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研究院无人机团队在对网联无人机进行测试飞行前准备。徐骏摄/光明图片
北京市海淀区政务服务大厅,市民在进入的同时即可完成无感测温。资料图片
3月11日,湖南省长沙市一家机器人公司的技术人员在组装防疫机器人。新华社发
【解码“新动力人群”】
科技兴邦,人才强国。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各行各业的人才都在竭尽全力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人工智能(AI)人才更是大展身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卓越作用。
无论是对重点地区客流体温高效筛查,还是使用机器人配送物品,或是使用图像算法技术代替人工进行医学诊断,都是AI人才团队智慧的结晶。他们发挥自身的科技优势,大胆创新、积极作为,为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复工复产双胜利提供了高效、科学的强大支撑。
1.“无人,但有爱”
“发热一天,有点咳嗽,心里一直慌慌的。测试结果让我踏实了下来。”
“很准。因为我已经确诊了新冠肺炎。相信科学!”
“好用,好用。加油,你们是拯救地球的奥特曼!”
……
连日来,数百万名网友使用了搜狗推出的新冠肺炎AI自测机器人,对自己是否患病进行了测试。
“冬季,感冒和呼吸道炎症其实是常见病。但疫情当前,大多数人会陷入不就医怕延误治疗、就医怕交叉感染的两难处境。”搜狗AI医疗中心总经理任斌介绍,为缓解疫情期间人们对身体不适的不安,搜狗AI团队快速开发上线了新冠肺炎AI自测机器人和在线问诊服务。遵照国家卫健委和世卫组织公布的相关诊疗方案与指导信息,结合搜狗搜索聚合的好大夫、丁香医生、阿里健康等近20家在线问诊平台的专业数据,24小时不间断地为全国各地的网友提供方便快捷的自测和问诊服务,不仅避免了人群聚集风险,也大大缓解了公共医疗系统压力。
“我们对网友最常说的是——新冠肺炎是传染病,没有接触史,是不会感染上病毒的。”任斌说,战胜疫情恐慌的最好方法就是正确面对疫情,在AI技术助力之下,快速消除不必要的焦虑,可以引导大家把注意力放在抗击疫情上,让生产生活尽快恢复正轨。
疫情之下,AI技术的应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给电梯安装了科大讯飞智能电梯语音解决方案,人们在乘坐电梯时说出想去的楼层即可,避免了按键困扰;京东在武汉利用无人配送车运送医疗物资,减少了人工投入;百度联合果壳上线“拒绝野味”搜索页特效彩蛋,并创建“拒绝野味”百科词条,来了一次全民大科普;上海擎朗智能公司在杭州、上海等地,用送餐机器人为隔离人员提供免接触生活服务。
AI人才的发力,在疫情期间为人们提供了最大限度的便利,让大家不用费力、不用花钱、不用求人,甚至是足不出户便享受到各种贴心的服务。“无人,但有爱。”搜狗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小川说,“让大多数人安心‘在家躺着为祖国做贡献’的背后,是AI人才的贡献和坚守。”
2.AI“神助攻”
自2月4日起,北京地铁10号线牡丹园站、北京市海淀区政务服务大厅、部分三甲医院的入口,出现了红外测温设备,安检人员无须接触就可以对乘客进行体温筛检。
这些测温设备的研发团队来自AI独角兽企业旷视科技。“人群测温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旷视科技副总裁谢忆楠说,“其实我们进入了一个非常陌生的领域,需要把算法和测温仪等很多原来没有用过的东西去连接,需要拉通整个研发框架,从算法研发、到工程开发、到产品、到销售,所有人都要发动起来。”
春节期间,旷视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印奇紧急组织研发团队,迅速推出“明骥AI智能测温系统综合解决方案”。这套系统的测温精度达到±0.3摄氏度,支持3米以内的测温距离,能实时追踪定位体温异常人员,同时还针对戴口罩遮挡问题进行了人脸检测算法模型优化,在口罩和帽子大面积遮挡人脸的情况下也能精准识别,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AI“神助攻”。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万千民众的心,通信行业也纷纷响应。在中国联通研究院,无人机团队研究发现,利用航拍无人机助力社区一线防疫指挥人员开展巡防预警,以及通过各类植保无人机为城市、乡村实现大面积消毒喷洒已得到广泛应用,但通过工业级无人机实现物资运输仍是缺口。经过缜密梳理与细致的技术分析,团队最终确立了基于无人机物流运输的科学防治解决方案,并由联通研究院无人机专家王湘宁、闫硕带领无人机团队展开技术攻关。
经过连日奋战,研究院无人机团队推出的网联无人机已完成和中电科无人机管理平台的协议对接,各项指标要求符合国防科技快速反应小组的招标公告要求,已被国防科技快速反应小组列为中选无人机服务单位,进入待命执行任务状态。
疫情期间,作为便捷高效的“多面手”,AI技术在从前线到后勤的各个领域都大放光彩。墨攻智能联合汇川技术推出具备视觉检测功能的全自动一拖二平面口罩机,设备仅需一名操作人员,可实现从卷料上料、压合成型及分切、耳带上料机焊接、下料的全自动生产过程。百度智能云结合物联网技术、AI分析与预测算法推出了智能电费优化服务,在减少人工成本的同时有效指导工厂合理用能。阿里基于5000多个病例的CT影像样本数据,研发了全新的AI算法模型,可在20秒内完成新冠肺炎影像的分析,分析结果准确率达96%,极大提高了放射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的效率。
疫情大考之下,AI人才加速了高新技术和生产生活的融合,在降低感染风险和人工成本的同时,极大提高了各行各业的工作效率。“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中国联通研究院院长张云勇说,AI人才不仅为防控疫情筑起了“技术长城”,而且为全社会的降本增效拓展了广阔空间。
3.“春已至,万木萌”
2月2日,正值疫情大面积暴发之时,搜狗搜索的AI团队独家上线“湖北同胞住宿查询”功能,数据涵盖全国27个省区市的99个城市,总计数百个酒店不断更新,让漂泊在外的湖北人可以方便地找到安置场所,安全顺利度过隔离期。
疫情期间,由于隔离观察、交通限制、居家办公等,原有生活秩序突然打破、传统办事渠道大面积失灵,使很多人成为分散、零星的个体,对求助通道、整体形势与即时信息的空前渴望,成为每个人的迫切需求。
“湖北同胞住宿查询”“疫情实时动态”“患者同程查询”……这些AI“神助攻”给每个人、每个团体提供了一个宏观的平台和视角,通达了信息沟通渠道,降低了个人求助成本,更让AI防疫、AI医疗、远程办公、AI城市治理等新领域从“可有可无的需求”变成“现实需求”。
连日来,全国已呈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各地陆续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经济社会发展正逐渐步入正常轨道。面对前所未有的新形势,AI人才开足马力,开拓出前所未有的施展空间。
腾讯云推出涵盖智慧通行、协同办公、安全防护和远程设备管理四大场景在内的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借助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支持企业科学应对疫情、安全有序组织复工。
浙大网新集团上线“人社大数据疫情防控系统”,对疫情防控形势进行主动预警,在有限人力物力下按地域、按行业进行分级防控,可对重点地区用工企业进行精准提示,提醒相关企业关注防控形势,合理安排返工复工时间。
中国联通研究院启动工业互联网远程协同办公创新产品研发工作,由联通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专家周晓龙带领团队展开技术攻关,迅速完成“区块链企业复工复产备案平台”“物资供需对接”“远程设备管控”“远程办公”“云视频会议”“疫情上报”“疫情地图”等支持复工复产的远程协同服务产品的研发设计和扩容部署,并立刻投放到江西省政府工信厅战疫服务中,向复工复产企业免费开放。
“疫情带给我们的不应只有伤痛,更应是一种警示与指引:AI技术不能只是放在科技馆里的展示品,必须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有效工具和手段。”谢忆楠说,疫情过去以后,一些应用场景终究会沉淀下来,AI人才必将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疫情防控时期,AI人才大展身手,不仅让工作效率指数级提升,也实现了‘技术长城’对‘血肉长城’的护卫,守护了更多百姓的安全与健康。”张云勇说,“AI技术的集中展示已经改变了原有的协作模式,智能社会形态逐渐显现。培育壮大智能产业、加快建设智能社会,大幕已徐徐拉开。春已至,万木萌,未来可期。”(本报记者 罗旭)
光明微博话题:
【#什么时候最希望有人工智能帮忙#】
声控电梯、无人机在高速路上喊话疏导、机器人送餐送货、图像算法代替人工医学诊断……为了科学、高效抗击疫情,人工智能(AI)人才也是操碎了心。疫情终将过去,生活中什么时候,你最希望有AI帮忙?
@栾雨石:养老方面吧!好多独生子女在外地工作,不能陪伴父母左右。如果未来可以出现家庭护理机器人,应该能够从某种程度缓解养老难题。
@小龟是个机器人:看到一个视频,国外有个爸爸每过一段时间就制作一个机器人玩具送给儿子。我想要是自己小时候也有一个这样的爸爸,是不是能有一个不一样的童年。
@设意:在网上看到一个东北小伙设计的理发机器人,虽然效果让人不敢恭维,但我觉得现在中国就缺少一批这样爱发明、敢发明的人!
@板娘:为了不再被烫伤被切伤,我果断花了1万多元买了个做饭机器人。有它打下手,我发现做饭省了许多事!
@wang1:身为一名画家,我现在的书桌简直是杂乱无章,左边的作品用来摆拍,右边的又堆满各种颜料,好希望能拥有一个整理机器人。
@不知道小朋友:要是科技能再发达一点就好了,像我这样的普通人也能购买一个机器人。在我腰酸背痛的时候,它能帮助按摩;帮我找资料,陪我熬夜写作业;工作时能去接我下班,陪我走夜路。
@原峰:我们山东德州有一个驾校这几天刚安排了“机器人教练”上岗,我觉得是好事。起码机器人不会动不动就用大嗓门吼你,搞得人学车时总是紧张。
@橙味雪碧去冰:想想未来机器人能够把人类从繁重的家务活儿中解放出来,那该有多好。(本报记者任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