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改造武汉病区,江苏院感专家展示“真功夫”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孙镇江 记者 陆文杰 )“学生时代,我们心目中的英雄是烈火烧身纹丝不动的邱少云、手托炸药包炸毁敌人碉堡的董存瑞、拉响炸药包跳进敌群的杨根思……今天战斗在抗击新冠肺炎一线的我们成为孩子们笔下的英雄,既感到无比的自豪,也感到责任在肩。”日前,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杨乐在日记中写道。
图片
△ 杨乐出征湖北
作为江苏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团队队员、常州市医院感染管理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杨乐1月28日驰援湖北后,始终奋战在武汉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有着13年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经验的杨乐,牵头将普通病房改造“升级”成隔离病区,展现了江苏院感专家的“真功夫”。
认真细心,只为了保护好每一位队员
图片
△ 杨乐在工作一线
“作为一名院感人,我有责任保护好每一位队员的安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国家危难之时,要挺起胸膛,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不辱使命,勇往直前!”1月28日的出征仪式上,杨乐表态说。
到达湖北的第一天,杨乐就投入到紧张的战斗中。按照感控的要求,为大家的房间进行了分区,杨乐统一把房间玄关处定义为污染区,卫生间为缓冲区,房间内铺设地板处为清洁区,要求队员们养成在进入房间后先在污染区进行消毒、更换衣服,然后进入缓冲区进行再次清洁消毒,最后才能进入清洁区的习惯。
图片
△ 张贴功能用房标识
为了给后续抗疫任务打好基础,杨乐和院感组的几位专家一起率先进入援助医院,实地探访工作地的防护情况,统一制作张贴了更衣区和脱防护服室的用房标识和引导标牌。回到驻地,他脑洞大开地用筷子为大家讲解医院分区、流程、路径等,帮助即将上一线的同事熟悉医院环境,创意十足,清晰易懂,也方便记忆。他一遍又一遍地讲解,耐心又严格,因为他知道,一旦正式展开工作,所有的严格要求都将成为战友们最好的保护。
图片
△ 在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负压手术室督察指导
暖男一枚,有他在大家心里很踏实
工作中的杨乐一丝不苟,工作之余他又变成了一名“战地记者”,用镜头记录了很多一线珍贵的照片。他还是同事们眼中的“暖男”,不经意的暖心之举常常让身边的人感动。
“回到宾馆已经是晚上九点了,打开手机,看到群里满满的问候与关怀,特别温暖。而且,杨乐还会想办法,让我们回到宾馆后能吃上热饭。”这是江苏支援湖北医疗队护理医疗三组成员、常州二院ICU护师王舒亚日记里的一段话。
“在我们眼里,杨乐是一个非常细心、非常暖心的人,处处都为队员们考虑到了。”王舒亚说,扒拉着晚饭,突然想到下午上班的时候,杨乐科长一直把大家护送到病区,在电梯门快关上前,他看着大家认真地说:"一定要平安回来!"那一刻,护目镜前水雾弥漫。
武汉普通病区升级隔离病区,江苏院感专家展示 “真功夫”
一张病区改建图纸,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易行的办法,在武汉一家非传染病专科医院中,改出“三区两通道”的专业传染病隔离病区,从而有效预防了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更好地保护了医患双方的生命安全。前不久,杨乐升级改造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病区,展现了江苏院感专家的“真功夫”,成为前线排除隐患的“大杀器”,得到了临床医护人员的大力拥护。
图片
△ 在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更衣室进行消杀工作
“医院感染防控与医院建筑布局息息相关,没有好的设计和规划,就会为医院感染的发生埋下隐患。”杨乐说,“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是一所拥有1100张床位的三级综合医院,我们对接的3个病区,此前并无传染病的收治经验,从基础设施到日常流程都存在不少风险。如何在这样一所医疗机构里开设传染病隔离病区,如何通过对现有条件的改造,让进一线的队员们从环境、流程上洁污分离,避免院内感染,是当时亟待解决的难题。”
经过实地考察、组织讨论,在遵照国家相关技术指南要求并结合医院建筑布局的前提下,杨乐牵头做出了改建方案。方案通过三个隔断分割出清洁区、缓冲区、污染区三类功能区域,改变了医护人员工作区直通整个病区的全污染状态,使医护人员可以在不同的区域做好个人防护准备。
基础打好了,杨乐开始将院感防控的意识贯彻到日常工作的细节之中。
“以往下班时,我们都是在污染区同时脱防护用品的,现在改成单人轮流进入,就大大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再比如,以前病区的空气消毒并没有定向,现在我们知道要从清洁区吹向污染区。”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病区护士长韩群说,规范就在这些细节中,做到位了,院内感染的几率自然就降低了。
(孙镇江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