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车风云之一:首款四轮独立车型 Mercedes 170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发明,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诞生的汽车一定居功至伟,它的意义远胜于同时代的飞机,虽然飞机的原理比它复杂,因为飞机仅仅满足了少部分人远程移动的需要,而汽车则是实实在在地改变了日常生活,就如同大米和满汉全席,谁重要些呢?
带轮子的车,历史可以追溯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埃及将之作为战车、华夏文明则军民两用,而他们的动力无非就是畜力和人力,效率极低且采用硬轴式连接左右轮,跌宕颠簸不在话下。一直到1885年,卡尔.本茨造出了三轮汽车、并在1886年1月获得发明专利,再到1886年戴姆勒造出四轮汽车后的很多年时间里,汽车的底盘设计依然延续着马车时代的设计:前后均为非独立悬挂,舒适与否全看路面铺装。当然,前人也并非逆来顺受之辈,也想出了许多办法改善“悬挂”的问题,1750年左右,马车上开始装备钢板弹簧避震机构;到了十九世纪中叶,Landau马车开始安装弹簧;1901年,法国的Mors汽车公司首次为汽车安装了减震器;至于第一辆使用线圈弹簧的汽车则是1906年的Brush汽车;1922年的Lancia Lambda是第一辆使用前轮独立悬挂的车型。
图片
1901年,法国赛车手亨利.福尼尔(Henri Fournier)驾驶这台第一辆拥有减震器的Mors赛车参加并赢得了巴黎-柏林的比赛,时间比第二名快了半小时(11h46m10s)。
独立悬挂今天看来并不新鲜,麦弗逊、多连杆、双摇臂、半拖曳臂等等都是我们现代汽车上耳熟能详的独立悬挂结构形式,但是世界上第一款四轮均采用独立悬挂的车型又是什么呢?1929年1月1日汉斯.尼贝尔(Hans Nibel)接任费迪南.保时捷(Ferdinand Porsche)成为Daimler-Benz公司的技术总监,而费迪南离开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他提出了要开发一辆小型车的想法,以当时新组建的、且一直名扬于大中型车市场的戴姆勒奔驰而言,是很难得到管理层支持的,而汉斯.尼贝尔接任后却刚好遇上了1929年10月24日出现的华尔街大崩盘事件(Wall Street Crash),全球经济进入大倒退,也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之一。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及市场背景下,戴姆勒奔驰需要一辆定位稍低、能走量的车型来救市,而定位在“入门级”的Typ 170便在汉斯.尼贝尔的主导下应运而生。
图片
汉斯.尼贝尔(Hans Nibel:1880年8月31日~1934年11月25日),他不单是Daimler-Benz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之一,也是推动整个汽车工业发展的顶级大师级人物。
图片
1931年投产的Mercedes-Benz 170 Limousine 4 Turen(Turen意为车门)。因为当时车架底盘的限制,因无B柱结构,所以要使用这种前后对开门设计。
图片
当时的汽车还是采用非承载式车架,又可以称之为“阵式车架”,也就是底盘与乘员舱是分离的,外部造型覆件也多为金属,不过Type 170的全重也仅有1050公斤起。
图片
这是1934年版本的Typ 170四门版内饰,虽然定位比当时其他车型都要低,但其设计思路是全新的,也成为了今天“老爷车”的标准式设计,此车内饰采用中置式仪表板设计,但没有转速表,前挡风玻璃可以手动打开以通风。(比它更老的可以叫“古董车”,25年前~50年的叫“中古车”。)
图片
1934年版的后排内饰,如果图片中这台如果不是翻新过的话,那就真的感觉叹为观止了!正如我们之前介绍的“什么是豪华车”的文章所述,汽车工业里的豪华源自马车时代,而且需要常年的积累,需要时间的磨砺和塑造,而非堆砌设备。
代号W15的Typ 170是汉斯.尼贝尔上任后担纲的第一个全新车型,而且开创性的四轮独立悬挂思路也让戴姆勒-奔驰整个车系系统迈入了四轮独立悬挂时代,如果用这个角度回顾Typ 170的诞生,那么它是极具革命性技术意义的轿车。
图片
Typ 170采用了全新开发的四轮独立悬挂平台,这个设计大大提高了车辆的操控性和舒适性。首先是废除了连接两车轮间的一根固定车轴,取而代之的是两根可以单独摆动的半轴,两边的螺旋弹簧负责两边车轮的缓冲工作,这套悬挂系统不仅提高了操控。
图片
前轮的悬挂形式,通过上下两组钢板弹簧与羊角连接,为前左右轮共同使用吸收震动,通过左右独立的一根摆臂各自控制两个前轮的摆动,非常具有前瞻性的设计。
图片
后轮则采用了类似半拖曳臂的形式并配以双弹簧进行吸震,实现了四轮完全独立的效果。
Typ 170虽然只搭载了一台1.7公升的直列六缸引擎(M15),排气量为1,692cc,最大马力为32匹/3200转,传动布局为前纵置引擎、通过4速手动变速箱驱动后轮,最高时速能够达到90公里/小时。除了拥有独立悬挂系统还采用了四轮液压制动系统,中央润滑系统及动力自动温控冷却系统。另外现在常见的轿车转向柱上发动机钥匙启动开关也是在Typ 170上第一次采用的。
图片
代号M15的直列六缸引擎,最大马力32匹。1933年4月,希特勒上台后便立刻废止了1906年6月开始征收的“马力税Tax Horsepower”,让德国乘用车的产量同年便翻了将近7倍!
Mercedes 170首次进入公众视野是1931年的巴黎车展,是当时最便宜的Mercedes-Benz型号,以最早上市的四门轿车为例,只卖4400德国金马克,比当时最便宜的Typ 200(W02)还要便宜1600金马克,两者之间的差价远大于今天S-Class和E-Class之间的价格差异。加上还有各种新思路、操控性理念、动力性等参数配置的护身,普一推出便大受欢迎,至1932年底,共生产了4,438辆,超过了当年其他车型的产量总和,但更关键地,它帮助了戴姆勒-奔驰公司走出了经济大萧条后的消费低迷的困境。以W15车架平台为基础,1932年9月推出了双座位的Sport Roadster型号;1934年2月,推出Tourenwagen双门四座位型号;同年,Typ 170还推出了更便宜的、但设备少很多的车型,支付3800金马克后,可以从四个级别中进行选配;1935年2月,推出双门版的Limousine 2 Turen。1934年,随着更小的、同为汉斯.尼贝尔执笔的Mercedes-Benz 130H(W23)的推出,当时最小最便宜的“Mercedes-Benz”地位也易主了,而Typ 170到1936年停产时的总产量为13,775辆。
图片
当年的Typ 170海报就是以四轮独立悬挂为卖点的。
图片
与Limousine 4 Turen同时上市的有这款Cabriolet C,当时的售价为5575金马克。
图片
1932年9月推出了双座位的Sport Roadster型号。今天的Cabriolet和Roadster都被称为开篷车,其实在历史上,两者的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Cabriolet应该称为可折叠软蓬,Roadster则是可拆式软硬车顶,拆蓬后的Roadster车身更简洁和流畅。
图片
Sport Roadster版的内饰与Cabriolet C的内饰相近,同样采用四颗圆表的仪表板,但那个年代没有音响,想听歌唯有自己哼。
图片
这是1934年推出的Limousine 4 Turen,可理解为小改款,水箱造型不同,多了车外后视镜等配置。
此车的后续发展历程,首先是在1936年初,由全新的装备四缸发动机的Typ 170V(W136)接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四缸的W120/121接替、1961年的W110、再经历了1968年的W114/115、1976年的W123、1984年的W124后期正式划分统一的车族标识,这条车脉被命名为E-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