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境外输入疫情防控,200多名翻译志愿者在行动

为助力防控境外疫情输入,3月中旬以来,广州市海珠区团委、区青年志愿者协会招募230多名外语翻译志愿者,组建以外语专业大学生、外语教育机构教师、外贸企业员工为主的海珠区外语翻译志愿者储备库,其中翻译语种以英语为主,日语、韩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为辅,65%有外事志愿服务经验。
“没想到在新闻上看到的‘特殊装备’,我也用上了!”就读于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的“00后”大学生李乐诗,在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防护面屏和乳胶手套“全副装备”出现在机场接送区时说。在李乐诗看来,能为疫情防控做些贡献很有意义,所以便一口气让志愿者负责人把她的上岗班次一直安排到4月初。
图片
每天穿上防护服上岗服务前,外语翻译志愿者冯佳欢都会在防护服的背后和手臂位写上“海珠”“欢迎回家”等字样。此前,她把春节旅行从欧洲带回的10多万元的抗疫物资无偿捐赠给海珠战“疫”一线,回国后连续两周参与志愿服务继续为社区疫情防控出力。在收到“外语翻译志愿者招募通告”后,她是海珠区第一个报名、也是第一个安排上岗的外语翻译志愿者,她还整理了“服务秘笈”分享给后来的外语翻译志愿者,部分经验更被广州市团校收录到《防疫志愿者培训微课讲堂》。
“英语可以说是我的工作工具,也是我服务社会的技能。”“80后”李艳萍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有多年跨国公司管理经验的她成为很多志愿者的“大帮手”。在李艳萍的带动下,她的好朋友、同样是两个孩子的“80后”妈妈林玉也一起报名成为外语防疫志愿者。
主动申请上深夜或凌晨服务班次的创业青年刑俊伟、为免家人担心而“撒了个谎”报名志愿服务的朱慧伶,“社区防控志愿者”与“外语翻译志愿者”无缝对接的叶晨伟,连续坚持多班次服务的“95后”黄志勉、冯靖妍、黄元亨、周楠杰……截止3月27日,已有32人90人次外语翻译志愿者上岗,与公安、卫健工作人员组成“三人小组”,提供语言翻译、信息登记、情绪安抚、政策宣传等志愿服务,服务入境人员超过1000人。
【记者】傅鹏
【通讯员】陈耀华、肖菊
【作者】 傅鹏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