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庸位置有多重要,孟达驻守这里,为何成为魏蜀吴三家争取的焦点

上庸郡在东汉末年是不存在的,原本是属于益州汉中郡下辖的几个县而已,直到公元215年,曹操拿下汉中张鲁后,发现汉中郡不仅位置重要, 而且面积也非常大,于是从汉中郡中抽出来5个县组建上庸郡,脱离益州汉中郡划归荆州管辖。
上庸郡当时下辖北巫县、安乐县、武陵县、安富县、微阳县等5个县,位置在今天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竹溪县、郧县及周边地区,包括整个十堰市中西部地区,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里是湖北省、陕西省、河南省以及重庆市的交界处,处于四省交界的边境地区。
图片
上庸所在地
上庸郡以北400里左右就是关中平原南部的武关,从上庸北上穿过武关就能进入曹魏控制的关中平原,到达长安。
上庸郡的正东边1000里左右就是当时曹魏在荆州地区的军事重镇襄阳和樊城,上庸郡的东北方向1200里左右就是曹魏在荆州军区的驻军所在地宛城,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南阳市。
上庸郡的西边穿过西城郡就进入汉中郡,上庸郡的南边不远处就是蜀汉与东吴交界的巫山到永安一线,同时上庸郡是汉水沿岸的重要城池,汉水从汉中流出,经上庸到达襄樊,最后流入长江,由此可以看出,上庸郡处于三国交界地带,离三国的核心区都不远,是魏蜀吴三国争夺的焦点地区,同时又有便捷的水路运输。
图片
上庸位置
上庸郡是曹操在公元215年专门划出来的,因此上庸郡一直是属于曹操的地盘,直到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之战中击败了曹操,自立为汉中王的不久,派出宜都太守孟达率领数千军队攻打上庸,孟达从荆州的秭归县北上,先攻打了上庸郡东边的房陵郡,同时继续向上庸进发,同时刘备又派出刘封从汉中郡坐船沿着汉水东下到达上庸,刘封与孟达一起逼降了上庸太守申耽和申仪兄弟俩,此时上庸郡归属刘备。
上庸郡这个地方属于山区,交通不是太方便,不像襄樊地区是平原,人口也比较少,曹操拿下汉中郡后,迁走了大部分人口,上庸郡原本就是新设,仅5个县,总人口不会超过3万人,最多也就2万多一点,刘邦和孟达率领的军队也不过数千人,不会超过5千人。
图片
上庸郡
关羽在发动襄樊之战时,因为兵力不足,曾经多次向驻在上庸的刘封和孟达借兵,但被拒绝,上庸是离荆州最近的蜀军据点,后来关羽兵败麦城被俘虏杀害,孙权占领了整个荆州,陈兵巫山,与永安城隔江相望,这个上庸实际已经成为蜀汉的飞地,非常危险。
关羽兵败后不久,担心害怕不救关羽会被刘备清算,孟达率领他手下的四千户部曲投降曹魏,四千户就算一家四口人也有12000人了,就算一家只有一个人当兵,也有四千兵力,可以说孟达带走了上庸绝大部分的人口和兵力,而刘封留在上庸的势力则更加孤单了,孟达曾经劝降刘封,可是刘封并不同意。
也许是魏国与吴国有政治交易,又或者孙权担心刘备的报复,不能两线作战,所以孙权没有向北攻打上庸郡,而是投降曹魏的孟达带着魏将夏侯尚和徐晃攻打刘封所在的上庸郡,申耽和申仪兄弟趁机背叛刘封投靠曹魏,于是刘封在内忧外患之下,逃回成都,不久被诸葛亮劝刘备赐死。
图片
孟达
孟达因为有功,被魏明帝曹丕封为新城太守,将原来的上庸三郡(上庸、房陵、西城)合并为新的新城郡,孟达担任新城郡太守,这个时候的新城郡差不多是原来上庸郡的三倍,总人口差不多有10万人,孟达手下至少也有一万人。之后孟达就一直是新城太守,直到他被司马懿所杀。
新城郡在魏国手中时,蜀汉因为失去了荆州三郡,尤其是南郡的领土,很不方便收回新城郡,从汉中过去只能靠水路,从益州过去交通很不方便,再加上刘备夷陵之战失败后,诸葛亮的政策是重新联合孙权,共同抵抗曹魏,诸葛亮一边整顿好内政,一边加紧备军屯粮,准备北伐曹魏,在北伐前,诸葛亮曾经联络孟达,希望孟达回归蜀汉。
孟达在魏国的地位随着曹丕的去世而逐渐边沿化,变得不再受宠,还时常受到朝中的猜忌,因此孟达有了反叛的心思,被与孟达不和的申仪密报给当时荆州军区统帅司马懿,于是司马懿果断地不通报皇帝曹睿,擅自调动大军,八天急行军1200里,出其不意迅速到达新城,击败并斩杀了孟达,消除了魏国中部边境的隐患。
图片
孟达被司马懿偷袭
上庸对曹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这里离曹魏的中原核心地区太近了,沿汉水顺流而下就是襄樊,向东北1200里就是荆州军区驻军所在地宛城,也就是司马懿所走的路线,如果当年关羽攻打襄樊时,上庸发兵相助关羽,从上庸兵分两路,一路攻打襄樊,一路攻打宛城的话,曹魏在襄樊之战就真的要全军覆没了。
上庸对蜀汉的重要性有一前提,就是要有荆州南郡,失去南郡,上庸对蜀汉来说就是一块飞地,孤悬境外,很难守住,在关羽失州前,上庸是蜀汉反攻曹魏的重要前沿基地,当年刘备派出孟达和刘封攻取上庸也是这个战略意图,可惜蜀汉没有保住荆州,上庸也就失去了意义。
图片
孟达
上庸对东吴相对而言没有那么重要,东吴把战略重心放在合肥及襄樊一带,在东吴数次向北进攻的路线中都没有攻打过上庸,但并不代表上庸没有用,至少上庸也是曹魏受制东吴在南郡的重要据点,从上庸南下可直达当时东吴的秭归县、巫山县等与蜀汉交界的长江三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