蓝色代表“大海”,“比起男朋友,更想和大海谈一场恋爱”。

说到“浪人”这个词儿,你会想到什么,是早年间日本的穷困武士?还是居无定所的潇洒行者?其实,如今它还是冲浪爱好者群体的昵称,意为每天都在和海浪打交道的人。

90后女孩刘昊,就是一位标准的“女浪人”,一个土生土长的青岛小嫚儿。她14岁进入青岛市皮划艇队,开始练皮划艇;18岁被八一皮划艇队选中,成为一名战士运动员;退伍之后她练起了海洋皮划艇,两年拿下了两个亚洲冠军。

撰文&摄影/青岛新闻网 孙志文

编辑/袁乐

出品/腾讯新闻

点击观看视频:90后青岛小嫚儿酷爱水上运动,退伍拿下两届亚洲冠军

“人生的一半时间在水里度过”

青岛的秋天,蓝天白云成了城市上空的主色调。对于刘昊来说,天气越好,她就越忙碌。作为一名海洋皮划艇教练,她要趁着天气好的时候,尽量多地带着学员出海训练。

初次见刘昊时,她正在带领几个初学者做准备活动。刘昊眉目清秀,身材高挑,小麦色的肌肤是她多年来从事水上运动的标志。“大家要注意桨叶的方向,前进、转向、刹车都有不同的用桨方式”“滑行时,要通过控制身体、控制桨来把控平衡”……

“夸张点说,我人生的一半时间在水里度过”。14岁那年,刘昊被选拔到青岛市皮划艇队。在大多数孩子还安安稳稳地留在父母身边享受童年的岁数,她已经习惯了教室、食堂、训练基地三点一线的生活。

刘昊在八一皮划艇队时的照片

2010年,刘昊在山东省运动会上拿了一个单项亚军。由于成绩突出,她被输送到八一皮划艇队,成为一名战士运动员。刘昊:“入队就等于入伍,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我能穿上帅气的军装,成为一名军人。”

几十斤重的皮划艇,刘昊一个人扛来扛去,她说早就习惯了

做军人不简单,做运动员更辛苦,当这两个身份同时出现时,刘昊的运动生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那时我们在浙江宁波训练,训练强度有多大,我说说那时候的日程吧。一般我们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先在水里划一个12公里,再上岸跑8公里,然后才是早饭时间。早饭过后上午是力量训练,下午接着划20多公里。往往一天下来,整个人连爬楼梯的力气都没有了。”

训练虽然艰苦,但在刘昊眼里,这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即使再苦,她也从没想过放弃。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多年的训练让她积下了严重的腰伤,就在她入队的第三年,伤病的痛苦迫使刘昊提前退伍。

“说实话,当时如果再坚持一段时间,或许能拿到不错的成绩,但伤病实在是太折磨人了……”说到这里,刘昊一度哽咽。

“离开水面,我像一只搁浅的鱼”

退役以后,刘昊回到了家乡青岛,她发誓再也不碰皮艇桨了,“因为想到划艇我就想哭,不只是因为训练太苦了,也因为我没能在这个项目里做到最好”。

于是刘昊尝试了很多新的工作,她在传媒公司做过策划,在办公室干过文员,还去击剑俱乐部当过教练。然而这些工作,都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在办公室里工作比在训练场上划船轻松多了,可是我却提不起兴趣来。那时候老想着划艇,想着去水里练练。”刘昊形容,离开水面的那几年,她就像一只“在岸边搁浅的鱼,大海就在眼前,却感觉遥不可及”。

2017年,刘昊还是“食言”了,她主动结束了“搁浅”的生活,辞职加入青岛逐浪皮划艇俱乐部,成为了一名海洋皮划艇教练。再一次拿起皮艇桨,刘昊如鱼得水。

刘昊说:“以前做运动员,是在静水里划,现在做海洋皮划艇项目的教练,是在海里划。两者有区别,但大致相通,所以我能很快进入角色。”

刘昊的房间里挂满各种皮划艇比赛的奖牌

成为海洋皮划艇教练以后,刘昊重新燃起了她对皮划艇运动的热情。她不仅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训练和教学中,还在逐浪皮划艇俱乐部的支持下,参加了各种国际性的海洋皮划艇比赛。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她都获得了海洋皮划艇亚洲杯女子组短途冠军。

她说:“这么多年过来了,水上运动已经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之前走了不少弯路,现在终于重新回到正轨了。”

除了皮划艇之外,她还精通潜水、冲浪,可以说是个全能型的水上运动达人。为了学潜水,她曾经专门去泰国待了半个月。

工作之余,一有时间她就带上她的冲浪板,在石老人海水浴场冲浪。刘昊说,每当她坐在冲浪板上,在大海里等浪的时候,她总会想象自己是一条鱼,跟随着大海的波浪,呼吸着自由的气息,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泳。

刘昊的冲浪板是她自己设计的,上半部分是粉色代表“女孩”,下半部分是蓝色代表“大海”,“比起男朋友,我更想和大海谈一场恋爱”。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的实力,也希望在未来竭尽所能地为青岛的水上运动发展做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