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岛链,什么是第一岛链?

在解释第一岛链之前,有必要先解释什么是岛链。岛链一词其实创立很早,是作为地理名词而存在的,指在海上呈链状存在的岛屿群,如阿留申群岛。但随着冷战的开始,美国为了在东亚封锁制衡苏联和中国,提出了“岛链”的新概念。利用西北太平洋海域一些特殊岛群的战略地理位置而提出来的地缘战略思想。
图片
所谓岛链的军事意义,就是围堵东亚出海的海岸线,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威慑,50年代初期的中国,国内尚一穷二白,军事实力不足以使得美国侧目,虽然在半岛战役中取得胜利,但在美国人眼里更大的敌人还是虎视眈眈的苏联。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将军麦克阿瑟就十分重视岛链,称赞岛链将会成为未来美军“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并在50年代初正式建立所谓的“第一岛链”,剑指东亚。
第一岛链,是指东亚海岸线向东的广泛狭长海域,它北起千岛群岛,往南经过日本本土,往南依次是琉球群岛、菲律宾、大巽他群岛,最南一直到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岛,等于沿着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将亚洲大陆和外海彻底隔离。有时候韩国也被美国视作是第一岛链的一部分,但这通常随着美国的政策发生改变。
美国的单方面宣称的第一岛链侵犯到了苏联和中国的领海主权(千岛群岛和东海、南海),但即使如此美国仍然在所不惜,主要是第一岛链的战略价值太高了。
图片
打开地图,第一岛链的形成对中国和如今的俄罗斯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在限制我们进入西太平洋广泛海域空间的同时,还限制了在亚洲沿海地区的南北部署。所以美军在亚洲近海的第一岛链部署了数量众多的海军资产,仅通过加强海上岛屿链的建设,就能够以相对廉价的成本获得遏制俄罗斯和中国的重大战略收益。
和陆上不同,陆地战争能够通过地理因素来组织敌人的行动,而海上更加重要的就是航道,通过类似第一岛链这种海域封锁手段,美国能够限制对方在水域的自由移动,这也就能够取得类似“水上地形”的效果。如今的第一岛链,诸如日本、菲律宾,由于有美军基地的存在,都有美国部署的先进反舰和防空武器,所以这些在海面上重重叠叠的“海上路障”更像是要塞一般的存在,能够输出重叠而高效的火力,而散步在这些岛屿附近的潜艇和水面舰艇也将会使得敌人举步维艰。
有第一岛链,就注定会有第二岛链和第三岛链。所谓第二岛链,是指北起伊豆群岛,经小笠原诸岛、火山列岛、马里亚纳群岛、关岛、雅浦岛、帕劳群岛、哈马黑拉岛的抽象化岛屿链;而第三岛链则是指北起阿拉斯加,经夏威夷群岛延伸经某些美属太平洋岛屿直至美国重要盟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三道岛链,构成了美国对东亚封锁的三道“防线”。
中国因为早期在军事实力上,落后于美国的第七舰队,无法突破第一岛链的包围网,甚至在大陆近海都航行艰难,注册为中国国籍的船只在80年代之前甚至都不能从黄渤海港口开到东海和南海港口,也就是说南部港口的通行陷入停滞。最早我们应对第一岛链封锁的时候,是通过绕行太平洋来解决南北通行问题的,而随着70年代末中美关系缓和,这一局势才得到根本缓解。
图片
但居安思危,第一岛链的危机上仍然存在,所谓岛链归根结底是美日同盟体制下围堵中国的一种战略谋划,第一岛链就是希望阻止中国走向深水。这是一种传统安全下的考虑,在和平时期中国可以按照国际惯例、海洋法公约中的相关规定“无害通过”。但是在战时美日是否会大举封锁第一岛链,尚待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