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爆朋友圈!深圳中学老师手写信,引导学生“把困难变成诗”

暖心!深圳中学一名老师的手写信刷爆朋友圈。在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2月5日晚上,深圳中学初中部语文教师盛洪以真挚亲切的话语,道出了“把困难变成诗”的正能量,令学生和家长备受鼓舞,并引得广泛转发。晶报APP记者了解到,这并不是她第一次以手写信件与学生沟通、传递爱和温暖……
图片
▲深圳中学语文教师盛洪(资料图)
■她用手写信引导学生调整心态、学会思考
她缘何写下这封满载真情实感的信?“通过身在湖北的同学、亲友在微信联络群的讲述,以及这几天因加强防护不能出门的经历,让每个人都深刻感受到此次疫情对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作为成年人,我的心情都难免有些沉闷。”现住深圳、家乡在湖北荆州、并在武汉度过了7年求学时光的盛洪告诉晶报APP记者,她便开始担心其学生是否能在繁杂的各种消息中正确认识和判断,并适时调整心态。这封信也就应运而生。
“你可能在抱怨,抱怨没办法出门逛街,没办法出去打球,没办法享受奶茶咖啡和贺岁片。你可能觉得煎熬,期盼了整一个学期的寒假,只能如困兽一般关在各自的笼里。你可能已经开始焦虑,因为对病毒蔓延的恐惧,因为对同胞受难的担忧,还有对接下来日子的茫然无措。是的,在疫情的各种不确定面前,谁都步履维艰。但,只要走,我们就是在向前进;只要走,我们就离胜利更近一步。更何况,我们并不是各自踽踽独行!”她结合切身生活,引导学生们做一个机智理智的人、在困境中思考、珍惜利用好宝贵的时光,“把困难变成诗”。落款“牵挂你们的盛老师”更是直戳人心。
图片
▲盛洪的手写信部分内容
看到信件后,不少学生家长表示,在疫情防控期间,此类对于学生的心理疏导是很有必要的。“盛老师时刻惦记着我们,我十分感动。”2018级10班学生赵宇轩认真阅读了信件后表示。“透过文字,我们感受到师者爱的力量与温暖,相信留在孩子们内心的这颗种子终将成为参天大树。”2018级11班曹同学的母亲说。
■她的办公桌是学生倾诉心里话的“邮箱”
这并不是盛洪第一次写信给学生。晶报APP记者获悉,她经常手写鼓励语贴在班级后墙黑板上,激励同学们。此外,她的办公桌、课后作业的“所思”版块,还是学生倾诉心里话的“邮箱”。每次收到学生的“来信”,她都通过回信、作业评语或者面对面交流等方式,耐心地答疑解惑,用心地劝导学生。
图片
▲温暖的班级氛围(资料图)
2019年春节假期期间,盛洪为所带班级写了一封信,并为每个学生写了一段肺腑之言,还在班级微信公众号“凤凰拾英”发布。值得一提的是,该公众号是2018级10班的温馨家园,由班级家委会日常维护,平时发布班级学生新闻社的作品、家长的教育感悟、原创读书笔记等,记录着学生们青春岁月的点点滴滴,铭刻着老师和家长们无私的爱。“无论何时何地,温暖自己,温暖他人;无论顺境逆境,发现美好,诗意人生!”这是公众号的介绍语,是盛洪对学生们说的第一句话,也是她对学生们最大的希望,恰巧体现了盛洪注重爱与沟通的教育风格。
上学期,她所带的班级本是众望所归的学校足球赛前三甲,却因失利未能入围,她察觉到了学生们的些许失落。她再次拿起手中的笔,把想说的话浓缩成一封信《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并张贴在班级后墙黑板上,激励学生“能动能静、能屈能伸,能坚硬能柔韧,能微笑能痛苦,能复杂能纯真”,勇敢面对挫折,把挫折转化成能量,继续追逐下一次的成功。
图片
▲盛洪手写的另一封信《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她“身兼数职”,全年无休,24小时待机
“她更像所有学生们的母亲。”学生赵宇轩的父亲如此评价盛洪。事事为学生着想的她,不仅是学生们的语文老师、班主任、心理咨询师,也是学生和家长之间的“调解员”,更是学生们可以说心里话的朋友、细心引导成长的“母亲”,可谓是“身兼数职”。
图片
▲盛洪与学生们(资料图)
曾经有位学生十分热爱阅读,但因期末复习备考期间总是长时间阅读课外书籍而与其父亲争执不休,让其家长感到束手无策并向盛洪寻求帮助。盛洪便建议其父亲在与孩子沟通时,先把想说的话写在便签纸上,使自己冷静下来“过滤”掉那些伤人的话,平和地与孩子沟通。同时,盛洪也反复耐心地与这位学生交流,引导学生保留阅读习惯并坚持完成正常的学业任务。正是爱的感化,这位同学兼顾学习和兴趣,期末考试成绩进步不少,也与其父亲缓和了关系。
盛洪于2005年从武汉大学硕士毕业后,从2006年起在深圳中学任教至今,曾连续多年任初三语文备课组组长。平时的她几乎是“24小时不停地”与学生和家长沟通,早上7点出门去学校,晚上7点回家,回到家后还不厌其烦地与家长们交流学生的情况。她的手机,家长群、家委群、学生群总是不停地响起新消息。解答学习疑问、讨论《中国诗词大会》、分享寒假生活……在学习和生活上,她和学生们似乎总是有聊不完的话题。
图片
▲学生眼中的盛洪
温暖总是可以传递的。正因为她的全心付出,学生们也不断收获成长。“盛老师每天总是早早来到教室,与我们交流。在我们的心里,盛老师犹如春风般温暖。她治学严谨,对同学们都有大爱之心。我们很爱盛老师。”她的学生赵宇轩如是说。
■以下是手写信全文:
把困难变成诗
作者:盛洪
亲爱的同学们:
见字如面。
相信大家和我一样,过去这半个月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前所未有且终生难忘的:
每天清晨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查看一下让人揪心增长的数字。
微信、微博,铺天盖地真假难辨的各种信息,让人心情起伏跌宕。
封在防盗网、玻璃窗后的双眼,只能巴巴地看看外面灿烂的阳光。
昔日喧腾的大街,偶尔驰过一辆车,如同向大海投下微小的石粒。
餐桌上越来越简单的菜肴,一天比一天让人乏味;药房里永远缺货的口罩酒精,一天比一天让人焦虑。
你可能在抱怨,抱怨没办法出门逛街,没办法出去打球,没办法享受奶茶咖啡和贺岁片。
你可能觉得煎熬,期盼了整一个学期的寒假,只能如困兽一般关在各自的笼里。
你可能已经开始焦虑,因为对病毒蔓延的恐惧,因为对同胞受难的担忧,还有对接下来日子的茫然无措。
是的,在疫情的各种不确定面前,谁都步履维艰。但,只要走,我们就是在向前进;只要走,我们就离胜利更近一步。更何况,我们并不是各自踽踽独行!
已经八十四高龄的钟南山,关键时刻总是冲在前面,从03年的“非典”到今年的“新冠”,提醒宣告的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是我们的定海神针。
每天只睡三个小时李兰娟,带领医学科研团队,争分夺秒和病毒赛跑,关注每一个细节,研究检测和诊疗方案,是人们迷茫无助中的指路明灯。
没日没夜不吃不睡的医护人员,克服多少苦难,面对多少凶险,舍己为人,坚守岗位,绝不退缩,是病者及家人们活下来的希望。
7000多名工人,800多台挖掘机、推土机,10个不休不眠的日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奇迹般地建成并投入使用,提供更多救命的床位。
还有无数的志愿者、无数的热心人、无数的海外同胞、无数的爱心企业。
他们,都是我们中华民族顶天立地的脊梁!他们,让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深深的自豪!
你可能会问,普通的我,能做什么呢?我不懂医术,没办法在一线救治;我能力有限,不可能提供物质帮助。我好像连自己的情绪都没办法控制,看到各种各样的文章,有时候激动振奋,有时候气愤难耐,有时候悲观失望。在家里闷太久,觉得无聊又无奈,看书学习,都集中不了注意力。
首先,我们要做一个机智理智的人,要有自己的合理判断,不要被各种评论,甚至别有用心的谣言牵住了鼻子。有一句话说“疫情灾难下,请保持理性,不要加入乌合之众的狂欢”。可能,我们不懂乌合之众狂欢背后的原因,但我们可以选择理性屏蔽,自有时间来证明真理。我们不要总是盯着眼前地面上的阴影,忘记了,我们背后有温暖的阳光。
同时,我们应该在困境中思考:为什么会有这场瘟疫?人类,真的就是世界的主宰么?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态度来对待大自然?人与自然,应该如何和谐相处?敬畏自然,只是一句口号吗?(同学们可以想一想,有机会,我们在班会课上进行讨论)
再者,困难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所有人都会经历一样的情绪体验。所不同的,是你能否将困难变成诗。如果你整天因为不能外出活动,没有新鲜充足可口的食物而心烦气乱,那这一天,就在你的心烦气乱中消磨过去了。如果你能够珍惜这宝贵的时光,与家人相处,安静地读书,饱饱地睡个觉。这一天,就会带给你成长的收获。再想想,我们待在家中,不外出乱跑,既能节省宝贵的口罩,也是在为防控疫情做自己的贡献,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相信你一定特别怀念这样的时光:同学们挤在一间教室里,听讲、思考、研究题(有时候不小心思想还溜个号儿);下课铃响,冲去操场,打闹、争吵、开玩笑(有时候玩笑过当,换来盛老师气呼呼的一句“谨言慎行”);运动场上,投篮、射门、挥汗如雨(有时候还偷个懒,走几步或者斜穿跑道)。可是,这些以往我们心中稀疏平常的时光,短时间内,可能没有办法重现了。难道,真的要等到失去的时候,我们才知道拥有时的珍贵么?我想,等到我们都平安相聚,不用隔着口罩呼吸,不用算着一米的距离时,每个人,都会对这些珍贵的时光,倍感珍惜吧!
存在即合理,虽然我们都不想疫情继续存在,但是,它的存在,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有意义。让人不安的时辰,如此漫长,可能还不能结束。病毒蔓延得很快,但再快,也比不过爱与希望的力量!
刚刚立春,新的四季刚刚开始。所有的伤痛,总会被治愈;不安的时光,终将会过去。
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愿阴霾散去,国人安康!
此致
祝平安!
牵挂你们的盛老师
2020年2月5日
(记者:王文丽;编辑:陈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