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冬天很难熬?古人保暖措施花样百出,暖手暖脚还有暖房

图片
图片
有些历史了解的朋友知道,我国从古至今的气温是冷暖交替,既有寒冰期又有温暖期。我国有数千年的古代史,但古代人力有限,数千年的古代史也是中国人和自然环境搏斗的历史。古代没有暖气、没有空调,如何在隆冬腊月生存下去,这就需要保暖。古代保暖措施众多,丝毫不亚于今天,现在就带大家看看古人在冬季的取暖。
图片
一、古代的寒冷期
中国古代有四次寒冷期。第一次是西周(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850年)。一种看法认为河南简称“豫”,就是因为河南原产大象(有争议,暂且不论)因天气寒冷所以大象南移,而且《孟子》豹、犀、象而远之,亦可证明,周代的确有过温度下降。
第二次是魏晋南北朝,五胡乱华,即因北方寒冷才驱使五胡内迁。第三次是南宋,《宋史全文》载1258年1月13日 “西湖冰合”,西湖都结冰了。虽然1930年、1977年也有过西湖结冰的记载,但1258年南宋这次结冰,西湖水被冻的十分结实,以至于人能在上面来往,所以竺可桢先生将南宋的气候命名为第三个“寒冷期”(这时期的具体表现还在1111年太湖结冰、洞庭山橘子全被冻死、1000-1200期间苏州运河经常性结冰),可见气温之低。第四次就是明清寒冷期,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被认为是明朝赶上了小冰期,北方游牧民族生活压力大,所以频繁南下。
且不说寒冷期与否,就是正常年份而论,冬季隆冬腊月,温度之低也不是一般人可以忍受的,那么古代人该如何取暖呢?古代人取暖方式可谓花样众多,同时呈现出等级财富身份的区分。
图片
二、暖阁和古代暖气“火墙”
即便是现在在冬天有暖气的房间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明明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是一样的,但是大房间总感觉比小房间冷。从心理学上讲,大空间给人空虚感,而小空间让人更温暖;从科学上讲,小空间更加密闭,能减少空气流动、减少热量的发散。放回古代,这种小房间保暖的定律仍然适用。
古代豪门贵族有钱能随心所欲,所以他们会采取一些奢侈的方法进行暖阁保暖。
第一,大房间套小房间。
众所周知皇宫开阔,房间很多,房屋也高大,热量不容易聚集,所以必须用专门的暖房。汉代是用花椒和泥土混合成涂墙材料,用这种材料涂在房间的墙上,再将毛毯等动物皮毛纺织品挂在墙上,最终形成一个保温层;门口处要设置层层屏风;大雁羽毛做成幔帐;床上、地上都铺毛毯;地上还要生火炉,这样外边的风难以吹入室内,室内的热量也难以散发出去。这种方法不专为皇室所有,只要有钱就能任性的使用,《世说新语》中,西晋首富石崇为了炫富也“以椒为泥涂室”,其实这不仅仅是石崇炫富的手段,而是花椒涂墙被当时的人认为可以保温。
图片
士大夫们虽不能和皇宫一样奢侈,但是有条件的仍可以做暖阁。南宋释元肇的《火阁》有诗云:“装折围炉地,方方七尺强……省炭功虽小,烧香味较长。”这几句话是节选,但大致说了暖阁的功效,一般士大夫家中放置火炉,以火炉为中心,设置小空间,当做暖阁。此外宋代还会用类似于蚊帐的纸帐,但是区别夏天通风凉快的蚊帐,冬天用的纸帐以保暖不透风为目的,就是古装剧中大户人家那种床的周围再放围帐,不过纸帐是厚纸所做,三面封死,只有上下床一侧留有可上下卷动的纸门、帘子,已达到小空间能保温的目的。
图片
第二,古代暖气——火墙
古代人虽然技术落后但古人很有智慧,为了使房间温度升高,古人还采用做空心墙以升温的办法。皇宫有的宫殿墙体会被做成空心的夹墙,俗称“火墙”,火墙之下有挖通的“火道”,火道的生火口一般在宫殿外的廊檐下,火道之内密闭无出气孔,而出烟口在宫殿台基之下,这样在生火口生火,热气会游走于火墙下方的火道,游走火道之时,部分热气上升使火墙有了一定温度,这就类似于原始暖气(当然没有水)。这样使本来是发冷的墙体,变成了向外散发热量的“暖气”,形成了又一种暖阁。
图片
三、生火
除了缩小空间外,古代更常见的取暖方法是生火。生火取暖上至天子下到百姓,为了抵抗寒冬,都会使用,这是最基础的取暖方法。但是生火也分三六九等多种类型,具体分地炉、手炉、熏炉、足炉、灶灰火炕等。
地炉是在地上挖坑取暖。欧阳修在湖北任职期间,修建了地炉,欧阳修诗曰:“霜降百工休,居者皆入室。墐户畏初寒,开炉代温律。规模不盈丈,广狭足容膝”。欧阳修的地炉就是室内挖坑,周围用砖头累成围沿。如果地炉正对着房梁,还可以从房梁垂下绳索,绳上系钩,钩子可以用来挂水壶烧水、也可以用来起降放在火堆上的锅盖。这种地炉在《水浒传》中很是常见,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用地炉来取暖、烧烤、烫酒,好不惬意!
图片
火炉缩小版即是手炉。手炉最大的优点就是方便携带。手炉里面是炭火或有温度的炉灰,外加护罩,可以暖手、可以放在袖子里,通常用铜制。袁枚《随园食单》所记载的“瓦罐装肉”,就是“放手炉上,法与前同。”这里的“前同”就是指清代以前的吃法,因为冬季漫漫,实在没事干,所以古人充分利用火炉的剩余价值来发明美食,将肉放在瓦罐里,放在炉火上慢慢炖,用炭火闷一天,那滋味!而袁枚说的“瓦罐装肉”就是用手炉煨肉吃,因为手炉小,所以瓦罐容量也不会太大,但至少能在隆冬腊月的外边喝到热肉汤吧!
图片
熏炉,就是用陶器或铜器生火,是可移动的室内供暖用具,更类似于现代火炉或炭火盆,白居易称之为“别春炉”。白诗曰:“暖阁春初入,温炉兴渐阑。晚风犹冷在,夜火且留看。”这种炉子的原型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燎炉”,是最常见最普遍的取火用具。
图片
足炉,是原始热水袋,但一般为铜制。它就是一种扁瓶子,内装热水,从名中我们看出他的作用就是暖脚用的,可以放在被窝里。苏轼就曾经足炉送给好友“送暖脚铜缶一枚,每夜热汤注满,塞其口,仍以布单衾裹之,可以达旦不冷。”足炉和暖手用的“热水袋(铜壶)”汤婆子如出一辙,如果不介意暖完脚再暖手,也可以通用。
图片
灶灰,这是穷人家的取暖方法之一。穷人家不如富裕人家那么讲究和精细,只要能保暖就行。灶灰是炭火盆的一种,一般为泥做,和真正的灶灰要区别一下。但从名字看出,它的热量源就是真正的灶灰。泥盆里面放的就是生火做饭之后的灶灰,生火做完饭之后的灶灰不忍浪费,所以取出来放入泥盆中,供人取暖。这种用做饭后的灶灰来取暖方法之后逐渐演变成了火炕。今天北方农村仍有火炕。火炕,内有火道沟通做饭用的灶台,冬天一般人家做饭烧火,余温仍留与灶膛之内,通过火道温暖炕床,给冬日夜里,寂寥无事的百姓一丝温暖。
图片
四、防寒保暖装备
冬天保温的方法除了外在装备,更重要的是保存体温,如何保存体温呢?还是需要“充实”自己。元明以前,棉花不常见,但是为了对付隆冬腊月,古人也发明了帽子、手套、厚衣、厚裤,可谓一应俱全,只不过不是棉的,一般人家是用葛、麻,富裕人家用丝、动物皮毛(羊毛、貂皮、狐皮),如苏轼的“锦帽貂裘”。至明代棉布普及,一般人家也用得起棉布,棉衣真正普及才减少了一般百姓的冻累之苦。
图片
文史君说:
古代没有暖气、空调,古人取暖花样百出,在热源上种类繁多,且因财富不同产生了精细与否的取暖用具,这其中也包括取暖的材料上的不同。一般人家用木柴,教科书上说汉代已经用煤炭作为燃料,宋代已经明确记载一般人家用煤炭取暖。但是一般人家的煤炭没经过精细化处理,和皇宫的煤炭肯定不一样。《琅琊榜》虽为杜撰,但里面提到了兽金炭、银屑炭据说就是皇宫专用炭火,不仅没有煤烟,反而有松香味,当然历史上皇宫的煤炭也许不会这么神奇,但是皇宫的取暖材料定和寻常人家不同。虽然古代人分三六九等,但古今中外取暖原则上就是两点:靠热源取暖、加厚衣服保存体温,这样来看,人类还真是在寒冷面前人人平等啊。
参考文献
1.  周华成《古人如何取暖》,《杭州周刊》2018年2月
2.  艾兴军《古人如何御寒取暖》,《新农村》2016年1月
3.  《古人如何取暖过冬》,《文史天地》2018年3月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