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故事】驻村第一书记的无悔援藏梦:甘做“高原的儿子”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随着手机铃声响起,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派驻壤塘县修卡村第一书记申洋,一边忙着和村民将土豆装车,一边接电话,“我们要两万斤紫土豆”,原来是前段时间联系过的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供销社来电。
“太好了,我们马上安排发货。”每天忙着紫土豆筛选、打包、装袋,申洋和村民、还有学院另外3位驻村队员一起,已经连续好几天装车到凌晨,看着一车一车的紫土豆运走,村民们乐开了怀。
“只要有订单,能把紫土豆卖出去,乡亲们能够挣到钱,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看着村民们兴高采烈地装车,用自己的劳动收获幸福,想想刚开始种植紫土豆时大家的不理解,申洋庆幸自己当初没有放弃。
2018年1月,申洋受组织选派,来到阿坝州壤塘县吾依乡修卡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以来,他克服高原反应、语言障碍,走遍全村96 .5平方公里土地,挨家挨户把脉诊断,对症下药“拔穷根”。扶贫近2年,申洋表示,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没有放弃,如果让他重新选择,他依然会选择修卡、选择藏区,选择将青春献给国家的脱贫事业。
图片
从高校到藏区一线
“我要去扶贫,年轻就应该吃苦”
2015年毕业后,申洋成为四川护理职业学院的专职辅导员,后又逐步成长为学院的团委副书记。
2018年,单位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部署,在全院选拔干部到阿坝州参与“脱贫攻坚战”。申洋果断报了名。他说:“我要去扶贫,语言不会我可以学,高海拔我也可以适应,年轻就应该吃苦,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让青春在基层奉献中无悔绽放。”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中,他克服了环境关、身体关、语言关。为了让村民早日过上幸福生活,这位山东汉子把自己当成“高原的儿子”,把村子当成家,把村民当成家人,走遍了修卡的每一个角落,带领村民在脱贫路上想办法、找出路,创新开展工作,把国家的扶贫政策精准落实,让村子在党建引领、观念转变、产业增收、环境美化、儿童入学和健康生活等方面实现了多个突破。
从“全乡最低”到“一个不少”
实现全村适龄儿童全部入学
初到修卡村,申洋首先关注的是教育。学院在修卡村建立了助学金、奖学金和建档立卡贫苦户生活补助金等项目,使当地入学率不断提升。
如何巩固来之不易的扶贫成果,逐步实现适龄儿童全部入学,是他最想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学校老师,申洋深知教育能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扶贫。
“国家政策好,上学不交一分钱,还管吃管住,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适龄孩子不上学呢?”为了解开困惑,申洋刚一到村,就花了20天和村两委走完村上11个寨子,2个定居点,121户家庭。挨家挨户走访,使他找到了答案。原来是村民觉得让孩子上学没有用,还不如在家放牛、挖虫草挣钱。
他暗下决心,必须要改变这种现状,让村民重视教育,让适龄孩子上学。为此,他挨家挨户筛查适龄孩子,动员村民送孩子上学。刚开始,有村民一看到他就把孩子藏起来,甚至说孩子找不到了。当他不厌其烦地讲上学的好处时,村民把他当成“空气”不予理睬。但他没有气馁。
他把自己当成了“娃娃头”,利用孩子的求知心理,通过讲故事、一起看连环画等给他们讲大山外面的世界。把自己当成“服务员”,组织16名壤塘籍“9+3”学生组成的“毕业生健康服务志愿队”,深入到修卡村为村民讲解健康知识、上门进行健康服务。把自己当成“辅导员”,教村上的年轻人说汉话、认汉字,使他们能走出大山去外面打工。
尕尔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玖吾夹的女儿,她幼年丧母,小学没毕业就辍学回家,肩负起了补贴家用的重担。为了帮助这个贫困的家庭,帮扶单位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为她开通了绿色通道,安排专门的老师对她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养老护理员培训。有了一技之长,如何在家乡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申洋为她四处奔走,寻找就业机会。经过多方努力和协调,县民政局为尕尔穷提供了一个公益性岗位,到上寨养老院从事护理工作,月工资2000元左右,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这一事例使村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大家越来越重视教育,很多村民由以前不让孩子读书到现在主动送孩子读书,村民思想观念上的转变,使申洋看到了希望,他由衷地感到高兴,也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心。
通过用心、用情感化影响孩子,用身边人、身边事感染改变村民,申洋的不懈努力终于得到回报。目前,修卡村已经实现了全部适龄儿童入学。
村民也亲切地称他“申老师”。每当这时,他觉得所有辛苦都一扫而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从单一经济到特色产业
村民第一次实现集体经济分红
经过实地走访和分析,他精确诊断村民致贫原因:由于地处高半山区域,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较差,自然环境较恶劣;半农半牧,以农业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使农牧民主要收入来源靠打零工和上山挖药等。
对于修卡村来说,只有选择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保证贫困群众持续增收,才能真正实现脱贫奔小康。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成为当务之急,到底什么产业适合修卡村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摆在了申洋面前。
申洋认为,产业扶贫要扶到点子上,能帮助农牧民打开脱贫致富的大门。主要还是发动老百姓自己动手,勤劳致富。于是,他和驻村工作队、群众工作组、村两委一起,经过深入调研、充分论证和反复研究,确定了“结合实际、依托优势、示范引领、循序渐进”的修卡村产业发展思路,他决定带领村民种植紫土豆。
刚开始时,村民没有见过紫土豆,觉得种地挣不了钱,都不愿意种。为了动员村民,申洋一遍一遍地做工作,有一个小组长看到这个外来的驻村干部那么执著,深受感动,在半信半疑中决定尝试一下。2018年4月,这个小组长尕尔玛勒班带领村上尕那寨9户村民试点种植紫土豆6亩,拉开了修卡村产业试点的帷幕。
申洋带头努力销售,这一年紫土豆销售额近6万元,扣除成本费用给农牧民带来纯收益38106元,种植的9户家庭每户带来了4200元的收益。
图片
在分红现场,尕尔玛勒班一手紧紧攥着紫土豆分红的4200元,一边激动地对申洋说:“实在太感谢学院和你们驻村干部了,不仅我们家,我们寨子都分到了这么多钱,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这一大胆的尝试,使修卡村产业发展从无到有,也让作为贫困村的修卡村实现了有史以来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集体经济分红。
这一次尝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申洋提议在党支部带领下成立了“壤塘县修卡村护卡高原特色有机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动村民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园。2019年,由帮扶单位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和壤塘县共同出资75 .59万元,将资金投入专业合作社,流转村民200亩土地种植紫土豆和胡豆作为村集体经济。由合作社组织农牧民经营该项目,打造修卡村“紫土豆、胡豆产业园”,构建了“党支部+致富带头人+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目前,紫土豆和胡豆已陆续上市,申洋又和队员们通过当地电商平台、成都蔬菜市场、各地连锁超市和大企业等跑市场、找销路。
在申洋带领下,产业发展在修卡村遍开“致富花”,为地处高原的修卡村找到了一条可推广、可持续的发展致富路。
图片
从产业致富到精神丰盈
扶贫扶志的家国情怀润物无声
脱贫路上,申洋充分发挥他专业知识的特长,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国家的扶贫政策和学院扶贫扶志、扶贫扶智的扶贫主张贯彻到底,将家国情怀、家校情怀融入扶贫的日常点滴。
他非常注重村民文化素养的提升和内生动力激发,号召村民做“爱学习、爱劳动、爱卫生、爱家庭、爱村寨,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生活美”的“五爱五美”修卡人。
他和其他3名驻村队员一起,开办了汉语文化学习班,教授村上18-35岁未上学的年轻人学习汉语知识,使他们中的6人走出大山成功就业。他组织村民开展烹饪比赛,进行环境卫生大整治,组建修卡村锅庄业余文化队,建起村文化活动室,带领党员摒弃陈规陋习,践行村规民约,创新农牧民夜校,引导村民从“要我富”到“我要富”转变,创建“微修卡”公众号宣传扶贫政策、讲好扶贫故事。
在学院领导的指导和关心下组建学院“毕业生健康服务志愿队”回馈家乡、服务社会,与村中30户贫困户建立一对一“健康结对”关系,建立个性化“健康档案”,定期进村入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患者开展健康服务、举办健康讲座和提供就医指导,让贫困群众不出家门就享受到全方位的卫生健康服务。这样做,不但为修卡村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健康服务队,还使村民慢慢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挂职2年时间快要到了,每当看到适龄孩子都上学了,贫苦户家里有自己的大棚产业,易地搬迁户住上新房子,村民养成卫生好习惯,他感到特别欣慰:“我能够在青年时代,投身脱贫攻坚,建功伟大时代,是非常幸运的事。扎根基层使我了解国情民情,创新工作使我增长才干,艰苦奋斗锤炼品质意志,这将是我一生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